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碳社区 | 我国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概况

 大城小E 2021-03-18


我国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概况



居民生活是碳排放的重要贡献源,作为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社区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推动低碳社区建设,逐渐打造低碳生活方式,是低碳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低碳社区”是指通过构建气候友好的自然环境、房屋建筑、基础设施、生活方式和管理模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低碳排放的城乡社区[1]

2014年3月,为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强低碳社会建设,倡导社区低碳化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组织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并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

为指导和推进低碳社区试点建设工作,201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进一步明确了低碳社区试点过程中的基本要求、试点实施、城市新建社区试点、城市既有社区试点、农村社区试点、保障措施等内容。

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该通知中明确提出“创新区域低碳发展试点示范”以及“推动开展1000个左右低碳社区试点,组织创建100个国家低碳示范社区。”

地方实践

全国各试点社区结合自身基础,自主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低碳管理、建设、宣传、示范活动,主要集中于低碳理念社区建设、低碳文化和生活方式、低碳管理方式、建筑低碳化改造、低碳基础设施、优美宜居社区环境等方面。

为有效指导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的开展,一部分地方率先发布了低碳社区评价标准或指标体系,有效地支撑了省级低碳社区建设工作。小E梳理了低碳社区试点评价指标体系的地方实践情况,详见下表[2]

上海实践

上海市根据国家开展低碳社区创建工作以来,试点创建工作机制不断有效运行、节能技术得以推进落实,居民低碳生活理念不断加强,社区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各试点基本顺利完成各自创建目标,示范效应得到初步显现。

2017年创建完成第一批11个低碳社区,其中凌云社区等4个社区评为“上海市低碳示范社区”。2020年创建完成第二批9个低碳社区,其中打浦桥街道汇龙新苑、蒙西小区等3个社区评为“上海市低碳示范社区”。并就试点创建的有关工作提出要求,引导社区构建气候友好的自然环境、房屋建筑、基础设施、生活方式和管理模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低碳排放。

经过两批低碳社区的试点建设,上海市已初步建立了低碳社区试点的工作体系基础。

初步构建了低碳社区试点工作制度

上海已经建立起“试点启动、试点遴选、示范评审和示范公示”等一套完整的低碳社区试点工作制度。上海结合试点单位的政策需求和各自特点,采用“试点毕业”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的“滚动推进”管理模式,后经专家评审评选出低碳示范社区[2]

初步建立了试点工作机制与配套制度建设

上海市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牵头构建起“省(市)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区主管部门动员遴选、街道办事处牵头实施、社会第三方提供技术支持”的联动机制。

低碳社区的建设需要完善的顶层设计规划引导,落地的配套政策作支撑,关键技术的推广交流以及试点社区因地制宜探索创新。

更多关于低碳社区的相关政策及解读,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办公厅. 关于印发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的通知[Z]. 2015.

[2]付琳,杨秀,狄洲.我国低碳社区试点建设的做法、经验、挑战与建议[J].环境保护,2020,48(22):62-66.

编辑:林子吟

审核:邬坚平

猜您喜欢

低碳社区 | 践行能力与水平提升 上海长宁居民普惠

低碳社区 | 绿色低碳,上海黄浦的美好生活

低碳社区 | 幸福宜居新样板,看上海崇明

低碳社区 | 细微之处定乾坤,上海老旧小区的低碳风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