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风报道文/张剑 拔掉穷根源,荒山变金山

 九天揽月v6ruyz 2021-03-17

拔掉穷根源,荒山变金山

一一记赤壁市董家岭村采风

  三月初,我随着赤壁市的采风团,走进了率先在全市脱贫的董家岭村,爬上娘娘山。让人惊叹!没有想到,几千亩绿茶慢慢地探出了小脑袋,长着细细的嫩芽,一股茶香迎面来,感觉一缕清香甜在心里。远听满山村姑摘茶的笑声划破了寂静的茶园。 

  极目远眺,一望无际的茶园,在春天雨露的滋润下,抽出了新芽,群岭披绿、微风荡起,绿浪起伏、清雅的空气让人陶醉、让人心旷神怡。令我惊讶,令我震憾,令我兴奋!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个昔日穷山村,如今走向了致富路。

01
一,寻找穷根

   董家岭村,全村545户,村庄分散,其中有2601人,其中,67户被评定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董家岭村不缺土地,不缺水源,为何富不起来呢?因为,该村地处丘陵山坡,坡缓岭矮,土地贫瘠,沟浅谷宽,交通不便,土地流失,贫穷的主要原因:因病、因残、因学、缺技术、缺意识、缺资金、交通不便,土地流失,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导致村庄贫穷落后。

  近几年来, 董家岭村始终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工作思路,实施生态立村、特色兴村、产业强村的战略。再说:种茶叶不仅提高了赤壁万亩茶园知名度,又美化董家岭村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而且反哺这方水土,成为乡村群众致富、产业增收、经济增长的摇钱树。

   董家岭将生态优势和农村综合改革优势,转化为推动贫困农民脱贫的优势。以产业带动为主,以农民收益为核心,以促进就业为重点,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园和果园。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产业化、带动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形成“组组有实体经济、户户有征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的产业扶贫格局。

02
二,铲除病根,寻找致富出路

   针对病因,市领导对董家岭村大力扶持。加之董家岭村有一支骨干领导,村干部在何书记的带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积极带领广大农民团结进取,奋力拼搏,努力为群众办好事。以党政、业务、帮扶三线并举。整合集体和村民的资金和土地资源。重点打造百亿茶业,重振万里茶道的发展战略。为了村民走向致富路,该村争取国家资金300万元,修通了各组的柏油路。回购外包荒山1040亩。让千亩荒山终于回到了村民的手中。以村为中心、人进村、村分组、组包片、片保户。以农民收益为核心,以促进就业为重点,因地制宜,大力发绿茶,果园。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生态产业化的绿色脱贫致富之路。

  我想:一个地方的产业扶贫是根,根深才会有绿叶。近几年来,董家岭村走出一条“产业兴、村寨美、村民富”的茶旅致富路。茶叶务工收入达2000多万元,实现年人均增收2200元。该村在2017年实现全村脱贫。

    今天来到董家岭村,荒山成了宝地,产业兴、道路畅、生态好、环境美、群众乐。以茶致富、百姓富了,村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终于把荒山变成了金山。(照片来自采风群)

                     作者:张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