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液粘度高就要吃阿司匹林吗?看看心血管专家怎么说

 保陽 2021-03-16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特别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可能比以前的人们更重视保健和养生。随着网络信息爆炸化,网上也会有很多科普文章对慢性病进行科普和介绍。

这些文章经常会提到的一个观点就是:血液粘稠度高会形成血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我认识的一个王先生就是在体检的时候查出来血粘度增高,他听说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血液粘度,预防血栓形成, 所以就来询问我。那么血液粘度高就要吃阿司匹林吗?

血液粘度高就要吃阿司匹林吗?

不一定,原因如下:

1)血液粘度高并不一定会发生血栓

血栓形成是一种多因素参予复杂生理化过程,血管的促凝和纤溶是一种平衡状态。目前认为外面常说的血栓形成大多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表面损伤后,血管内膜下基底胶原、微纤维暴露,引起血小板粘附、聚集并激活凝血系统,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凝血活性增强,纤溶活力下降。也就是说想要血栓形成,血液粘度高是一方面,还需要出现血管表面的损伤导致的动脉斑块形成。

如果是光滑完整的血管,即使血液粘度增高也不会发生血栓。而且在医学上血液粘度还跟很多因素有关,不仅仅是血栓,比如脱水、高脂血症、纤维蛋白原异常、血细胞升高等,都会导致血液粘度增高。如果体检前一天出汗较多,喝水较少,也是可能会因为血液浓缩而血粘度增高。所以单单只看这一个项目是不能判断血栓风险的。还需要评估其他的高危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等。

2)阿司匹林并不能降低血液粘度

阿司匹林是脑血管疾病预防的药物之一,但是阿司匹林并不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的原因是因为它是一种血小板环氧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 cox-1 从而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进而转化为 TXA2的过程,降低血小板聚集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血栓形成的目的[2]。

简而言之就是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而防止血栓形成,并不能影响血液的粘稠度。所以血液粘度高吃阿司匹林也不对,而是应该找到血液粘度高的原因,再进行处理。

总结

人体是一个很复杂的结构,我们不能想当然地随意用药。如果体检发现问题,应该去专业的医生那里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再选择合适自己的预防和治疗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沈庆乐,张存琪,林闽溪,李培英,周建耀. 冠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与血液粘度变化的临床意义[J]. 福建医药杂志,2000,03:36-37.

[2] 何依凡.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研究进展[J]. 健康之友,2018,14:21-22.

#谣零零计划# @头条辟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