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文选萃】 赵金龙 | 故乡的祖屋

 谭文峰sdqtneyj 2021-03-15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赵金龙,男 ,毕业于太原师范专科学校,物理专业,工程师 。现为太原市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兼任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理事, 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肉牛经济专业委员会理事,民盟太原市委十一届委员会 “生态环境工作委员会”主任。



     

文学天地

  
                     故乡的祖屋







                      

                      

 赵金龙

                        

庚寅六月,夏雨连日,表叔海羊家乡传信,我历百年之老屋在连日的夏雨中轰然倒塌,犹如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一阵微风便倒了下去,走完了他坎坷的一生!身为赵姓后人的我,不能保护好祖上留下的产业,羞呼!愧呼!无颜拜见父亲和祖先。
六月十九日,寅时,我怀着无比自责和忧伤的心情,独自驾车踏上了回故乡之路。午时到垣曲县城,见表弟柴占学后邀堂兄赵玉庆共进午餐,商议重建祖屋之事。随后,和表弟前往英言乡见表姐王山梅,之后,北上赵寨村。

我的故乡,山西省垣曲县英言乡赵寨村。村里29号的四合院是我的祖屋!他坐落在中条山的北部,黄河绕南境而过,是一个山清水秀,一年两熟,物产丰富的北方小山村。
我的故乡,东跨王屋,西踞中条,北抵太行,南临黄河,势若乘龙。北部舜王坪海拔2321.8米,是中条山之最高峰,南部马蹄窝海拔176.1米,是山西省的最低点,两地相距不足40公里,落差竟达2145米,立体气候类型明显,孕育了黄河中游仅存的一片阔叶原始森林。
二十一日上午,四姨家的两个表哥和表侄小勇,表弟占学一起帮我清理倒塌的老屋,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我的祖屋建于何年无从考证,父亲和爷爷应当是出生在这里的,百年以上的历史是有的。
1950年,父亲怀着一颗保家卫国的爱国之心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留下了他的老奶奶独自一人艰难度日,父亲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1957年,父亲娶了蒲掌乡蒲掌村马蹄的韩姓女子为妻,他的老奶奶才有了一个做伴的人。父亲转业后,在煤炭部洗选公司卫生所工作,把他老奶奶和妻子接到省城太原生活,临走时锁好了家门。20世纪60年代时,村里未通知我的父亲,擅自打开了我的祖屋,把我们的房子当成了粮食仓库,房间里的明清家具,生产用具,满阁楼的古书荡然无存!这是老屋在劫难逃的开始。

1971年8月,我和母亲回老家探望被错误遣返回原籍劳动改造的舅舅。母亲怀里抱着小妹,手拉着三妹,我在后面跟着,一路辗转回到故乡。祖屋有着高大的门楼,是一座整洁的四合院。和蔼的东屋大爷爷,小脚的南屋三奶奶。宁静的农家小院,在一个少年的内心深处种下了乡愁。年少的我还为长辈们唱了一曲京剧《早也盼,晚也盼》。

夏日的麦场,二爷爷高大的身躯,一身的土布衣服,不经染色,牵着一匹白马,和旁边高大的麦秸垛构成了一副永远也抹不去的童年记忆。

大爷爷从地里干完活回来,一手拿着农具,一手拿个菜瓜,长长的菜瓜,绿绿的,甜甜的,这种口味只有家乡那片土地才有,让我今生难以忘怀。

晋南的夏天很热,少年即使是上学也不穿衣服,那种纯真,那种自然,就像回到了原始的本真。一个堂弟,小我几岁,嘴里吃着西瓜,汁液顺着肚皮往下流,糖分高得粘手。只可惜,离开故乡后,再没有感受到家乡的滋味,所以,自今思故乡!

晋南的乡村,村村有泊池,其实,就是雨水汇集凹地后形成的池塘,妇女们在泊池边洗衣,孩童们戏水,膘肥体壮的晋南黄牛在池边饮水,就像一幅画卷,深深地,永远的镌刻在我童年的心间。这就是故乡,这就是父亲的出生地,我祖先生活的地方,这就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

老屋的坍塌是天灾,更是人祸。自从生产队把他当成了粮库,便招来了老鼠,上世纪71年我们回家时,已看到了老鼠的盗洞。80年代左右,本家的一个伯伯借住,也没有修缮,任凭风吹雨打。本家伯伯一直住到不能住了,搬到了南屋。2009年10月初,陪母亲又一次回到老屋,院子里已无人居住,长起了梧桐树,老屋已是风雨飘摇,已有砖瓦落地,一个外甥不知敬畏,捡起一块百年老砖顺手仍在地上摔成了两半,我很气愤,严厉批评了他不知深浅的鲁莽行为,我则捡起了一块整砖,带回省城的家,作为永久的纪念。从这一天起,我才有了修复祖屋的想法,只是有些懈怠,让老屋倒塌了,真是愧对列祖列宗啊!在此,我向父亲保证,重修祖屋,让祖先的灵魂安息!让父亲魂归故里!

               
                                (责任编辑  杨志强)

推广团队

平台顾问

李清水 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

李云峰:运城市作协主席《河东文学》主编

本刊主编:谭文峰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图文编辑:闫   红

微信号:yanhong6033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