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哪些实用的育儿书籍?

 盛夏书香 2021-03-17

写在育儿书推荐之前:

1、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养孩子,可能远远不止于吃饱穿暖了,有话说,爷爷奶奶给的是关爱,爸爸妈妈给的才是教育。就亲身经历来讲,不看书,真的带不好孩子,因为我们毫无防备的就多了一份养育的责任,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有时候,慌乱也让我们没了判断。

但是,也不可盲目照搬各类育儿大法,育儿书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参照和导向,而不是养育的唯一标准。

我曾在网上看到,有的妈妈在初为人母的时候,严格按照书上说来,间隔多久再给10毫升或者15毫升的奶量,时间卡的准准的,奶量也不敢多给一点,我看着好心疼,心疼妈妈,也心疼孩子。

2、

育儿大法到底要买多少?

粲然在《骑鲸之旅》1里面写了这样一段话:“怀孕时,很多准妈妈都会抱着“胎教”和“为日后做好妈妈充充电”的想法,勤奋的抱起书本。但孩子出生后,妈妈们被琐事和家事一挤压,再也无心阅读,或者把计划中的阅读时间留给各种育儿速成大法,成功父母养成大法。--在我看来这都是本末倒置的路。”

“本末倒置”,这一点我表示非常感同身受。我毕业十年,不曾读书,当孩子出生后,我着急了,不知道该怎么教孩子,又怕把他教错了,基于这样的心理,我开始从经常关注的公众号里选了一些育儿书,买到手以后,就像得了育儿法宝一样。

确实有一些帮助,可是那些权威的育儿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倍感吃力,而且每天还要带孩子,也没有多少时间看书,就这样,这些育儿读物对我来说,反而成了一种负担。

个人认为,育儿书不需要太多,不同派系之间有着不同的理论,我会更推荐一些修心的书,比如女性人物传记,或者自己喜欢的书。这些书看似和育儿没有关系,但是,当自己内心丰盈的时候,再去看育儿书,可能没有那么痛苦。

3、

推荐几本我认为比较实用的育儿书,仅供参考:

护理类: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7版

这是一部科学性强,值得信赖的育儿百科,从0到5岁,方方面面都涵盖了,比如刚开始的一些准备工作,怎样给孩子挑选衣服和婴儿用品,产妇分娩后如何护理,到婴儿出生后的日常护理、母乳喂养、生长发育和基本看护,疫苗接种等等,还有一些常见疾病的科普以及孩子的心理辅导问题都有涉及。

我是当做词典翻一翻的,因为我接触到这本书的时候,孩子已经三岁多了,能称得上百科的书都很了不起,此书值得一看。

裴洪岗《在孩子下次生病前》增订版

作者裴洪岗是一名有着十多年经验的儿科医生,遵循循证医学,同时他也是一位父亲。

买这本书是因为我喜欢他的公号drpei,我是每逢孩子生病的时候就会上他公号里搜一搜关键词,有书之后就翻书,个人觉得很受用。

这本书的内容也全都是近几年公号文章的集合,但是他的评论区也是很受争议的。所以,喜欢搜公号的也可以不用买这本书,不喜欢这些观点的也不用买,我是买了这本书以后,很少看公号了。

养育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简称《指南》

如果你像我一样,不知道该怎么教自己的3岁多的孩子,可以放心地把这本书抱回家研究一下,我们可以根据这个书本来带孩子, 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幼儿园也是依据这个《指南》来展开一系列的活动的。

针对幼儿的发展,全书主要分为五个领域,即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社会领域、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我个人很喜欢书中的一个观点就是,书中明确指明《指南》只是一个导向,而不要把指南当做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孩子。

这本书有很多版本,我选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

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增订版

当我的孩子一岁八个月左右的时候,一到广场舞那里,就自发停下来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起舞,当时,我特别疑问,又害怕错过他这一方面脑细胞的发展,后来找了一个做家庭教育的朋友,她说这个现象叫做儿童敏感期。

于是,我就买了她说的这本书,看书之后才知道,原来,孩子爬高上低,扔东西,吸手指,开门关门,都是敏感期的行为呀。

从那以后,我更加关注孩子的各种行为了,因为,只有我们真的看懂孩子,才能看见孩子。

艺术类: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

为什么不能教孩子简笔画、涂色画和形象画?这本书里面有答案。

我们在公园的时候,应该见过很多涂色的那种简笔画,实际上,那些只是孩子帮大人的画涂色了而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和孩子一起画过画的家长都知道,孩子的画天马行空,大人的画规规矩矩,即使是画相似,我们不一定能看的出来,但是孩子认的很清楚。

教过孩子画画,孩子就不会画了,这事情真的在我孩子身上发生过,因为他画不出来那些完美的画,他只会“乱画”。

孩子的画是用来听的,这一点和《指南》非常相似,《指南》里把艺术划分为: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与创造,而不是音乐和美术。

绘本指导类:

如果你也很关注孩子的早期阅读,但是不知道从哪开始,以及该怎样选一些适龄的绘本,可以看看《幸福的种子》或者《骑鲸之旅》。

最起码不至于像我,在孩子不到一岁的时候买的故事书,到现在四岁才用上;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又买了几个月的时候就可以看的书。

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创作的《幸福的种子》,前半部分告诉我们,图画书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应该多给孩子说说话,不是一些很高深的话,而是一些很普通的很温情的话,然后多念绘本给孩子听,不要功利,后一部分列举了松居直喜欢的50本图画书。

《骑鲸之旅》称为中国版的幸福的种子,是粲然作为一名妈妈写的育儿笔记,全书大概有一半用来简单介绍了她和孩子共读过的绘本。

如果完全照着上面这两本书里面列的书名去给孩子买绘本,可能我们也会买到一些孩子根本就不看的绘本,说到底,我们不能把买书这件事完全依赖于他人,根据孩子的兴趣慢慢摸索,才会找到适合自己的。

有的网站它也按年龄、和绘本的属性来分类,我们也可以多扒一扒,这样买错的机率可能会小一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