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大拜年 | 肖海鹏:控制饮食治痛风?别忽视这件事!

 江南v 2021-03-17

▲名医大拜年(来源:广州日报)

图片
名医简介

图片

肖海鹏教授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中山大学名医”

图片
健康利是

春节期间要有效降低尿酸,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减轻体重、少饮酒、少喝加糖饮料尤其是果糖含量高的饮料,避免暴饮暴食,避免吃太多肉类和海鲜,鼓励规律运动和适当增加低脂肪奶制品的摄入。

控制尿酸仅靠“管住嘴”还不够,要坚持规范使用降尿酸药物,节日期间切莫自行断药。春节走亲访友外出游玩时,别忘了多喝水,促进尿酸排泄。

图片

图片
牛年心愿

新冠远离我,我身体最棒!

“有了痛风,吃年夜饭时也不敢痛快地大快朵颐?”并非如此。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内分泌科首席专家肖海鹏教授为市民送出新春祝福时提醒,完全“戒口”未必能完全把尿酸降到正常水平,大家在控制饮食的同时,坚持规范使用降尿酸药物十分重要。

过年别忘这件事 坚持规范用药很重要

高尿酸血症可导致痛风,近年来已经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第四高”。肖海鹏教授指出,根据近年报道,国内痛风发病率约为1%-3%,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防止痛风复发最重要的措施是控制高尿酸血症。”肖海鹏表示,要有效降低尿酸,必须双管齐下。首先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减轻体重、少饮酒、少喝加糖饮料尤其是果糖含量高的饮料,避免暴饮暴食,避免吃太多肉类和海鲜,鼓励规律运动和适当增加低脂肪奶制品的摄入。

其次,坚持规范使用降尿酸药物尤为重要。“即使完全'管住嘴’,有些患者也不能完全控制高尿酸血症,或者阻止痛风的发作。”肖海鹏教授解释说,体内尿酸的产生一部分跟“吃喝”有关,另一部分是身体代谢产生。

研究显示,严格的饮食控制,一般能使尿酸下降约60微摩尔每升。有些痛风患者,“病根”在于原发性肾脏尿酸排泄障碍,不恰当的饮食只是加重高尿酸血症和诱发痛风反复性发作。

中国人过年讲究“好意头”,有些患者觉得吃药太煞风景,“少吃几天没问题”。对此,肖海鹏教授强调,降尿酸治疗讲究规律、持续,节日期间切莫自行断药,自行断药可能引起血尿酸升高或波动,引发痛风反复发作。

“对于血尿酸水平较高、痛风反复发作或者已经出现'痛风石’的患者,必须坚持规律地服用降尿酸药物。”肖海鹏教授说,尤其是在春节期间亲友宴请时,难免要面对高尿酸食物甚至饮酒的“诱惑”,碍于情面无法推辞,这时更要坚持按时服用药物,避免暴饮暴食和大量饮酒,才有可能远离痛风侵扰。

用药有讲究 别迷信“偏方”

常规降尿酸药物分为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排泄两大类,前者包括别嘌醇、非布司他,后者主要有苯溴马隆。肖海鹏教授指出,对绝大多数患者来说,别嘌醇、非布司他是经济、有效的药物,只有极少数患者因携带HLA-B*5801的基因,服用别嘌醇后容易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出现剥脱性皮炎。

当服用别嘌醇后出现皮疹、瘙痒、皮肤发红,应立即停药并就诊。苯溴马隆则直接针对原发性尿酸排泄障碍这一“病根”,临床表明无严重不良反应,但严重肾功能不全和有尿酸性肾结石的病人不宜使用。

“选择降尿酸药物,务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盲目相信一些所谓的'偏方’。”肖海鹏教授提醒,以往发现一些“偏方药”成分不明,有的含有糖皮质激素,有的还有非甾体类消炎药成分,长期服用有副作用。

还要注意的是,有些药物可导致尿酸升高或诱发痛风,如降压药中含有利尿剂的氢氯噻嗪,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等。对于伴有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来说,要注意换用对尿酸影响小的降压药。

降尿酸达标后,为何仍有痛风发作?“这是因为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盐在关节沉积,即使现在血尿酸达标,只要'存量’还在,还是会诱发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肖海鹏教授说,尿酸降到360微摩尔每升后,可防止痛风反复发作,尿酸降到300微摩尔每升后,痛风石可逐渐消失。

在痛风发作的急性期,可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依托考昔片)控制炎症。无效时,才考虑短疗程的糖皮质激素治疗。秋水仙碱也能很好控制痛风发作,但需要较大剂量,容易引起腹泻等副作用,目前多用小剂量秋水仙碱预防痛风复发。

肖海鹏教授强调,春节走亲访友外出游玩时,别忘了多喝水,促进尿酸排泄,以减少尿酸盐在肾脏的沉积和肾结石的形成。



来源:广州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