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合病合证之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第262

 三和行者 2021-03-15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合病合证之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第262

表部病辩证

一、太阳病

二、厥阴病

三、

四、合病、合证

11、去桂加白术汤证

174、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12、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262、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赵刻本脱“发”字,今依《玉函》、成本、《全书》补。

轺,《千金》及《翼》并作“翘”,方中同。

此黄疸之有表证,里不实者,故以发表为治。

西仲潜云:此二条,证方互错,瘀热在里,理不宜发表,必是栀柏汤证。身黄发热,即为表候,殆即赤小豆汤证(元坚《述义》引)。

案:此说似是而非,瘀热在里,谓湿热郁遏在里,未得从表解也。发热亦不必是表候。治黄三方之异,前条《金鉴》注为允。

浅田氏云:今试之伤寒累日,或疮疡湿毒之人,浮肿发黄,或小便不利而瘀热在里者,其应如神。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连翘根是)。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孽)。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甘草二两,成本作“一两”。

再沸,《玉函》作“一二沸”。

《类聚方广义》云: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疥癣内陷,一身癌痒,发热喘咳,肿满者,加反鼻,奇效。生梓白皮不易采用,今权以干梓叶或桑白皮代之。

汤本氏云:余曾以本方,兼用伯州散,治湿疹内攻性肾炎。

伊泽信恬云:连轺,即连翘,《本草经》所载之物,而非其根也。《千金》及《翼》,并作“连翘”。

渊雷案:

连翘为诸疮疡消肿排脓之药,兼利小便。本方用连翘者,一以消胃肠之炎症,一以排除黄色素也,日本医生有用以镇呕者。

《牛山活套》云:大人小儿呕吐不止,于对证方中加连翘,此予家不传之秘也。

《生生堂治验》亦以连翘二钱,治小儿惊风后吐乳,一服即止。

梓白皮清热杀虫,为皮肤病外治药,今药肆多不备,生者尤难得。

元坚云:《金鉴》曰“无梓皮,以茵陈代之。”愚意不如李中梓之以桑白皮代之。

案:

桑皮泻肺药,有利水消肿之效,故可代梓皮入黄疸方,非谓二物同功也。

钱氏云:李时珍云:“潦水乃雨水所积。”

韩退之诗云:“潢潦无根源,朝灌夕巳除。”盖谓其无根而易涸,故成氏谓其味薄不助湿气,而利热也。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