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唐书·王维传》 ​解读与漫谈 | 游于儒释道边缘的一个读书人,一个天才的读书人

 古典读书治学 2021-03-15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每每听到《阳关三叠》,就想到王维,想到大唐。

最近给小朋友们讲唐诗三百首

从一个诗人一个诗人往下讲

从张九龄到李白

从李白到杜甫

从杜甫到王维

送别一位又迎来新的一位

是一件开心的事

备课的时候,查找了一些王维的资料

按照新唐书王维传的编排

就把这些资料和随思融入到这里

陆陆续续写了个把星期

就成了这篇小文


王维字摩诘,九岁知属辞。

属辞,就是能做文章。十五岁到京城应试,写下《少年行》,之后又在十六岁写《洛阳女儿行》,十七岁写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二十一岁到长安,凭借一曲琵琶曲《郁轮袍》打动岐王李范和玉真公主,得到上层的关注。


少年行四首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对于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少年的孔子不如王维这样风华正茂,但是呢,王维是否显得过于突显了其才气了呢?王维的诗歌,轻灵,唯美,唯独缺了厚重。我想,王维的这把生命之刃过早地亮出来,没有收藏好。而对于王维,十五岁的年龄,也是这样的一个立志的,朝气蓬勃的年龄,想做一个游侠儿,做一个豪气冲天,报效国家,功成不居的游侠儿。这是有诗意的志向啊,看到王维的这组诗,立马感觉到那种“年轻真好!”以及大唐在当时的气象!
洛阳女儿行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一个大诗人,具有一颗极为敏感的心。这里描写的洛阳贵族的女子是多么美多么奢华啊,但是最后一转“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这就是诗人的视角,诗人的敏感啊,他的关注点很全面和细微。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贫富差距啊,是唐王朝内部隐藏的危机啊。

这是年轻时候的王维,充满朝气,锐气,有着大志向,真是好啊!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是王维写的比较有劲的一首诗,不像《山居秋暝》《鸟鸣涧》等充满空性,毫无烟火气。这种“风劲角弓鸣”的劲头,这种“千里暮云平”的广阔,真好。年轻,真美。

与弟缙齐名,资孝友。
资孝友,资,资财之意,孝,遵孝道之意,友,善于交友之意。这三点,构成了王维的物质生活,家庭生活和精神生活,这样的三个维度。其弟王缙也是一位名人,有才学,有治理能力,官至宰相。

开元初擢进士,调太乐丞。

开元九年,即公元721年,23岁的王维进士及第,为当时的状元。开元时候的唐玄宗还是很清明的,到了天宝,唐玄宗觉得天下太平了,可以乐享其成了,大唐以前隐伏的危机就慢慢地显了出来。最终安史之乱,让唐王朝元气大伤。

王维是世家子弟,就是天下五大望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家族,母亲的出身于另一大望族,博陵崔氏。其母亲擅长画画,尤其是水墨画。其母又是佛教徒,参禅于禅宗大照普寂禅师。爷爷王胄就是当时的音乐大家。王维也通过自己音乐天赋打开了走向仕途的大门。王维虽然有显赫的家世,但是呢,因其九岁丧父,被母亲带到祖父家,然后长大成人的。他的第一份官职是太乐丞,相当于最高级别的国家剧团的总教头。他与当时的音乐大家李龟年也是挚友。

普寂(651——739)唐时僧人。本姓冯,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幼年即修学经律。后到当阳玉泉寺师事神秀六年。神秀被召赴洛阳,代师统其僧众。开元初,往嵩州嵩阳寺阐扬禅法。后被召到长安,王公大臣竞来礼谒。卒年八十九,谥“大照禅师”。王维的母亲就是像普寂禅师学习的其中一位。王维母亲对王维、王两位在佛学上的影响是很大的,两个人都信佛。普寂传的是北宗禅法。

