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技创新对中国的意义是什么?任正非这番话点透了,事关竞争输赢

 老方说 2021-03-17

先来看一组数据:

华为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究与开发,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6,000亿元。截至2019年底,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85,000多件,其中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

任正非说华为已经进入“无人区”,背后离不开这些知识产权(IPR)的推动。

2019年,华为公司的研发费用支出是1,317亿人民币。这么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规模,别说是在中国企业当中,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凤毛麟角。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世界风云看起来波涛汹涌,但明眼人都知道,现在已经是少数几个大玩家制定规则的世界。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根据马太效应,商业竞争的结果就是强者愈强,在很早的时候,任正非就洞察到了世界运转的核心规律。

在过去几千年里,战争是时代的主题,战争当然是不好的,但战争也在不断重塑了世界的格局。因为战争带来的损失和痛苦太大了,所以人类逐渐选择了通过商业来竞争、交流和博弈,商场如战场,虽然商业竞争也非常残酷,但终究是比战争更好的解决矛盾方式。

明白了这点,我们就会知道任正非2004年说这句话的内涵:

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德国开始衰落,美国开始强盛。这时主要附加值的利润产生在销售网络的构造中,销售网络的核心就是产品的研发与IPR(专利)。因此,未来的企业之争、国家之争就是IPR之争,没有核心IPR的国家,永远不会成为工业强国。

所以,任正非为什么强调研发投入,科学技术进步的意义是什么?关键就是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经济的全球化不可避免!经济全球化过去的核心是战争,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是工业制造,现在是IPR。

任正非指出,高科技IPR可以使产品的毛利达到百分之四五十或五六十。因此,市场将来的竞争就是未来的企业之争,就是IPR之争,所以将来没有核心IPR的国家,永远不会成为工业强国。

2019年,任正非与美国知名学者举行了一个咖啡对话。任正非说,人类社会走向共同的合作发展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创造财富”,使更多人摆脱贫穷。

人类文明的进步,往往是科学家有了发现与创新,政治家有了领导与推动,企业家有了产品与市场,全人类共同努力形成新的财富。

在人类历史上,吃饭问题一直是最大的问题之一,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饱受过饥饿之苦。但现代社会,人类生产出来的粮食吃不完,“其实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所有环境没有变化,为什么现在人类变富裕了?这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新的幸福。”

华为的文化是奋斗文化,但我们也要知道在《华为基本法》中,关于华为核心价值观有强调“精神”这一项:

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和爱生活是我们凝聚力的源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与团结合作精神是我们企业文化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我们行为的准则。

任正非曾语重心长地告诉年轻员工,“历史给予中华民族一次难得的振兴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21世纪究竟属于谁,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国力的较量,国际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在大企业和大企业之间进行。”

所以华为要强调技术为根本,“一个企业要长期保持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唯一的办法便是拥有自己的技术。当华为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以强劲的竞争力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时候,它代表着一个国家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不但过去曾是文化科技大国, 今天、明天、后天……,还会再创辉煌。”

什么叫民族复兴?要知道,在过去的人类历史上,中国在大多数时间都是文化科技的大国。

这里多说一句,我们为什么讨厌辫子戏?因为历史朝代更迭,源源不断,但不管多少年,中国从来都是代表世界的文化科技的高地。

直到清朝……有人还在说什么“康乾盛世”,呸!

最后,华为虽强,但我们不能只有一个华为,“国力的增强需要无数大企业组成的产业群去支撑”,我们也可以以此来衡量如今的企业,看它是真正有价值,还是在装腔作势。

世界最需要增量,只有增量才能真正解决存量博弈的难题。所以,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而科技增量的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必然离不开企业的技术创造和贡献。

时代大势滚滚向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