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情丨皈依罗山何家冲!

 人间子晴 2021-03-16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皈依何家冲

文丨吴晓军

清晨的几声鸟鸣,硬是把何家冲从睡梦中唤醒了。

醒来后的何家冲,第一件事就是伸了伸懒腰,打了一个哈欠。这一个懒腰,把山上的树也惊动了,把河里的水也激活了。


树枝开始招摇,河流开始欢唱,即使是初秋,一切好像都是春意萌动的样子。何家冲的一个哈欠,竟然吐出了层层迷雾,像棉被般,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她又想小憩一会,迷迷糊糊地,嘈杂的鸟鸣,竟成了神奇的催眠曲。

  山与水,是何家冲最为靓丽的名片,用“层峦叠嶂,怪石嶙峋”等一些词汇来形容这里的山显得落入俗套,这里的山最为特别之处,是一片又一片的栗林。

靠山吃山,秋季来临,板栗都咧开了嘴,笑开了怀,栗农的心里更是乐开了花。


组建一支专业的打栗队伍,草帽,墨镜,长袖长腿衣裤,全部武装完毕,举起长长的竹竿一挑,黄橙橙的板栗就钻进了厚实的麻袋,变成了一颗颗金灿灿的黄金。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我也不想用“灵动澄澈,鱼翔浅底”来形容何家冲的水,那样显得人云亦云,依然体现不了她的特别之处。


我只想说,何家冲位于豫鄂两省交界处,河南南湖北北革命圣地,湖北的水,流入长江;河南的水,淌入淮河,条条清泉汇聚在一起,便构成了何家冲的水,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九龙河。


起初,泉水从山上奔流而下时,见到了风光旖旎的何家冲,不忍离去,堆积多了,就成了一片片湖泊,像是何家冲的眼睛,多情地守望着这块红色的土地。

说到何家冲,就不得不提到银杏树。这棵银杏树,树龄达900年,可以一直追溯到北宋年间,都传为苏轼所植,但是《罗山县志》并无记载。


不过,苏轼于1079年被贬黄州,云游光州等地,写下《方山子传》一文,时间地点皆符,看来并非空穴来风。如今,这棵银杏树高达30米,需四人合围才行。

红25军是一支最年轻的红军部队,这支军队指战员的平均年龄不足18岁,被称为童子军或娃娃兵。军长程子华29岁,政委吴焕先27岁,副军长徐海东(后任军长)33岁。


队伍中更多是十二三岁的少年儿童。1934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鄂豫皖省委员会根据中央委员会的指示,红25军向平汉铁路(北京至汉口)以西转移。

是年11月16日,就是在这棵银杏树下,红二十五军3000名将士,高举“中国工农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帜,出发开始长征的。


由徐海东、程子华、吴焕先等人率领的红25军进行了一次九千里的“小长征”,于1935年9月份先期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形成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骨干,为中央红军在陕北立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5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得到了红25军及陕北红军的大力支持,渡过最初的难关。毛泽东主席曾一再称赞红25军的军长徐海东,说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今日的银杏树,依然枝繁叶茂,老农三五一群,在树下摇着蒲扇,或聊天,或下棋,像《桃花源记》里描写的那样,“黄花垂髫并怡然自乐”。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这棵“大树”,其实是无畏的红军,是勇敢的先烈呀!


何家冲,青山有幸埋忠骨。罗山县烈士陵园在这里即将建成,烈士的忠骨即将长眠于此。他们,有红军战士,有抗战英雄。

背靠茫茫苍山,脚踏微波碧浪,青松翠柏相伴,鸟雀蝴蝶为伍,目睹何家冲人民过上了幸福和谐的生活,英雄,不也为自己的英勇献身而骄傲自豪吗?
    
走上长征路,站在英雄桥上,我孤身一人,耳边传来气壮山河的呐喊和仰天长啸的马鸣。80年前的一个冬夜,一支队伍就是从这里出发,从罗山到陕北,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贫困走向富强的。


今天,我把自己燃烧成一朵火焰,追寻英雄的足迹,一个人走成了一支队伍。

下山的时候,满眼皆绿,却有一面红色的旗帜一直映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它如同风中的油灯,东摇西晃却永不熄灭。


吴晓军,生于70年代中期,罗山县铁铺镇人,现为固始慈济高中语文教师。热爱写作,发表文章多篇,岀版有《俏吧固始》《土丁斋夜话——李乾山人生传奇》《走进清华北大》等著作。他的微信:13937663050

(部分图片来源互联网)

往期推荐(点击标题)

豫南乡情 丨难忘故乡的端午节

乡情丨和大肠汤齐名的罗山美食——“蔡楼豆腐”!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发帖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