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王维拜在道光禅师门下“十年座下,俯首受教”。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王维与神会禅师相遇于南阳,并与其辩论数日。“于时王侍御问和尚言:若为修道为解脱?答曰:众生本自心净,若更欲起心有修,即是妄心,不可得解脱。王侍御惊愕云:大奇。曾闻大德,皆未有作如此说。乃为寇太守张别驾袁司马等曰:此南阳郡,有好大德,有佛法甚不可思议。寇太守云:此二大德见解并不同。王侍御问和尚,何故得不同?答曰:今言不同者,为澄禅师要先修定以后,定后发慧,即知不然。今正共侍御语时,即定慧俱等。……王侍御问:作没时是定慧等?和尚答:言定者,体不可得。所言慧者,能见不可得体,湛然常寂,有恒沙巧用。即是定慧等学。”

这是王维与禅宗的相遇,在母亲处,得闻北宗渐教禅法,在道光禅师、神会禅师处得南宗顿教禅法。而王维是禅门里的儒者,还是一个儒者的面目,想在世间做些什么。亦是入门里的道人,倾情于山水。

王维所在的时期,这是慧能之后,禅宗大放光彩的时期,王维也是受到这一大势的滋养。我认为王维对佛教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理解,但是没有并非一个严格的佛教徒,也不是一个开悟的禅者,而是游于儒释道边缘的一个读书人,一个天才的读书人。

坐累(黄狮子舞事件。受到连坐。既是一次礼乐的僭越,又是一次权力的斗争,王维无端受到牵连。这样的一件事,也让王维对于官场,对于王维的性情也是有所影响,更为内化了。甚至可以说,那个少年游侠儿开始有所转变了。)为济州司仓参军(仓库管理员。)

张九龄执政(张九龄是王维的贵人,也是孟浩然的贵人,张九龄提拔的这两个年轻人,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两个人有相似的地方。)擢右拾遗(为皇帝挑毛病,提前发现政策漏洞。王维被授为右拾遗后仅三年(公元736年),张九龄失势。李林甫开始执政。这个主是口腹蜜剑的奸相,王维随后的际遇可想而知。

《寄荆州张丞相》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感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鸟,何由寄一言。
南鸟,喻张九龄。张九龄从岭南而来的书生,成为一代贤相。张九龄是“我今游冥冥”,所以王维是“举世无相识”,也只能“艺植老丘园”了。这是为什么王维钟情于田园的一个无可奈何之举。

《酌酒与裴迪》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自古读书人的田园生活,多是一种无奈之举。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田园,那就过好生活,又是读书人的达观。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亦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历监察御史(这是李林甫在任的时候,是外调,出使凉州。明升暗降。在期间,作了《使至塞上》。千百年后,我们依然记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这里,有老友岑参、崔颢、高适、崔希逸。)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说起居延,前段时间发了居延汉简(居延汉简),其字确有边塞的气象。



母丧,毁几不生(痛不欲生)服除(在丁忧期间,王维一直住在辋川别墅,辋川对于王维也是有着特殊的意义)累迁(从监察御史到左补阙,到库部郎中,再到吏部郎中,再到给事中)给事中。


安禄山反,玄宗西狩,维为贼得,以药下利,阳瘖。禄山素知其才,迎置洛阳,迫为给事中
这一年发生在公园755年,也就是天宝十四年。
这是王维晚年痛苦的源头,是他政治生涯的污点。时年56岁。
这是安史之乱,唐王朝的一个大事件。
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一个王朝从盛而衰,再也不复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气象了。
李白也因这个战乱命运发生转折,杜甫深受其苦,也看了世间诸多因此而起的苦难。
张九龄的担心终于应验了,而这个时候已经去世15年了。那一年是740年,王维接连失去三个朋友,塞外之交崔希逸,知音书友孟浩然,以及亦师亦友的张九龄。这是最沉重的死别。

