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海钩沉】集体化时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马振国

 老王abcd 2021-03-18

图片

图片

图片

集体化时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作者/马振国

自从1984年农村全面实行包产到户后,至今已三十多年了,在此之前,农村实行的是集体化生产,那时的农民是怎样进行生产的,是怎样生活的?对青年一代来说,也许是一个感兴趣的问题,笔者从小生长在农村,经历了从互助组到包产到户的全过程,在生产队当过出纳、会计,对那时大集体的生产生活方式有所了解,特撰此文,以飨青年读者。
1958年后,全国实行了公社化。刚开始实行的是食堂化,干活不挣线,吃饭不要线,也不搞经济核算,后来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开始以大队为核算单位,但这样还不能调动社员的生产积极性,以后实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组织方法,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从此这种组织形式才固定下来,一直到包产到户。
 
一、生产队的规模和生产资料

生产队的规模以原先居住的自然村为范围。1964年后农村进行了“规划”,把生产队的地块做了调整,明确了各生产队的地界、范围。居民点做了集中,结束了以前那种土地互相穿插,居民点散乱的局面。调整后的土地大致在每人5亩地左右(上山地区更多)。每个生产队的人口大概在200到300人之间,六零年后上来一批江苏等地的支边青壮年,以后又自流上来一批民勤、武威等地的自流人员,每个队都增加了100口左右的人口,人口规模也基本上固定下来了。其它生产资料有耕畜、车辆等。
各生产队成立后,牛马车辆又有了增加,买了一些,制作了一些,每个队基本上都有十几匹马,二三十头牛,几辆大车,之后又增加了胶轮大车,社员叫皮车,每个队能套起几辆马车、牛车,犁地时能套起十几对牛,还有播种机,马拉收割机(这种机器因太重,工效不高,社员不愿用,每个队都有,但仅是个摆设)。还有洋犁(铁犁)、木犁、耙、耱等,这些都算大中型农具,小型农具社员自己所有。
另外生产队的集体财产还有房屋,包括办公室、仓库、牲畜棚圈、马号等以及其它一些物品。
生产资料还包括种子、化肥、饲料等,这些都不是固定财产,每年边消耗,边生产。
 
二、生产队的组织形式

1、队委会:那时各生产队都有一个队委会,是生产队的最高权力机构,队委会由五人以上组成,包括书记、队长、妇女队长、会计、社员代表1到2名,定期和不定期召开,每遇生产队的重大事情都由队委会决定,每年到了生产的关键时刻,如春种、夏收时都要开队委会,研究决定分工,春种时分犁地组、浇水组、饲养组、妇女组等的人员安排,夏收时割麦组、打场组、浇水组的分工,社员宅基地的分配,因为每年都有盖房子的社员,以后又加了政治学习的内容,比如哪天开什么会,会议的内容,大队有什么工作,如何贯彻执行等等。每次开会都有纪录,开会时主要由队长提出问题,大家讨论决定,委员也可以提问题,最后形成决议,然后召开社员大会,宣布执行。
2、干部:队长,队长是全队权力最大的领导,“家有千百口,主事在一人”,生产队就好比一个家庭,队长就是一个家庭的家长,负责全队生产中的各项问题,包括组织生产,处理对外关系,传达上级指示,处理社员中的矛盾等。因此选队长一定要选一个有组织能力,有一定的政治水平,还要办事公道,品德高尚,没有私心的人担任。一个生产队生产搞得好不好,社员收入的高低,内部的团结等等,全凭一个好队长谋划,队长干得好,群众和上级领导满意,这个队长就可以连任,如果生产搞不上去,群众有意见,社员收入下降,这个队长就得改选,有的生产队选不出好队长,经常换领导,越换生产越下降,因此当时说,没有稳定的领导班子就没有稳定的产量。
支部书记:开始光是组织社员学习,集中党员过组织生活,收缴党费等。后来成了负责全盘工作的第一把手,队长的权力进一步缩小,成了专管生产的队长,还有一个副队长,基本上是领上干活的工头,没有什么权力。
妇女队长,是专门管妇女劳动生产等各种事务的队长,在劳动中,要积极带头,负责分工、检查、把质量关,还要负责解决妇女的家庭矛盾等,以后又加上了负责计划生育,因此,妇女队长一定要选一个有能力,有素质,办事公道有主见的妇女担当,政治上也要可靠,成份必须是贫下中农。
生产队的干部还有会计,负责一年的经济核算;出纳,保管现金;保管员,管理库房。
 
