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富路径——股改

 冲天香阵 2021-03-17
一、大势分析
1.全球主要市场情况
昨天外围市场多数上涨,总体对A股影响呈中性偏正面;北向资金今天净流入25.07亿。具体情况如下。
3月16日  全球主要市场情况
主要市场
前  值

现  值

涨跌幅

美股道指

32953.46
32825.95
-0.39%

美股科技

13082.54
13152.28
+0.53%

日经指数

29766.97
29921.09
+0.52%

香港恒生

28833.76
29027.69
+0.67%

德国DAX30

14461.42
14557.59
+0.66%

法国CAC40

6035.97
6055.43
+0.32%
英国富时1006749.706803.61
+0.80

美油4月合约

65.28
64.94
-0.69%

现货黄金

1731.50
1730.55
-0.05%

人民币兑美元

6.5000
6.5059
+0.09%
美元指数91.814
91.880
+0.07%
ShiborO/N2.140
1.968
-8.03%
北向资金
累计净流入2.24万亿

累计净买入1.29万亿

当日净流入25.07亿

注:表中shiborO/N、北向资金皆为最新数据。净流入≠净买入,净流入只表示将可能买入。

2.大盘走势分析
今天A股五大指数1红4绿开盘,开盘后震荡走高;上证指数终盘收3445.55点,跌0.03%,深证成指涨1.22%,中小板综涨1.02%,创业板综涨1.04%,科创50涨1.33%。

图片

3月17日A股大盘开盘情况

个股涨跌中位数为+0.34%个股平均涨跌幅+0.66%

整个市场上涨2326家,下跌1699家,涨多跌少,涨跌比58%:42%。

涨停板72只,跌停板3只;涨幅超过5%的有205只,跌幅超过5%的有39只;赚钱效应有所体现。
沪深两市总成交7104.93亿,比上一交易日减少247.2亿,为缩量震荡行情。
两市资金净流入10.33亿元,其中大宗净流入77.43亿元,说明散户资金小幅流出,机构资金小幅流入。
3.未来走势预判
前期文章指出:
大盘走势与预想的基本一致,预计后市仍将反弹。
今天上证指数基本走平,其他指数全部上涨,整个反弹没有结束,预计后市还有反弹。

二、板块分析

1.产业要闻

(1)央行周二开展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和1000亿元MLF到期。央行此前已对1000亿元MLF到期续作。
(解读:不放不收。)
(2)中国钨业协会会长会议审议《钨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方案》,并研讨钨工业“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解读:利好乌金属。)
(3)2020年美国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飙升43%,达创纪录的19.2GW。
(解读:利好光伏板块。)
2.领涨板块