禄山大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诸工皆泣,维闻悲甚,赋诗悼痛
这里写的诗,为他的未被下罪提供了证据。这也和裴迪有关,是裴迪告诉了王维发生的这件事,促使王维写下了救命诗。

《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宁碧池头奏管弦。

这大概是最长的标题了,也是为以后自己的命运做一些准备吧,或许是这样。

贼平,皆下狱。或以诗闻行在,时缙位已显,请削官赎维罪(还是有一位好弟弟给护着)肃宗亦自怜之,下迁太子中允。久之,迁中庶子,三迁尚书右丞。(从太之中允到中庶子,到中书舍人,到尚书右丞,所以叫三迁。到了事业的顶峰,后世称之为王右丞。)


缙为蜀州刺史未还,维自表“己有五短,缙五长,臣在省户,缙远方,愿归所任官,放田里,使缙得还京师”。议者不之罪。久乃召缙为左散骑常侍。上元初卒,年六十一。疾甚,缙在凤翔,作书与别,又遗亲故书数幅,停笔而化。赠秘书监。

停笔而化,以这样一种方式终结生命,也算是一种幸运。

维工草隶,善画(王维被认为是人文画的始祖,大唐时,画风多是青绿山水。少了文人的气息。)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客有以《按乐图》示者,无题识,维徐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

王维《江干雪霁图》

兄弟皆笃志奉佛,食不荤,衣不文彩。别墅在辋川(这是王维的精神心灵家园和归宿,离长安很近。辋川,在文学史上,亦是如同陶渊明的桃花源一般的精神胜地。辋川的王维,才是后世眼里的王维形象。天宝二年,王维购买了辋川别业,辋川别墅的前任主人是宋之问。王维当时45岁购买了辋川别墅。)地奇胜,有华子冈、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沜、辛夷坞,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王维有《辋川集》,是裴迪和王维唱和的二十个诗歌主题,很有价值。
老树和王维的对话:读《辋川集》第一首《孟城坳》
文杏之文与苦楝的法雨:读王维辋川集之三
大通之隅:读王维《辋川集》之四《斤竹岭》
春秋度:无竟艺塾读王维《辋川集》之六《木兰柴》
沐光的青苔:读王维《鹿柴》,兼论儿童教育
开启一种有所感应的沉思生活:读王维《茱萸沜》《宫槐陌》
到来中的朋友:读王维《临湖亭》《南垞》《欹湖》
这是柯小刚老师写的一些列《辋川集》相关的文章,以备参考。这写于2017年,这个时候我刚刚来古典书院学习。

终南别业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就是人生,再大的困境也困不住一个真正自由的人。“辋川”也是一个文学圣境,和陶渊明的“桃花源”交相辉映,一个在文学的想象里,一个在活生生的山水间。这两个圣境,或许都在致敬庄子的无何有之乡,致敬能相忘的江湖吧。

丧妻不娶,孤居三十年

人生四大悲事,幼年丧母,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王维就是中年丧妻。妻子难产而死,母子俱丧。这对于王维而言是沉重的打击,之后终身未娶。王维九岁时,父亲因病逝世,少年丧父。这也导致王维的性格里,缺少男性的刚强,而多是女性的柔顺。发生在王维身上的苦难,让王维亲近佛教,禅参问道,参究生死之奥。如此,才能减轻内心的伤痛。

人生四大喜事为,久汗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这四样,在王维的一生中也是占有了。受到张九龄的知遇之恩,在长安遇到裴迪,与弟弟一生的相互守望等等。与自己妻子的琴瑟和谐,考取状元,王维都占了。

王维的一生,很丰富,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文化上儒释道,都经历了,停笔而化,终结其一生,挺好。

母亡,表辋川第为寺终葬其西。
王维一生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成全一个“孝”字,广大一个“情”字。

宝应中,代宗语缙曰:“朕尝于诸王座闻维乐章,今传几何?”遣中人王承华往取,缙裒集数十百篇上之。

这是身后事,身后名,重要,又不那么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