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睡眠的科学:生命入睡、苏醒的机制与奥秘

 文明世界拼图 2021-03-15

人为何入睡,又为何苏醒?
失眠、嗜睡、梦游、呼吸暂停,睡眠是否会夺走身体控制权?
睡眠期间大脑内部会有何种变化?

1543.692.big.jpg

睡眠是高等脊椎动物的普遍的生理机制,仔细想来,会发现睡眠机制非常不可思议。

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严峻,而睡眠中的动物面对外在的危险处于毫无防备的状态。由此看来,如果动物在自然进化中摆脱睡眠的限制,那么在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中将会非常有利。可惜现实却并非如此。即使是生活在水中的海豚,又或者是需要长时间飞行的候鸟,也无法摆脱睡眠的束缚。

游动或飞行时睡觉都会关乎性命。海豚或候鸟等动物,为了要在特殊的环境中睡觉,所以进化了睡眠方式,但即使这样它们也无法省去睡眠。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睡眠拥有重要功能,在高等动物进化过程中无法省去。虽然很多人认为睡觉是懒的表现,但它绝不多余,反而是生存所必需的生理机制,而且对于保持大脑精密的信息处理功能至关重要。

睡眠和梦境也是神秘的,梦这个话题一直是宗教、艺术、文学的灵感来源,而且梦还不断影响心理学的发展。现代人对于“睡眠”却似乎没有什么兴趣,很多人将睡眠简单地看成“休息”时间。诚然,睡眠确是休息时间,但休息只是睡眠众多功能中的一个。

我在从事睡眠研究之前,对睡眠的了解也非常浅薄。我甚至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牺牲睡眠的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但在开始研究睡眠后,我被睡眠深深吸引,也开始逐渐重视起睡眠。

很多人认为睡眠是大脑的一种被动状态,睡眠中的大脑不再接受外部刺激,但相关研究已经证明睡眠是大脑的积极状态,并且是维持人体特别是大脑机能所必需的功能。本书将介绍睡眠与人体和大脑机能的关系、睡眠的作用以及其形成机制,并将进一步探究“睡眠”与“清醒”的本质。

睡眠仍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对于“为什么要睡觉?”这个最朴素的质问,我们仍未找到明确的答案。但是近年来我们逐渐解开了控制睡眠和清醒的大脑运行结构,这些知识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非常有益。

虽然睡眠是与动物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理现象,但在分子生物学发展迅速的20世纪后20年间,对睡眠的研究探索并没有取得很大发展。20世纪末期随着“食欲肽”的发现,睡眠科学得以迅速发展。食欲肽是人体大脑分泌的物质,我在研究食欲肽生理机能的过程中发现,这种物质在控制动物清醒方面发挥着神奇作用。这一机制不仅可以保持动物的睡眠、清醒状态,还可以维持动物的行为、意识、情感等。

人的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如果人生有75年,那么我们会有25年的时间花费在睡觉上,这与人类饮食的时间相比要长得多。但是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方式多元化,信息大爆炸的环境抢占了越来越多的睡眠时间,睡眠变得不规律,睡眠质量也开始出现问题。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够关注睡眠。

本书不是一本介绍睡眠科学的复杂理论图书,我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睡眠和清醒的机制。当然要理解这些内容需要懂得一些简单的神经学知识,书中的专栏或每章中会穿插讲解神经学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之上,还会介绍关于睡眠和清醒的科学新进展。

了解睡眠的本质,可以让人更加珍惜睡眠时间。现代社会中因为各种原因人们忽视睡眠,若将睡眠当成朋友,反而能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希望读者朋友们在阅读本书后能够对睡眠有更多的了解,能够更愉快地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