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文选粹】杨群群 丨油菜花事

 谭文峰sdqtneyj 2021-03-15


心灵

文字

生活

作者简介

杨群群,山西垣曲人,1984年生,现定居山西河津市。喜欢读书,热爱文学创作,近年来发表散文、诗歌作品70余篇,作品散见于《华夏散文》、《中国文学》、《中国乡土文学》、《中国微型诗》、《北方作家》、《你我她》、《诗海潮》、《山西农民报》、《运城日报》等国家级、省级、市级报刊杂志上。获中外诗歌散文邀请大赛一等奖、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蔡文姬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作家新干线

油菜花事


作者:杨群群

汉中的油菜花开得极盛。

过秦岭,还未进入汉中,道路两旁的油菜花陆续开始闯入眼帘,起先是零零散散的油菜花,有一块没一块的,在青山翠柏的映衬下黄得十分耀眼。慢慢地,油菜花开始多起来,断断续续,有的还连起片来,一道道明黄的风景闪过车窗,颇令人兴奋。一进入汉中,方知刚才所见不过是冰山一角,铺天盖地的油菜花迎面而来,如同新娘缓缓揭开了面纱,容不得你惊讶,也容不得你懈怠,道路两旁、屋舍前后、远处的梯田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金黄的花浪一浪盖过一浪,波澜壮阔,让人应接不暇,染黄了山坡,染黄了田野,染黄了村庄,染黄了春的每一处肌肤。

初见道路两旁的油菜花便觉得花开已经繁盛到了极点,然而看油菜花最佳的去处还在勉县。一路向南,驶入勉县境内龙湾区,便彻头彻尾的扎进金色的花海里。白墙青瓦的屋舍被娇艳的油菜花前呼后拥着,汉子般硬朗的外表泛出俊美的柔情。黛色的青山上,顺着山势而造的梯田里,一块块金黄的油菜花斜铺下来,每一阶梯还有整齐翠绿的茶树镶出各种弧度的边角,流畅灵动,似美妙的五线谱,远远望去金色的花浪中涌动着绿色的纹理,如同豹纹锦被,分外妖娆。

这里是花的世界,这里是花的海洋,金黄而热烈的油菜花将整个汉中春天蓬勃的生机推向了极致的巅峰。那身着绿裙的黄色仙子,高低整齐,在和暖的阳光里绽放着金灿灿的笑脸,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微风吹过,金色的花海瞬间沸腾了,一浪未平,一浪又起,仿佛万千少女手扬金黄色的轻纱翩翩起舞,让人浮想联翩;又仿佛大地母亲轻轻拍打着摇篮里的孩子们,柔柔地爱抚令人沉醉。置身花海,被那种极其清淡而又独特的花香环绕着,衣服上、发丝上、脸颊上到处都有,甜蜜而温馨,股股花香芬芳了一条条田间阡陌,沉静了一颗颗浮躁的心,吸引着成千上万只蜜蜂在花浪里翻飞、忙碌。农历二月虽无彩蝶翩翩,但还是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宋代诗人杨万里那句家喻户晓的诗“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如果说金黄的油菜花最能代表汉中春的姿色,那么溶溶漾漾的汉江水则让这活力四射的春充满了少女般的灵性。明洁如镜的汉江水,浩浩荡荡铺向远方,水流时而湍急,时而平缓,青山、黄花、白舍倒映在江水中,仿佛一条蜿蜒飞舞的彩色丝带。这一江春水是汉中最柔媚纯洁的眼睛,水波清扬,顾盼生辉,使得汉中的春像极了奔跑在田野上神采飞扬的少女。在龙湾景区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漾家河,是汉江水的上游分支,水流潺潺,碧波盈盈。撑竹排泛舟河上,河岸旁水杉云云,花田重重,鸟鸣喳喳,清凌凌的水,静悄悄的风,暗香浮动,树影婆娑,让人心旷神怡。