农业、有色、半导体、IT设备、元器件、船舶。

3.领跌板块

电力、保险、环保、银行。

4.板块轮动

近日调整的农业、有色、科技股反弹;近日热点板块退潮,碳中和炒作暂时告一段落;金融股拖累大盘。


三、个股点评

四、操作策略
1.中线策略
持有适合标的的中线操作者,继续持股,仓位控制在30%左右。
2.短线策略
短线操作者仓位控制在30%左右。

3.仓位策略

目前市道仓位总体控制在60%左右为宜。
五、谈股论经
   ——财富路径:股改
本来,在谈股改之前还有个大型基建要谈,但这个与老百姓直接关系不大,先略过不谈。 
2005年发生了一件可以载入史册的的事情——股改。
2005年股改时,股市从998点开始启动,直奔6124点,中间几乎没有停顿,除了2007年的5·30,之后又是一路狂奔。涨幅之大让全世界瞠目结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有两项改革相互叠加,出现了非常神奇的效果。
在2005年时,我国做了汇率改革。以前的汇率是8.27,盯住美元不动。2005年的时候把这个盯住美元的方案进行了改变,变成了一篮子货币政策,不光是盯住美元,这个篮子里还有日元、欧元、英镑、港币,还有各种各样的货币在里头,所以叫一揽子货币政策。
汇改的时候,中国经济发展得很好,又开始打开国门,有很多的投资机会,所以全球资本蜂拥而至,人民币的需求大增,人民币自然就会升值。
汇率改革带来的外资以及国内基金,要么是买房产,要么是买股票。因为当时中国只有这两个投资渠道。
本币升值,外资挤进来后,它一定要换成本币,再换成本地资产,它就可以升值,升值完成后,当货币贬值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赢利离开。
这个过程我们称为剪羊毛,或者叫做割韭菜。这是美国人常用的一种资本手段。这个方法美国人从1906年用到现在,已经用了100多年的时间,屡试不爽。
除了汇改,第二个就是股改。股改又叫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是全世界唯独在中国存在的一个东西,就是公司上市后,只有一部分上市,一部分没上市。因而股票只有一部分可以流通,另一部分不可以流通。流通股最多占49%,另外51%的股份掌握在政府手里,掌握在国企、央企手里。
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流通这一部分,它会随着市场的价格波动而波动,但不流通的这一部分在价格高的时候,他们只能看着,没有办法把股份变现。
上市公司高管看见股价在涨,自己却不能变现,就会做老鼠仓。自己不能买自己公司的股票,就让自己的亲戚朋友去做老鼠仓,所以那个阶段老鼠仓大面积泛滥。因为利益要定向输送。
另外,这些高管们拿的股份非常多,多少年都不会变现,他的工作激情、创造力就会减退,干活的积极性就不会很高。这对公司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情。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明明发现这个管理团队能力很弱,根本管理不了这个企业,但是又不能采取市场的行为把这个管理层换掉,因为高管都是上面委派的。
因为51%是不流通的,那么在二级市场收购的股票再多,最多只能收到49%,也不具备跟51%对抗的能力,还是原来的管理层说了算。
所以2005年,中国做了一个最大的金融改革——股权分置改革。
那时候有两个高频词:一个叫大非,一个叫小非。“小”,即小部分,占总股本5%以内的部分,“非”就是非流通股。“大非”就是占总股本5%以上的非流通股。
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就是大小非解禁,跟其他流通股一样,到了时间就可以自由流通。自由流通对于很多人来说简直是企盼已久的事情。因为没有人希望在低位套现,都希望在高位套现,于是掌握股份的人都希望股市大涨。
2005年有两个非常大的因素,一个是老外的资金挤进来,希望中国股市大涨;一个是本地的股份做非流通股份改革。这两类人都是有钱的主,都希望股市大涨,股市当然就大涨,上证指数从998点涨到6124点。
涨到高位后,那些既得利益者就开始大量套现出局,所以股市就出现了急跌行情。
而可怜的小老百姓最早的时候也不具有原始股,也不是外资挤不进来,所以看到股市大涨,出现赚钱效应的时候,才把自己的钱投进股市。当时的总理老温还鼓励大家说,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家庭拥有财产性收入。 
图片 
整个改革最后让大家共同走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就是金融时代。金融资本是资本的第三种形态。
第一种形态叫做商业资本,第二种形态叫做产业资本,第三种形态叫做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最高形态的资本,也是最完备的资本。
所以我们看到整个中国改革开放到今天,确实有按照上述路径走过来的。只不过吃肉的和买单的属于不同的阶级而已。
在中国的造富过程中,整个国家的营商环境、经济环境、资本形态、盈利模式、企业家精神、商品结构、商业理念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我们的财富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及我们的行为模式必须跟着改变。否则,一定会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你就没有办法成为主流,只能赚一些偏门的钱。
所以,我们要想赢得利益,就一定要进入主流行业中,具备主流思维,运用主流盈利模式,生产主流商品。这样,才能在时代变化中分一杯羹
有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不能反抗就要好好“享受”,做一个实务的人。
我有个朋友,就是在这波行情中炒短线实现了财富自由。
说来很有趣味,这个哥们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在2004~2005这波熊市中亏光了所有的资金。但他总结了一套挣快钱的短线战法,2005年6月6日大盘见底以后,他没有钱,就炒空气,每天模拟炒股来验证自己的炒股方法。
当他确信已经没有问题后,便去做女朋友的工作,搞些钱来炒股。开始他女朋友不答应,经过软磨硬磨,他女朋友终于答应了,但有个条件:这一次失败以后,终身不得炒股。
他女朋友不相信他会成功,因为多年来只看到他的付出,没有看到半点成功的希望。心想,如果男朋友再次失败,永生不再碰股票,赔些钱就当是戒股的成本吧。
结果这个哥们,2005~2007,两年时间赚了101倍出局。从一个失败者变成了一个成功者。
如果你是上市公司高管,是政策给了你成功的机会;如果你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时代给予的机会创造财富。
时代给予的机会终会过去,而自己掌握的技术却可以受用终生
这使我想起了老父亲的一句忠告:学会本事最重要。为此,他还念了一首他小时候上私塾时老师教的诗,几十年过去了,我至今还记忆犹新。现在与大家共享:
读得书多胜大丘,
不用耕种自然收;
日里不怕别人借,
夜里不怕贼来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