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候,还是时侯?

 吕俐敏 2021-03-18

侯与候是一组形近字,形体的区别只在于是否有一小竖,在书写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问题。这组字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以至于在读音和形体上都如此相近呢?我们将从字形、字音和字义的视角来看这组字的演变过程。

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读音,hóuhòu,读作hòu时,只用作地名闽侯,跟“闽”构词,自然跟福建相关,是隶属福建省的一个地区。

侯的字形演变序列为:

从始至终没有变化的一个要素是,楷化之后,字形变成了左右结构,隶书,作为的异体字,被规范掉了。侯的甲骨文,文字学界认为是箭矢射向“射侯”之形,是会意字。甲骨文中那个,人们认为是张贴箭靶的布,也就是古代射礼所用的射布,也就是靶子。《韩非子·八说》中《狸首》射侯,不当强弩趋发,意思是奏起《狸首》乐章射靶,其威力决没有强弓劲弩快速发射的威力大。侯作为靶子的意思,跟是近义词,众矢之的是靶心的意思。这个意思伴随着射礼的湮没,当然也不再作为常用意义出现。逐渐被人遗忘了。

但是,通过射礼决胜出来的那些人被分封到各地为主上侦察、警戒,担任起了守土的职责,越做越大,便成了诸侯,的地位与实力不同,便在内部又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种等级的爵位。但是,总体称呼还是诸侯,齐桓公八年之内,九合诸侯,比如第一次衣裳之会,就是齐、宋、陈、蔡、邾在山东东阿的北杏会盟,史称北杏之会,其中,齐国是侯爵,宋国、陈国是公爵,蔡国是侯爵,邾国是子爵,都统称为诸侯。奴隶制崩塌,大一统的王朝建立,“侯”的地位不像诸侯那样拥有极高的军事权和行政权,但是经济待遇不低,所以求得封侯既是荣耀也保证了生活质量。飞将军李广一生没有封侯,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为其感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关羽是寿亭侯,张飞是新亭侯。毛泽东有诗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就是食邑万户之侯,可想而知的富足了,以此来泛指高爵显位;侯门便成为显贵之家的一种称呼,侯门一入深似海。那么到此为止,以作为姓氏,也就很容易理解了,一定有一个来源是以爵为氏的,是侯爵的后代。

侯构成的合体字,如猴、喉、箜篌等。其中“候”也是在由侯构成的。现代汉字不太明显了,可以从历时的字形中看出端倪。篆文和隶书的如下:

就是在的旁边加了,完成了字形的分化。

侯被用作诸侯、侯爵的专名之后,便分化出来承担“侯”字的侦察、守望、警戒义。这类人主要用于盘查行人,搜捕盗贼。其中,斥候是侦查候望的人;候人是古代掌管整治道路稽查奸盗,或迎送宾客的官员,《诗·曹风·候人》,宋代大儒朱熹认为这是一首慨叹小人物命运不幸、批判庸才人小不配其职的诗歌。迎来送往的客人居住的地方就是候馆,这个词语经常出现在古典诗歌中,欧阳修的《踏莎行》上片便是“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观察所得的征兆也叫,主要用于天气的观测。古代的天文工作者把一年分为四时,春夏秋冬;把四时中的每一时分为六个节气,共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分为三候,共七十二候。所以,气、候是用来观测、确定温度和物候的,“气候”连用,表示天气的阴晴冷暖风雨变化。而“时候”是用来表示时令和气候的,乍暖还寒时候,不表示时间里的某一段或者某一点,而是表示时令和气候。“时候”连用,表示时间里的某一点或者某一段,是明代以后的事情了。

综上所述,候是侯的分化字,在现代汉语层面,侯构成的词语其实已经不再常用,涉及到历史文献的时候,比如诸侯、侯爵、封侯等的时候,才会用得到。还有就是作为姓氏的比较常用。此外,作为构件,参与构字,常出现在猴子、喉咙等词语中。而“候”后来者居上,倒是成为了一个常用词,用在时候、气候、等候、伺候等词语中。辨别起来还是相对容易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