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学点心理学之453:武汉不存在新型肺炎群体免疫能力,希望公众不要被误导。/行为治疗

 新用户74122060 2021-03-16
         焦虑恐惧症的治疗

治疗焦虑恐惧症的主要方法是系统脱敏。对复杂的恐怖症,如场所恐怖症等,效果不太理想。

满灌疗法不仅对具体的恐怖症有效,而且对场所恐怖症等复杂的恐怖症也有明显疗效。

矛盾意向法也常用于治疗恐怖症,尤其用于治疗时间不多的情况下,如病人害怕考试,考试一周后就要举行,这时矛盾意向法可能是唯一可以利用的方法。

发泄法、自信训练、模仿学习、社交技能训练等,治疗师应尽可能掌握所有这些技术。

治疗社交恐怖症时,病人对满灌疗法接受的程度最低,社交训练的治疗成本最高,而系统脱敏治疗效果最好。

             
           今日精选案例分析

今日全球确诊病例共计1668442,死亡103463例。境外输入1183例,现存无症状感染者1092例。

最近有专家称,中国唯一具有最高免疫力的城市就是武汉,它可能成为中国最安全的城市。

因为武汉很多人已经感染过新型肺炎,产生了免疫力,可能已有群体免疫能力。这是一个科学问题,应该做更多的研究探讨。

群体免疫是在完全不采取任何措施,使群体20%成员感染,产生免疫能力。

适用于传染效率小于1,死亡率小于1%的传染病的自限性疾病,如普通流感等,而且这种群体免疫是在众多个体接种疫苗的前提下实现的。。

对于新型肺炎来说,传染效率在3.5以上。只有群体70%成员感染,才可能形成群体免疫力。

由于新型肺炎死亡率平均10%左右,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并不是群体免疫的适应症。

强制实行群体免疫,必将造成极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无症状感染者实质上就是群体免疫的基础,这类患者传染性较弱。

通过强有力的防控治疗措施,将确诊患者治愈并产生免疫力,无症状患者绝大多数自行产生免疫力。

这两类患者在群体中达到一定比例时,就可以说该群体对特定病原体产生了群体免疫能力。

现代社会人员流动性极大,即使某个群体产生了群体免疫力,但由于人员的双向流动的稀释作用,这个群体就会自动失去群体免疫力。

群体免疫是一个静止的、固定的概念。只有在人员流动性小和相对封闭的人群中才有意义。

在人员流动性大,社会比较开放的国家和地区,谈论群体免疫没有实际意义。

即使付出巨大生命健康代价,也只会换来短暂的所谓群体免疫,完全是得不偿失的非科学行为。

在人类生命共同体和地球村的理念下,对待像新型肺炎这样的烈性传染病,千万不要搞什么群体免疫,更不要说什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对待新型肺炎等烈性传染病的法宝,就是尽快研制出疫苗或菌苗,甚至超前到扩散蔓延以前,就已经研制成功备用。

意大利疫情最严重的伦巴第大区的一个小镇,献血的60人中,有40人病毒检测阳性。但这些人均没有症状,且体内有抗体。

这些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是一种流动传染源,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武汉没有群体免疫力,一方面是因为群体成员感染人数,远远没有达到新型肺炎群体免疫的比例。

另一方面是武汉解封后,人员的双向快速流动,会很快将有免疫力的个体稀释降比

不仅如此,武汉还存在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复阳患者和反向输入者。

解封后人员的双向流动,一方面分流了部分的无症状感染者,另一方面大量正常人群的流入,使疫情得到稀释。对武汉来说是件好事,但留守的人绝大多数应该是武汉人。

综上所述,武汉不仅不是中国最安全的城市,而且可能仍然是疫情风险最高的城市,希望公众不要被误导。决不能掉以轻心,以疫情反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