三、生产队生产方式

1、春种:那时提倡“以粮为纲”,奇台县都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春种主要种小麦,那时很少种冬麦。以前多用手撒种,牛犁地,然后耱平,用磙子一收(镇压),就可以了。1966年后,提倡机械化,上级要求春种都要用马拉播种机播种,种小麦的地都是歇地,春天先用牛拉着犁头犁一遍,耱平后再用马拉播种机播下种子,再用马拉磙子镇压一遍,最后社员用抱耙刨起埂子,打上墒,春种就完成了。
那时没有大量使用拖拉机,都是用牛犁地,春天成立一个犁地组,由一名组长带领,全队套十几对牛,一对跟一对,就这样一道一道把地犁完。春天地面潮湿,牛犁起来也比较轻松,笔者十五岁就跟上犁地,每天天刚亮就套牛,犁到中午一点左右歇牛,用的是那种木犁,人要管好两头牛,还要不时提、按,犁一驾地下来,腰酸腿疼,是一项重体力劳动。
再一项重体力劳动就是刨埂子,刨埂子使用的工具是抱耙,重约五六公斤,刨埂子时两人搭对,那时河坝水大,刨起来的埂子要求人骑在上面两脚不能着地,基本上就是一道土墙,因此刨起一条埂子很不容易,刚参加劳动的人刨一天埂子,胳膞都肿起来了,回来时昏昏沉沉,饭都不想吃。
2、浇水:小麦出苗后,再下来就是浇水,浇水有专门的浇水组,轮流换班浇,当时我们那里浇的是东地河坝的水,连沙山子共有五六个生产队排成轮子浇,一个队一轮子五六天,一个月轮一次。那时水大,水放进地里要跟上水头不断加固埂子,埂子如果冲破水就会跑掉,浇不到高处,会浇成“花羊皮”,虽有几个人,还是很紧张,最难的是夜晚浇水,晚上黑古隆冬,弄不好会倒坝,坝一倒水就浇不到地里。六十年代初,那时还没有长筒胶靴,浇水时穿着皮窝子,皮窝子不隔水,因此人的双脚就泡在水里,春天时冰凉透骨,后来有了长筒胶靴,浇水人才不受罪了。那时地下水位高,小麦浇上四个水就行了,不像现在得浇七八个水。
4、中耕:中耕主要是刨玉米,那时生产队种植面积三分之二是小麦,三分之一是玉米,玉米因为行距宽,因此需要刨三遍,才能根除杂草,那时没有机器带的中耕器,全凭妇女用砍土曼刨,实行小包工,刨一亩地多少工分,干的多就挣得多,因此干活人积极性很高,这种方法真能调动社员的劳动积极性。
5、夏收:那时上级对夏收抓得特别紧,叫“三夏”工作,每年都会派下来工作组,督促夏收,有时还会有干部、城镇居民、学生下来帮助夏收,割麦子。
夏收包括割麦子、打场、扬场等一系列工序,割麦子是要用镰刀一刀一刀把麦子割完,最好的办法是实行小包工,既快又能割得干净,但有一个阶段上级不叫实行“包工制”,集体一块儿割,几十个人排成一行,一个跟一个,有人快,有人慢,而且把粮食撒了一地,谁也不负责,群众都对此很有意见,但还不能说。
麦子割完后,拉到场上,码成麦垛,然后再慢慢打,打场用马拉磙子,一个场上可以套五六匹马,一个人站在中心,肘着一个长鞭子吆着马转圈。打场有打场组,一般为五六个人,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匹马一天只能打一百个梱子,因此,一个生产队打完场得一个多月,上山地区由于收割迟,有的到了冬天还在打场。
打下的麦子堆成堆,叫“影堆”,平时不刮风,没办法扬,到了刮风天,全队的男劳力除了浇水和干其它活的外,都要上场扬场,最多十几个人,排成一行,有一个老农领头,有进有退,扬出来的麦籽儿再由一个老农用木掀扬净,叫“戗粮食”,一人站在上面打掠扫,用一把长扫帚不停地扫去麦堆上面的杂物。“戗”上两遍后,就可装口袋了,这时工作组就会催促着赶快装车,送到粮站交“爱国粮”,交完公粮还要交余粮,最后才是生产队留下籽种和社员的口粮。
6、秋收:秋收主要是收割玉米,老办法都是先把玉米割倒,再把玉米棒子剥成堆,拉到场上用脱谷机脱粒,然后扬净晒干拉到粮站卖掉,最后留下牲口的饲料和社员口粮。
割玉米很快,也是小包工,谁割谁剥,一般都是由妇女来完成,割倒后扔成铺子,然后妇女坐在地里,用一根红柳杄子划开玉米的包穗,剥出后扔成行子,用马车拉到场上,脱玉米时,全队社员一齐上,拾的拾,扛(铲)的扛(读gang),一两天就脱完了。
6、冬天的劳动:那时生产队到冬天也不闲着,主要是积肥、拉粪,还有参加修水库、修开垦河。修水库主要是修八户地水库,到了六十年代未,普遍都用上了机井,自然河流干涸了,水库也不修了,修下的八户地水库成了干涝坝,反而把下游的满营湖大队变成了盐碱地,最后这个大队被集体搬迁了。那时候的农民冬天还要拉煤拉柴,所以到冬天,又成了变“冬闲为冬忙”。
 
