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月医话:茵陈

 孙郎中 2021-03-18



    《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春三月,就是从立春开始算起的,到立夏为止的这三个月,叫“发陈”。什么叫“发陈”?就是旧的换成新的,陈旧的发散了,变成新的。也可以说“发陈”就是发芽,陈是旧的,新陈代谢、推陈出新,就是说,从一些陈旧的身体上面产生了新的。它是有时令的。有个很有代表性的中药叫茵陈,我们采药的时候,你就可以看到,茵陈是多年生的草本,它每次都在它那个陈旧的枝干上又长出新的芽,这就叫发陈。
      在明清以来的文献里,一般都称为茵陈蒿,最早的本草叫“因陈”,唐代的《本草拾遗》中就讲过这个药为什么叫“因陈”,这种草本植物它是“因旧苗而生,故名因陈”,就是说它是多年生的草本,上一年的地上部分枯萎了,但是地下部分的根还是存活的,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它在前一年旧有的根上再长出幼苗来,所以“因旧苗而生”,此所谓“陈”。茵陈要用幼苗,也就是刚刚生长出来不久采收,这幼苗采收晒干后,很柔软,叫绵茵陈;长熟了以后再采收,叫茵陈蒿。从明代至现代,茵陈一般都是用的绵茵陈,就是用幼苗。而近些年来的现代研究也证实了茵陈中有利胆退黄作用的“香豆素类成分”在花期前的含量最高。所谓“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只能当柴烧”!
     茵陈是中草药里面必不可缺少的一味中药,尤其是在治疗黄疸病中,是一味君药,缺不得。尤为可贵的是,茵陈也经常作为“野味”出现在大家的餐桌上,在山西南部,菜市场就有不少老百姓专卖采集来的茵陈嫩苗,俗称“白蒿”!老百姓每年春天会吃好多次白蒿蒸菜,味道很不错的(将茵陈摘去老根洗净,拌水,撒白面粉,加入调味料,上锅蒸十五分钟左右就能够食用了,食用的时候拌上醋蒜汁最好吃了)。 
      茵陈蒿味苦、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保肝、清热、利湿、退黄等作用,一直被中医临床视为医治黄疸的要药。比如治阳黄的茵陈蒿汤,治疗阴黄则的茵陈四逆汤。还有,在治疗湿热熏蒸而发生黄疸的病症时,可以单用一味茵陈蒿,大剂量煎汤内服,也可以配合大黄、栀子等同用。
     茵陈蒿的临床作用比较广泛,可以“解百毒”,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利湿退黄,对于黄疸、肝炎作用较好。有传言说它能治百病!说是治百病未免太夸张,但是,毋庸置疑,它的食疗作用确实不少。在药用方面,比较著名的方子有茵陈蒿汤、茵陈四逆汤。茵陈蒿其实不止是治疗黄疸、肝炎的要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茵陈除了有利胆、保肝功能之外,还有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当然,茵陈蒿虽然作用较多,尤其是对肝胆作用极好,但也不宜大量使用,如果用量过大可引起头晕,恶心,腹泻,上腹部不适等症。那么,在食疗方面,茵陈蒿是否也有比较好的方子呢?
      我们先来看看一个利湿退黄、祛风明目的食疗方子。用茵陈蒿的嫩茎叶250g,白糖、麻油各适量。先将茵陈蒿去杂洗净,放在沸水锅里焯透,捞出后再洗干净,挤干水分,切碎后放入盘中,加入食盐、白糖、麻油等调味品,拌匀后即可食用。这道食疗方子碧绿清香、甘甜爽口,适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疥疮,两目昏花,夜盲等病症。补充一点,以前我从一个老中医得到一个方子:他说茵陈蒿还有治疗口腔溃疡有不错的效果。具体用法是取30克茵陈,煎汤代茶用,并不时漱口,次数不限,一般五天即可痊愈。
 “孙郎中”温馨提示:白蒿采收后以阴干最好,采收多的话为防止发霉变质可适当晒干,但晒干温度要控制在60度以内,晒完后要放在阴凉干燥处,以便随时取出来泡水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