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海钩沉:一生没到过吉林乌拉的曹雪芹,家族却与吉林打牲乌拉衙门有渊源

 多收了三五斗68 2021-03-18

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的作者。虽然一生没有来过吉林乌拉,但他显赫的家族史却与遥远的乌拉打牲衙门有着枝缠蔓结的关系。

史海钩沉:一生没到过吉林乌拉的曹雪芹,家族却与吉林打牲乌拉衙门有渊源

打牲乌拉衙门,该机构的任务是专门为清朝皇室贵族置办东北地区的各种特产。前身是努尔哈赤灭乌拉国后,在此地改设的打牲乌拉府。

清顺治年间,正式划归清廷内务府,与江南的江宁、苏州、杭州一样,都是为皇家提供服务的特设机构。

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曹家,可谓是家世显赫,有权有势,堪称是名门望族。其祖父曹寅13岁应召入宫,成为康熙的伴读,一同长大,关系要好。

1682年曹寅陪同康熙第一次东巡吉林。那时的曹寅,已经是位24岁的御前侍卫。他曾写下一首词《满江红·乌拉江看雨》,描写就是当时东巡吉林时,乘船捕捞鲟鳇鱼的场景。

几年后,曹寅出任苏州织造兼江宁织造,职位相当于高权重的贡品机构负责人。

史海钩沉:一生没到过吉林乌拉的曹雪芹,家族却与吉林打牲乌拉衙门有渊源

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的乳母。其表妹王氏还是皇帝的妃子,舅姥爷李煦出任苏州织造几十年。

在康熙三十二年到康熙六十一年,李煦因是“钦差”,有专折奏事权。任职30年间,给康熙的413件密奏,大部都有朱批。

从上报的奏折看,李煦是个忠于职守的好官,也反映了康熙勤政的真实情况。因此,那个时候的曹雪芹生活过得是十分幸福的。

只是这样的美好幸福随着康熙皇帝驾崩便戛然而止。

新皇帝上位开始查旧帐。雍正元年(1723年),刚刚上位仅一个多月的雍正皇帝以追查亏空的名义,下令抄了李煦的家,翻出了李煦在任时的亏空旧账。

结果,李煦亏空织造处386841两白银,包括康熙六次南巡,所有费用和物品均出于此。

雍正五年(1727年),李煦被发往打牲乌拉。李煦被流放,对于曹雪芹是极大的震撼。同年十二月,曹寅被罢免抄家,曹雪芹即随家迁至北京。

史海钩沉:一生没到过吉林乌拉的曹雪芹,家族却与吉林打牲乌拉衙门有渊源

幼小的曹雪芹耳闻目睹,心领身受。雍正七年(1729年)初春,75岁的李煦亡于身无分文的饥寒中。

曹家遭祸多年后,曹雪芹入宗人府官学服役,认识了一生的挚友敦诚、敦敏。兄弟二人是乌拉部后裔,看过曹雪芹的诗文画稿后,便成为一生的肝胆之交,直至曹雪芹病逝。

宣统三年(1911年),随着清王朝的灭亡,“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与“乌拉协领衙门”,合为“旗务承办处”。1912年,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被中华民国政府收回。

史海钩沉:一生没到过吉林乌拉的曹雪芹,家族却与吉林打牲乌拉衙门有渊源

从此,打牲乌拉衙门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而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之时用生命挥就的《红楼梦》成了千古名著。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于昕

编辑:韩玉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