分享

【美文选粹】李雨生||恩 格 贝 的 震 撼

 谭文峰sdqtneyj 2021-03-15

作家

         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且写作,你就活了三世。

作者简介

李雨生: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静海区作家协会理事,天津铁路夕阳文学社社长。从1984年开始,先后在国家及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共获国家级、省市级各类文学大赛奖项38项。著有长篇小说《初恋草原》、散文集《岁月难忘》、《生命像一只五彩气球》、《怀旧也是一种享受》、《岁月留痕》。

恩 格 贝 的 震 撼

前些日子去内蒙,有幸到恩格贝去了一趟,有幸领略了中国第二大沙漠的风采。没有去过沙漠的人,根本想象不出来沙漠带给你的震撼。

恩格贝在蒙语中是平安、吉祥的意思。恩格贝是中国第二大沙漠库布其的一块绿洲。从包头出发,向西走,过了鄂尔多斯市再向南,一直走大约100公里,再过黄河,就可以看见恩格贝了。

恩格贝带给你的第一个震撼是,仿佛已经走到了天边,仿佛已经离开了生机勃勃、喧嚣尘上的世界。站在恩格贝的最高点放眼望去,看到的只有漫漫黄沙,黄沙,绿色在这里戛然而止,生命好像在这里一下子终结,一种死一般的寂静,让你感到从内心深处不寒而栗。

恩格贝原是一块水草丰盛、牛羊成群的肥美草原。但是经过战争和过度的放牧,美丽的草原就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大沙漠。我曾经在内蒙呆过8年,看过多少戈壁荒滩,但第一次见到恩格贝,仍然被这里的荒凉所震惊。据说,这里的沙子,借着贝加尔湖的强劲北风,可以吹过北京、天津,吹过渤海,并一直吹到日本,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站在恩格贝,令人感到最大的震撼是不得不敬佩大自然的伟大,不得不自惭人类的的渺小。可以想象,是多么大的力量把绿洲变成沙漠,难道这不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惩罚吗?于是,我又感受到了恩格贝的第二个震撼。

日本有一位老人名叫远山正瑛。他是一名世界著名的治沙专家。这位老人在他70岁的时候来到中国,舍弃日本优越的生活,舍弃亲情家园,带着他的梦想,带着他的精神,远渡重洋来到恩格贝,开始了他与沙漠的宣战。那年,正是1989年。

远山正瑛根据恩格贝沙质的酸碱程度,研究适合沙漠生长的植物,89年,他种下了第一棵树,几十年来,植树已经超过200万棵,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个人种树最多的纪录。

在远山先生的纪念馆里,我见到了远山正瑛生前的用具。一双大头皮鞋,一个军用饭盒,一把铁锨,一副水桶。据说,从远山来到恩格贝到他去世,他一共穿坏了100多双大头皮鞋。可想而知,远山先生付出的艰辛有多大。远山老人的精神,实际上是人类不甘向大自然屈服低头的果敢坚韧,是人类之所以经过几千万年的进化,至今成为地球上最高级动物并统治地球的成功所在。在远山的感召下,日本国人从1989年起,已经有数千人或举家、或自身、或团体来到恩格贝,他们在恩格贝种下一棵棵亲情树、爱情树、希望树、生命树、夕阳树,让恩格贝又重新披上了绿装。记得看过一种评论,说日本人跑到中国种树居心叵测,是为了不让日本被黄沙掩埋。说这种话的人连一点最基本的廉耻都没有。日本人爱国有什么错?日本人不让黄沙掩埋国土有什么错?日本人跑到中国种树,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国,是内蒙古,是恩格贝,是这里祖祖辈辈饱受缺水折磨的农牧民。而日本人在几十年、几百年之内是见不到效益的,这能说是为了日本人吗?就算是为了日本人,那中国人都干什么去了,中国人就应该眼睁睁的看着黄沙渐渐吞噬草原、吞噬城市、吞噬首都、吞噬大海,最后让中国人都变成鼹鼠,靠在沙漠上打洞生存。

 令人感到振奋的是,中国人并没有全部丧失信念。就有那么一群血性汉子,志愿到恩格贝去创业,也许是他们的精神,才感动了远山正瑛,才有了今天的恩格贝。说到这,我们必须记得呼和浩特铁路局的志愿者们,他们从1989年率先来到恩格贝,建起了1万平方米的果园,建起300多亩生态园,建起21座欧式别墅,开凿了人工湖,养殖了1000多只鸵鸟和几十种动物,种植了上百种蔬菜。也许是志愿者的诚心感动了苍天,1998年,恩格贝发了一场洪水,大水过后,竟在大漠深处冲出一个泉眼来。清澈的泉水日夜流淌,几年过去,竟流成了一条长达25公里的河流来。志愿者和老百姓高兴的把这条河命名为“飞来河”。在与大自然的搏杀中,人类终于取得了胜利。终于又站在了王者的宝座上。

听恩格贝的工作人员说,当时垦荒者刚刚来的时候,他们既不怕苦、也不怕累,因为这是他们早已想到的。令他们感到可怕的是寂寞,是一种被人遗忘,与世隔绝的寂寞。那时他们每天听到的只有日复一日、经久不息的风声和满天的黄沙咆哮。他们用血、用泪、用生命浇灌了荒凉的恩格贝,如果说恩格贝今天的绿色是种出来的,不如说是这些志愿者用信念铸就的。看到恩格贝满眼的绿色,我深深感到了真正的震撼,这是一种苦涩的震撼、悲壮的震撼、血色的震撼、伟大的震撼。由此,我感到中国、中国人大有希望。

 (责任编辑:杨志强)


作家新干线】推广团队
本刊主编谭文峰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图文编审姚普俊 微信号: yqwyzfq
发刊制作师郑娟 微信号:szj872668752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