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读《左传》

 zqbxi 2021-03-17



《左传》是今年里细读的一本书,其可谓文化之根,文学之本。读后,神清气爽,脱胎换骨。兹记录感想如下:

《左传》难读,要文白对照,如果没有译文,直接读,估计一半看不懂的,而即使有译文(杨伯峻的),也还是有不通之处。《左传》大概是除了《尚书》以外,最难懂的书,因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迄今二千多年了,文字以及背景与现代相差太大。最近清华大学的战国简,证明今本《尚书》是伪书,也说明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质疑的合理性。

《左传》是一本编年体历史书,写的简明扼要,文字质朴,写出本质,这种高度概括,是要非常明白事理的。《史记》激荡人心,但叙事却还是《左传》清晰。《左传》简约,也说明当时文字还不够发达,句子之间转承起合不足,经常是一句归一句(有时候,一个字就是一句),而没有多段的复杂复句。到了稍微后期的《国语》《战国策》就文章就基本成型了,而到《史记》到了最高峰。确实,散文如韩愈、方苞所说,汉前是古文高峰,以后就下坡路了,虽然有唐宋八大家,但追不上之前的气势磅礴、纵横捭阖。

《左传》的作者素有争议。杨伯峻排除了左丘明,但没找到作者。杨伯峻还认为该书,是出自一人手笔,没有康有为所说的刘歆进行篡改或添加。而我读下来的感觉是,前半部简单,后半部分复杂(尤其昭公),似不出于一人之手。而其中的道德说教、引用上古神话,是多余的,不是史书所需,而且多次提到孔子,所以很怀疑是儒家学者加上去的。另一个依据是,左传有很多预言,我不信预言那么准,该是后人刻意加上去,给以先知的印象。刘歆是有嫌疑,因为孔壁中出的《尚书》是假,有理由怀疑《左传》也被改。至于作者,确不是左丘明,因为左丘明比孔子年纪大,而书记载到左丘明一百多岁年代。

《左传》一直被认为是解释《春秋》的,我也很怀疑。它该是一本单独史书,解释的地方很少,绝大部分是记载事实,且与《春秋》记的很多地方不对,会不会是后人改造成《春秋》的传?我喜欢孙子兵法,可是《左传》中有伍子胥,却没有孙子,这是很奇怪的,难道孙子那时候如此名不经传,或者孙子只是战国写书者的假托?《左传》几乎就是军事史,写的都是打仗,怎么可能记伍子胥(也没有记载去挖掘楚王墓)、吴起,而独忘了孙子呢?

《左传》记了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反映了百科全书式生活,记录了古人思维,尤其是儒家的礼治,经常引用《诗经》说礼,以及根据《易经》算卦,是典型儒家思想,这与《战国策》的阴谋诡计雄辩纵横根本不同。《资治通鉴》显然与《左传》一脉相承,严格礼教,但《资治通鉴》文采太盛,反而掩了文之质,就如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新唐书》,因文丧意。作为律师,职业敏感,读到叔向给子产的信(铸刑鼎),以及邓析因竹刑被杀,很感叹法律“不彰”,可在当时是德主刑辅。

我对苏州,最欣赏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楚才晋用的伍子胥,一个是自信非凡的金圣叹。传说伍子胥从楚入吴,经过我家乡。金圣叹的文学评论非常出名,其评《左传》,丝丝入骨。最后,我把《左传》中最喜欢的一句给大家分享:“晋人或以广队不能进,楚人惎之脱扃,少进,马还,又惎之拔旆投衡,乃出。顾曰:'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