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充满温情的师徒故事(三)

 摩诃般若波羅蜜 2021-03-17
图片
不离不弃

  元朝的印简法师,八岁时便礼中观沼法师为师,过了十年,元兵破城,大众四散而去。但是印简法师还是从容地侍奉师父。中观法师道:我已是桑榆晚景,你正是年富力强之时,没必要玉石俱焚,且逃命去吧。印简法师边哭边说:“因果无差,死生有命,安可离师苟免乎!”后来元军至此,将领史天泽感师之精诚,颇为敬重,释放了他们。


图片
先师诫命

  宋代的清素禅师,一直隐藏在众中,随众修行,无人知晓,后来兜率从悦偶然得知他是曾是声震天下慈明禅师的侍者,大惊惊叹,具足威仪前往参扣,竟于言下大悟。

  可是清素禅师却告诉他:我的福德浅薄,先师曾诫命我不可与人为师,只是见你心诚,为你点破,已经是违背了先师诫命。你从今往后,切不可说是我的嗣法弟子。

  就这样,清素禅师继续终身隐居,无人知晓。

图片
见过于师,方堪传授

  黄檗希运禅师在百丈怀海禅师处参学,百丈提拈自己昔日参马祖的公案,并说“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

  黄檗听了,不觉吐舌。百丈禅师知道他已悟入,便说:“子以后莫承嗣马祖去么?”

  黄檗却说:“不然。今日因和尚举,得见马祖大机之用,然且不识马祖。若嗣马祖,以后丧我儿孙。”

  百丈禅师赞叹道:“如是,如是!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子甚有超师之见。”

图片
碎焚书板

  大慧宗杲禅师三十七岁时,到天宁寺参学,圆悟克勤禅师令居择木堂,作不厘务侍者。故禅林以“择木堂”为侍者寮,后大慧禅师于言下大悟,二人常常论及当时丛林中的弊病。

  及至晚年,圆悟禅师作《碧岩集》,大慧禅师竟扬言,欲毁碎焚此书的刻板。

  浅智者以此非议二位禅师,后世莲池大师却道:“不知妙喜(大慧)一时遣着语耳!为此说,碎学人之情识也,非碎《碧岩集》也。神而明之,《碧岩》寸寸旃檀。执而泥之,一大藏版皆可碎也。”

  可见大慧之举,诚乃师徒唱和,真报恩也。

图片
茧足千里

  宗杲妙喜禅师早年在湛堂文准禅师座下参学,湛堂十分欣赏他,曾说:宗杲侍者一定是再来人。可是山僧年老,可惜来不及见到你未来的成就了!

  后来湛堂圆寂,宗杲禅师不辞辛劳,不顾脚上生起许多老茧,行脚千里,去荆州谒见无尽居士张商英,恳请他为师父撰写塔铭。

  湛堂末后一段光明,妙喜之力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