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十五军是从大别山区走出来的一支英雄部队,其成立及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红二十五的建立 1931年10月25日,红二十五军在安徽省六安县麻埠成立,主要由红4军第10、第11、第12师部分部队组成,辖第73师(师长刘英、政委吴焕先,辖红223、224、225团),旷继勋任军长,王平章任政治委员。 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成立,红二十五军编入红四方面军。 1932年7月,蔡申熙调任红二十五军军长。在反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作战中,第74师撤销,军长蔡申熙牺牲。 二、红二十五军重建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越过平汉线向西进军。11与3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檀树岗重建红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政治委员王平章任,辖第74、第75师和特务营,共7000余人。 吴焕先 1933年4月8日,红28军编为红二十五军第73师。此时,全军共1.2万余人。军长吴焕先,政治委员戴季英,廖荣坤任副军长(后徐海东),下辖三个师:73师(辖217团、219团),师长廖荣坤、政委王少卿;74师(辖220团、222团),师长徐海东、政委戴季英;75师(辖223团、224团、225团),师长姚家芳、政委高敬亭。 1933年7月,七里坪战役失败后,鉴于减员太大,红二十五军进行了整编、补充,撤销73师番号。改编后,全军辖74师、75师,军长吴焕先、政委戴季英、副军长徐海东,74师(辖220团、221团、222团)师长徐海东、政委周化贤,75师(辖223团、224团、225团)师长姚家芳、政委高敬亭。 高敬亭 1934年4月16日,红二十五军同新红二十八军(军长徐海东、政委郭述申)在河南省商城县豹子岩会合。17日,新红二十八军编入红二十五军,徐海东任军长,吴焕先任政治委员,郭述申任政治部主任,辖第74(师长梁从学、政委姚志秀)、第75师(师长丁少卿、政委高敬亭),约3000人。 三、长征时期的红二十五军 1934年11月11日,红二十五军在河南省罗山县殷家湾、何家冲进行整编,撤销师一级编制,军直辖四个团(223团、224团、225团、手枪团),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参谋长戴季英、政治部主任郑位三。 其中,第223团,团长四易其人,分别是:张忠发(1935年8月牺牲),继任方炳仁(1935年9月牺牲),继任彭雄(1943年3月牺牲),继任张绍东(1938年叛变结局不详) 政委: 赵凌波(1941年皖南事变被俘投敌) 政治处主任:陈先瑞 1营营长: 吴金贵(1935年8月牺牲) 2营营长: 方庆元(1935年1月牺牲) 第224团,团长: 叶光宏(1934年12月牺牲) 政治处主任: 郭述申 1935年12月11日,红二十五军在丹凤县蔡川进行整编,撤销224团,军直属三个团。郭述申任军事政治部副主任。 3营营长: 夏先国(1934年12月牺牲) 第225团,团长五易其人,分别是于祠远,继任李发春(1935年9月牺牲),继任张成毅(1935年9月牺牲),继任周益华(1935年牺牲),继任张震东。 政委: 张明先(1935年牺牲) 1营营长: 方跃南(1935年9月牺牲) 1营营政委: 傅竞志(1935年9月牺牲) 2营营政委: 石国桂(1935年4月牺牲) 手枪团,团长杜本润(1935年被肃反错杀) 政委宋国兴(1935年牺牲),继任李隆贵(1937年失踪) 程子华 1935年8月21日,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在泾川县四坡村牺牲。同年9月7日,鄂豫陕省委在甘肃华池县豹子川召开会议,决定以徐海东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任军政委。 1935年9月15日,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西北红军第26、第27军会师,胜利结束长征。 在陕北,红二十五军缩编为红75师,被编入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副军长钱谋长,参谋长刘志丹,政治部主任高岗、副主任郭述申。 徐海东 1935年11月,红十五军团纳入红四方面军管辖,下辖红75师、78师、81师,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参谋长周士弟、政治部主任郭述申、政治部副主任冯文彬。 1937年8月,根据国共合作协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和新四军。 红十五军团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后改任政委),参谋长陈漫远。下辖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田守尧、参谋长兰国清,政治部主任崔田民;668团,团长陈锦秀、副团长韩先楚、参谋长卢绍武、政治部主任刘震。 韩先楚 红二十五军是一支年轻的红军队伍。红二十五军长征时,几乎没有年龄超过18岁的战斗员,指战员的年龄大部分都处在13岁到18岁。当时,韩先楚将军21岁,刘震将军19岁,刘华清主席18岁,詹大南将军19岁,周世忠将军16岁。 红二十五军是4支长征队伍中率先到达陕北的,被毛泽东称赞是“乃偶然作成中央红军之向导”。 ![]() 红二十五军是唯一一支长征结束后人数不降反增的红军部队。红军三大主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时,部队减员都很严重,唯有红二十五军从长征出发时的2980人,到达陕北时竟然达到了3400人。 红二十五军南征北战,先后走出了徐海东、韩先楚等97位开国将军,被称为“百将之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