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零开始学艾灸:痿证

 针灸钱老师 2021-03-17

图片


痿证


痹证

1.脾胃虚弱:起病慢.渐见下肢痿软无力.甚则肌肉萎缩,食少便溏.面色无华,舌淡,芬白.脉细。

2.肝肾亏虚:病久肢体肌肉菱缩,腰酸膝软,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

3.瘀阻脉络:四肢痿软,麻木不仁.肌肤甲错,舌紫黯.苔薄白,脉涩。

4.肺热津伤:发热多汗.热退后肢体突发无力,口干,大便干,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细数。

5.湿热浸淫:渐见肢软无力,下肢为甚,或发热.小便赤涩热痛,舌红.笞黄腻,脉滿数。

治疗

图片

主穴: 

1.痿在上肢:夹脊穴(颈5~胸3)、肩偶、肩醪、肩贞、曲池.外关、合谷。

2.痿在下肢:腰骶夹脊环跳、风市、足三里、解溪、阳陵泉、三阴交。

配穴:

皮肤干燥且口渴者加肺俞.尺泽;

小便赤涩热痛者加阴陵泉、中极;

神倦者加气海、脾俞;腰酸者加肾俞、关元。

方法: 

1.温和灸:每穴灸5分钟,日灸1次,20次为-疗程。

2艾炷灸:每穴灸4~5壮,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3.温针灸:每次灸20分钟,日灸1次,1周为-疗程。

4.回旋灸:多用于夹脊穴处.日灸1次。

艾灸百问百答:

灸后口干眼涩起疙瘩,是不是灸的上火了?

不是。是灸把你体内本来淤积的燥热之气被灸宣泄出来了。再灸,这些燥火就没有了。

灸火不伤人。喝水既可。晚上小米粥最养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