可能是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原因,一看见那金黄色的油菜花,瞬间便充满了无尽温暖。关于油菜花,记忆最深的是儿时在故乡菜花地里照相的一幕。那时候照相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乡里只有一家照相馆,春季花开的时候村里有人去请,照相馆的人才背着相机下到村子。村东铁匠炉子旁种有一大片油菜花,阳春三月,金色的菜花开的娇艳无比。照相馆的人一来,便打破了宁静的村庄,照相的人非常多,有给孩子照的、给老人照的、照全家福的,一时间热闹极了。村里人对照相非常重视,通常都要精心打扮一番,女人们翻出柜子里平日不舍得穿的时髦俊俏衣服,认认真真洗个脸,擦个雪花膏,讲究点儿的还要抹上头油梳个好头型。小孩子则穿上老虎鞋、戴上老虎帽,一改平日里脏兮兮的样子,装扮一新,可爱俏皮。因不常照相,大多数人都比较腼腆,轮到哪家照相,红脸的汉子表情紧张,姿势僵硬,照相馆的人会上前去示范,汉子便一举一动跟着学,颇有点东施效颦的样子,学来学去总看着别扭,引得一旁众人哄笑不止。我儿时的第一张照片便是在油菜花地里拍的,红色的单布衫子,天蓝色的咔叽裤,头上扎着两个小头辫,嘴里的前门牙刚好掉了,露出一个逗人的小豁儿,站在菜花地里乐呵呵地笑。

前些年,父亲在向阳的山坡上开垦出一块荒地,约莫有五六分,专门用来种油菜。每年秋末播种,春季一来,油菜的个头便猛蹿起来。阳春三月,它们由嫩绿变为鹅黄再晕成金灿灿一片,还时常有养蜂人光顾。农历四月骄阳似火,油菜地里果绿色的荚角一点点变黄慢慢褪去稚嫩,毫不畏惧地伸展着细长的身体,张扬着勇敢的个性,膨胀着丰收的喜悦。天刚蒙蒙亮,父亲拉着平车,母亲拿着镰刀就上山收油菜了。父亲说,收油菜要抢时间,等到荚角落粒就迟了。母亲说,收油菜还要蘸着露水收,有潮气损失小。“唰---唰”,一把把油菜在父亲手中轻轻割倒,母亲则小心翼翼捆绑着,再轻轻地抱放到平车上。收回的油菜要在平房顶上晾晒三五天,那些黄色的角果一个个早早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院子里时时都能听到“吧吧”的欢叫声。打油菜可是费劲活,全家人都要参与,父亲母亲用木叉敲打,我们小孩子则用棍子敲打,父亲还要不停地用木叉翻新,翻来覆去要敲打上三四遍,直累得人两个胳膊都抬不起来。一粒粒黑褐色的如同小米粒一般的菜籽蹦出来了,落下厚厚一层,密密麻麻一片,油亮亮的。菜籽晒干扬净后,父亲便去乡里榨油,棕黄透亮的菜籽油,泛着清澈的光芒。母亲则会用新榨好的菜籽油煮发面油饼,菜籽油炸食物易上色,金黄的油饼发出淡淡的青草香味,一盘菜园子里新摘的黄瓜拌好的凉菜,一碗香喷喷的大米粥,吃起来别提有多清香爽口舒畅了。忙完了油菜,地里的麦子又熟了,父亲母亲拿着镰刀又开始投入到新一轮丰收的喜悦中。

到勉县赏油菜花的游客络绎不绝,菜花地里红袄绿衫一个个倩影美丽动人。其实油菜花自古以来便是文人钟情的美景。唐朝有“吹苑野风桃叶碧,压畦春露菜花黄。”宋朝有“无限青青麦里,菜花黄”,元朝有“黄染菜花无意绪,青描柳叶浑粗俗”,最能代表油菜花的则是清代帝王乾隆所作的“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油菜花开遍地金”,作为一道美景,油菜花名不虚传,但棕黄的菜籽油最能体现其价值,是流淌在农民们心中地地道道的黄金。

赏罢油菜花,就近在农家乐吃饭。一碗透着翠色的青葱肉饺子,一盘颜色碧绿略带苦味的清炒油菜花,一盘酸辣爽口的橡子凉粉,便将这汉中春的味道、春的气息、春的感觉也一并融入到内心里,久久留香,回味无穷。

(责任编辑:杨志强)

重要公告


      作家新干线文学公众号,即日起与《河东文学》合作,作为其刊物的网络平台,承担推送运城市本土作家最新作品,为《河东文学》提供高质量原创作品的义务,本着面向全国,着重本土,培养新人,推送佳作的原则,共同推动文学事业的繁荣昌盛。


推广团队

本刊主编:谭文峰 

小说编审:张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诗歌编审:姚哲 

微信号:8913480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图文顾问:姚普俊 

微信号: yqwyzfq

图文编辑:师郑娟 

微信号:szj872668752

发刊制作:田园

微信号:wxid_l25np2ncz58o22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