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解《金刚经》32首(中) 刘晓林 诗解金刚经(9) 《金刚经》第八品《一相无相分》所述要旨乃“名实”二字,九天居士文曰: 空名入流一往来, 般若境界天自开。 无争无欲无高下, 名实名虛纳襟怀。 注: 入流,即入流果。指须陀洹,小乘佛教的初果位。 一往来,即斯沱含。指小乘佛教的二果罗汉位。 诗解金刚经(10) 《金刚经》第十品《庄严净土分》所述要旨乃“有无”二字,九天居士文曰: 回首向来持修路, 尝闻然灯语谆谆。 庄严云云俱名谓, 了无尘滓清静身。 注:然灯,指然灯佛。释迦牟尼前的佛祖,他第一个印证释迦牟尼将成佛。 诗解金刚经(11) 《金刚经》第十一品《无为福胜分》所述要旨乃“无量”二字,九天居士文曰: 天地福德无尽藏, 恒河沙数作等观。 参得四句金刚偈, 蓬莱烟霞忘悲欢。 注:四句金刚偈,指《金刚经》中的四句偈语。 诗解金刚经(12) 《金刚经》第十二品《尊重正教分》所述要旨乃“心诚”二字,九天居士文曰: 庙宇佛塔心中供, 勿需唠唠气自宏。 金刚希有隐四处, 如影随形妙从容。 注:金刚希有,喻指罕见的佛法。 诗解金刚经(13) 《金刚经》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所述要旨乃“名曰”二字,九天居士文曰: 从来世尊无所说, 却教众生费琢磨。 微尘世界名称耳, 水皮扯尽已无波。 注:水皮,指“波”。 诗解金刚经(14) 《金刚经》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所述要旨乃“离相”二字,九天居士文曰: 信解受持识义趣, 菩萨六度觅真如。 离相无我无所住, 如来自谱千秋图。 注:信解受持,指教、理、行、果修佛法的四个阶段。由信仰佛法到解悟佛法义理,再修行佛法,最后印证道果。 义趣,佛法道理为义,修持佛法所能达到的境界为趣。 菩萨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诗解金刚经(15) 《金刚经》第十五品《持经功德分》所述要旨乃“不疑”二字,九天居士文曰: 五戒十善万亿劫, 功德无际费评说。 仆假天眼悉万物, 华香散处自婆娑。 注:仆,我。 诗解金刚经(16) 《金刚经》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分》所述要旨乃“果报”二字,九天居士文曰: 因果循环弥天地, 慈忍倾心无所移。 金刚义理勤持诵, 洞若观火明千机。 诗解金刚经(17) 《金刚经》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所述要旨乃“去功”二字,九天居士文曰: 众生我度非我度, 天地自合去我功。 诸法无法虚实在, 六合混沌腾象龙。 注:象龙,即龙象。 诗解金刚经(18) 《金刚经》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所述要旨乃“通透”二字,九天居士文曰: 世尊五眼各有能, 化身普照自性空。 定慧慈悲法无量, 悉知三世任枯荣。 注:世尊,如来佛。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诗解金刚经(19) 《金刚经》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所述要旨乃“虚空”二字,九天居士文曰: 世间七宝探海藏, 福德无量弥天光。 万象虛幻空如也, 饥食困眠自在堂。 注:法界,即法性、实相。 诗解金刚经(20) 《金刚经》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所述要旨乃“破执”二字,九天居士文曰: 四大五尘有色身, 三十二相近通神。 如来如去圆满在, 诸相俱足亦混混。 注:通神,即神通。四大五尘,即地、水、火、风与色、声、香、味、触。 附图九天居士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