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文字故事 | 无 · 无厘头的无啊!

 古典读书治学 2021-03-15

第一个字,开天辟地,有了四方上下。这个空间了,有了人,有了人事,有了古今,有了时间,就有了“宙”,宇宙就这样出现了。这个宇宙,是“宇宙”之名。人的世界观就这样建立了。这个世界观是从“无”而生。很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个“无”字,这个“无”在汉语词汇中,用的实在是太多,最有哲学意蕴的也是这个无字。不管是庄子的“无何有之乡”、”寓诸无“;还是老子的”无为无不为“;还是夫子的"无违”;佛家的“无我”,禅宗的“无字公案”。“无”字太常见了,也太神秘了,很有意思。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无,竟然和“舞”同源?会不会搞错?

“无”字小篆体

甲骨文

金文

在探索“无”之前,就先学习“舞”了。

(形声。从舛( chuǎn),两足相背。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舞,到了西周时代被借用为“无”,和有相对。

舞,是人的本能。是部落人群情感交流的一种较为激烈的方式,而舞也会被用到“巫术”中,成为巫士沟通天地的一种方式,也就是灵舞。论语中,风乎舞雲,咏而归。这一段也是祈雨之礼。舞和乐结合,是很自然的事情。用于政治中,就有了礼乐治国。

舞有三层内涵:

人的自然感情表达。

二是一种表演,带有娱乐性质。用于政治中,就融入礼乐中。

三是和神秘的天沟通的方式,通于神明。通“巫'

我就有这样的一个猜测

舞到“無”的转化,是文字的”会意'转化

無字,取“舞”通于神明的内涵,阴阳不测谓之神。所以和“有”相对。

舞和無在字形上很接近。

無又是如何过渡到“无”呢?

无是無的简化。

无,有几个内涵。

开始有,最后没有了。

就像人的生命,活着,到死去。

有,有生于无。

这是宇宙生成论之一。

也是今天这篇文章从“宇宙”谈到“无”的缘起。

无,也是一种生命状态。

庄子齐物之物化,就是一种无的状态。

无,也是对“有”的一种突破,突破束缚和枷锁。

无,也是跳出思维的框架。

如同禅宗的“顿悟”

无,从无我而言

是通达“公”

无,有很多层次的哲学内涵。

最究竟的探索就是世界的本源“我们从哪里来?”

然后认识“有”,我是谁的问题。

最后追索'有“或者”我“的归宿。

”我们将到哪里去“

死后是什么样的存在?

所以”无“是很有意思的。

其实,关于”无“的文字源流并没有搞清楚,还待继续研究。

没有法度,繁简不分

古典读书治学生活

shanghairizi

钢筋水泥,诗意栖居

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古典学术古今探索,建立古典读书治学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