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俐敏 2021-03-18

没,这个字,看起简单,字里乾坤大啊!

先说字形,从现代汉字看,从殳,跟殴、毅、段、役看起来从的是一个字。可是,殴、毅、段、役这几个字是殳部,殳shu是个部首字,字形如下,跟攵长得很像,所以这两个部的字有混淆,比如,殴打还可以写作敺。

而没字里的殳字,读作mo,还有一个殁。没字里的殳,上面部分表示水的漩涡,来自于这个字形:

所以,现在看起来的殳字,其实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表示手执兵器的殳,一个来自于表示回水的没。

来源不同,读音也不同,意义自然也不同。

用水中旋涡表示吞没,沉没,淹没;因为淹没就没有了,没还用来表示人死了的委婉语。后来这个意义就被殁替代了。

再看读音,没是个多音字,mo和mei。这个属于文白异读造成的多音字。文白异读是研究汉语方言的时候,对一种读音现象的描述,顾名思义,一种是读书识字所使用的语音,称为文读,又叫读书音、文言音;另一种是平时说话时所使用的语音,称为白读,又叫做说话音、白话音。

从这个定义就可以看出来,一个是口语一个是书面语,mo是书面语,mei是口语。这个判断,可以通过构词数量来看,也可以通过构成的词使用的语境来看。比如:没落,隐没,没齿难忘,埋没,神出鬼没都是一些文言词汇,且读作mo的时候,构成的词语数量比读作mei的时候,数量要多。读作mei的,没玩没了,没心没肺,没精打采,没情趣,没分寸,都是口语色彩强烈的词。

另外,文白异读的多音字,音节比较短的那个一定是文读音,音节比较长的那个,一定是白读音。比如:

剥:bo  bao   薄:bo  bao    削:xue  xiao    给:ji   gei     露:lu  lou     色:se  shai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壳:qiao   ke,就是qiao是文读,ke是白读。

语言,从来没有特别整齐划一的规律,包括汉字也一样,总是有例外。所有规律,只能说大概大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