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心扑在创作上,令北宋市民视作咄咄怪事。他们并不习惯女子以如此严肃的态度对待文学创作。 比如司马光就认为,女子可受的最高级别的教育是“只读不写”。即使写下来,也不能外传。在宋代理学家的眼中,女子外传的手稿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纵使风气如此,李清照的作品还是在生前就传播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即便是大名鼎鼎的李清照也没有完整的文集保留下来,易安词散见于其他文献中。宋代和李清照齐名的女作家还有魏玩和朱淑真。魏玩是一位高级官员的妻子,朱熹将她和李清照列为世上仅有的才女。然而魏玩的文集还是失传了,留下来的是几首表达哀怨闺情的诗词。 朱淑真是三人中留有完整文集的唯一一人。她身世传奇,据说她的父母将她嫁给一位商人,二人三观不合,家庭生活十分不幸福。她的丈夫总是虐待她,她因此只能将满腹的惆怅转化为创作动力。她去世后,有好事者将她的的作品编成文集,虽然这部文集受到了很多的质疑声,但仍然被人们推崇,明代的著名出版家毛晋将朱淑真和李清照的词集合刊发行,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在男性主导的文学领域,女作家被视作少数人,尤其在宋代。或许是出于猎奇的心态,宋代的文学批评家将女作家的作品纳入视野,各种诗话、笔记中均有数量不等的记载闺秀词本事或评论闺秀词优劣的文字,即记载闺秀创作缘由、背景、过程、人物关系的词话。这一传统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期。 通过宋代批评家保留下来的作品,未必是宋代女作家完整意志的体现。男性拥有绝对主导权的文学领域,能传到今天的女作家作品,或多或少迎合了男性的价值观,比如说宋代女作家留下的作品往往和某位男子有关,不是思念他,就是憎恨(因爱生恨)他。他那么普通,可她们却那么喜欢。到了明代,词话已有将女性词话单独分类的意识了,对女性词的认识也更为深刻。 虽然文化传统青睐特定风格的女性表达,无视其他佳作,令后者湮没。但仍然给我们难得的机会读到女作家的作品。2019年凤凰社推出《历代闺秀词话》一书,这是史上第一部女性词话丛编。不仅可以从此书了解到宋代女词人,还有明清乃至民国的女性词人,包含她们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今天是女神节,是庆祝女性为自己努力付出的日子。在漫长的,多代人的努力下,女性在文学创作等领域为自己谋得了一席之地。这种努力还应继续。
假如文学是一座高山,已经有女性先锋成果登顶,假如文学是一座高山,所有的女性都可以自由地攀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