四、收入分配和口粮分配

1、工分:那时社员一年收入的多少,全凭挣多少工分来决定,“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那时生产队都有一两个记工员,负责每天记工分,我就当过记工员,抱一本工分账,每人一页,用表格分出一年十二个月,每月31天,白天上工,晚上在办公室记工分,社员每人还有一个工分手册的小本本,记工员在工分账上记上后,还要在社员的工分手册上写上工分,盖上记工员的图章。
社员的工分除了包工外,大都是杂工,男社员一天记10分工,女社员一天记8分工,当时虽然一直强调男女同工同酬,但由于干的活不一样,一些活女社员不能干,比如吆车、浇水等都由男社员干,所以女社员比男社员少二分工。这10分工中,早晨吃饭前出工叫“出早工”,记2分,上半天记4分,下半天记4分,女社员也一样。干包工另有标准。饲养员、放羊的、看庄稼的平时不记工,按一年或一月算。男社员一年最多能挣4000工分,女社员一年就是2000多分。
2、决算:决算就是一年的收入分配,先把一年的收入总起来,叫总收入,再把一年的开支加起来,叫总开支,总收入减去总开支,剩下的用全队的总劳动日去除,这样一个劳动日值是多少就出来了。
当时的会计要记“三账四薄”,因为我当过五年会计,所以知道,“三账”是收支账、现金账、往来账,收支账中分别是农业收入、牧业收入、其它收入。其中主要是农业收入,其他两项收入不多。开支也一样。还有交公粮,留下牛与马的饲料、种子,提留下下年的生产费用、公积金、公益金等。那时讲究“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的三者利益,每年庄稼下来,先交公粮,再留够集体的费用,最后再进行分配。在我当会计的那几年,我们队的劳动日值都在一块五至一块八之间,从没上过两块,也有上两块的生产队,全县最多还有上三块的,如果一个男社员挣够4000工分,按平均劳动日值1.5元计算,一年可挣600元钱,有的人家劳动力多,扣去一年的口粮款和平时的借款等,一年下来能分到五六百元,一般人家也就能分个二三百块,还有一部分人家劳力少,人口多,挣的工分少,连口粮钱也不够,年年成了倒找户,人称“捣灶户”。
3、口粮分配:那时的口粮分配都是有标准的,根据每年的粮食总产量,除掉三扣留外,卖够余粮,每年都有任务。剩下的可以算口粮,但不能超过标准,标准在380到320斤之间,记得那时的男劳力一月40斤,女劳力每月30斤,老人28斤,小孩平均12斤。这些都是原粮。这其中百分之七十是主粮(小麦),百分之三十是杂粮(糜谷和玉米)。那时全队的社员都是一样的标准,即使那些倒找户连口粮钱也没挣够,但生产队仍然按标准打给口粮,所以没有挨饿的人。有些倒找户一年一年累计,有的欠下了上千元,直到集体解散也没还上,最后集体解散,便不了了之,这样的人家还不少呢。
还有一个时期,实行过工分带口粮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来源是当时有一种说法叫“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者不得食”。如果这样,那一些没劳力的老人就没口粮了,所以这一条实行了不久便停止了。
 
五、社员自有财产

那时社员虽然生产靠集体,可生活还得靠自己。每家都有些自有财产,包括房屋,生活用品,伙食家具,锅碗盆勺等。那时的人穷富都一样,穿衣吃饭都是一样的标准,没有好坏之分,唯一不一样的就是一些工业产品,比如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当时叫“三转一响”,有些人家有,有些人家没有。后来又有了大立柜、席梦思床、五斗橱什么的,叫“四十八条腿”,男青年结婚是必要条件。在此之前,男青年结婚必须得打一个大红柜,上面安上铜四件(就是铜扣子),女青年向男方要八套衣裳等等,有一个时期还兴时结婚不坐车,步行到婆家等,吃席也是吃一锅面条子,两荤两素四个菜,和现在没法同日而语。
社员的自有财产还有几头自留畜,这是六十年代初时规定的政策,羊可以养3到5只,毛驴不算大牲畜可以养,因此每家都有一到两头毛驴,一辆毛驴车,用来拉柴拉煤,上城走亲戚,猪可以养一至二头。
社员还有几分自留地,那时因为口粮紧缺,家家都种洋芋,做为辅助口粮。

1976年后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主要任务,政策一年比一年宽松,1984年,全部实现了包产到户,按人口分了地,结束了长达三十多年吃大锅饭的历史,从此人民走上了富裕的康庄大道,直至现在,人人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美满的生活。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马振国,汉族,昌吉州作家协会会员,1947年出生于奇台,退休教师。于70年代开始创作,历年来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经济报、昌吉日报、回族文学、古城文学、奇台文史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于2018年集结成册《耕耘记-----马振国文集》。作者兴趣广泛,爱好读书、写作、乐器等。

图片

图片

编辑:马志娟

审核:平台编委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