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话之“信任”

 孙郎中 2021-03-18


   记得去年秋天,有一对外县市小夫妻经邻居介绍找到了我,是给女方治病,他们对我寄予极大希望。女子身材苗条,她自述患上了一种怪病,就是经常不停的打嗝,本身就瘦弱的她反而又瘦了十多斤,我给她开了止嗝汤,结果对她无寸效,先后又给她开了两次健脾降气的药,也没有好的效果。实话实说,通常情况下,一般人看我几次三番都没有治好,早就该放弃了,可是她说她就相信我一定能够治好她,我空闲时和她深聊了几次之后,终于找到了病源,她平日爱生闷气,心情阴郁,又受寒凉所患下的病,各地求医两年多根本就无法治愈。我了然于心,豁然明朗,我让她坚持服用同仁堂产附子理中丸及舒肝和胃丸,每天三次,每次各两丸。大概十五天后她痊愈了,她给我打电话报喜讯,说她病好了,心里放下一块大石头,心也舒展开了。真心感恩这对小夫妻对我的信任与支持!  临床上经常有病人不远千里从外省市求治。他们常会对我说,见到你我就有希望康复了。听到这样的话,我既高兴,又有压力。医生的责任是帮助病人尽快康复,病人把自己的健康与生命寄托给医生,这是世间最大的信任。因此,我唯有兢兢业业、努力提高医术,以不辜负这种信任。然而,医生不是神仙,没有超自然的能力,不可能治愈所有病人,有时只能尽力帮助缓解病情。
 
  前段时间,有位病友对我说道:“孙医生,你的病人真是越来越多了。”我听后很不好意思的回答道:“真是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我下次一定加快速度。”然而患者却安慰我说:“没关系,你以后的病人只会越来越多,但是我们都愿意等你。”听后,我的内心除了涌现出无尽的感动,更多的却是自责。有时候我难免性子急些,见到有几位排队等待的病人,总是想着要赶紧看完着手的,马上接手其他的,所以时而不免会乱了心纲,混了思路,之后又得从头再来。这种毛燥的心态无论是对于患者,还是对于医生,都是毫无裨益的。虽说经我诊治的病人多数显效,然而此中依然有我对不住他们的地方。其实想来,自己作为众多青年中医的一员,不该因为没有病人而诚惶诚恐,也没有必要因为病人日渐繁多而沾沾自喜,我唯一应该秉持念想应该只是如何用心去看好病,怎样努力去接住来诊的患者,其余皆是额外物力而已。所以日后只要各位病友们愿意包容我的愚钝,愿意等待我的迟缓,我一定会倍加珍惜各位的信任和厚爱,将在我能力范围内所能拟订的最佳诊治方案呈现在各位病友的眼前。
   病人求医,信任某位医生,就会很自然地接受某医生提供的各种治疗建议。然而,在今时医疗市场化的前提下,不可避免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医生的建议是为了病人的健康,还是为了自己的经济效益?多数医生医德高尚,心中想的只是病人健康,绝不过度医疗。若万一遇到不良医生该怎么办?我主张病人自己平时一定要学些中医知识,这样自己潜移默化就有了评价标准了。    不可否认,社会上也有些人对中医不信任,甚至呈排斥观念。我的观点是,毕竟健康是自己的,不管什么医学,治好病的就是好医学。中医也罢,西医也罢,或者其他的医学,只要能让身体恢复健康,且不伤损正气,这样的医学值得尝试。完全不必讳其疾而忌中医,何妨尝试一下,看看中医的疗效如何,自己判断,而不必心无定见而人云亦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