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副舟骨通常可于足部X线发现。 多数副舟骨患者无症状(无疼痛),部分患者可因副舟骨向内侧突出引起穿鞋不适。另外,在正常舟骨与多出来多副舟骨之间有时存在位移、激惹造成疼痛。 副舟骨的诊断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及足部X线。 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包括更换鞋子、调整活动以及鞋垫等支具的应用。对于症状持续保守治疗无法缓解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副舟骨重建胫后肌腱。 临床表现 很多人都有副舟骨-正常舟骨内侧额外多出的一块骨头。舟骨的两个骨化中心在青少年期间会逐渐融合,若融合失败则出现副舟骨。 通常,副舟骨患者可多年无任何不适,直到一双新鞋或是一次剧烈的活动使其出现症状。由于鞋子对副舟骨的挤压、副舟骨与正常舟骨及软组织肌腱的激惹会逐渐出现中足内侧疼痛。另外,胫后肌腱的牵拉也会造成周围软组织的疼痛。 由于胫后肌腱附着于副舟骨,当体格检查时对胫后肌腱施加应力,如提踵、踝关节抽屉试验、旋后对抗应力时疼痛加剧。 副舟骨的存在多数伴随着扁平足畸形,部分副舟骨患者走路时会出现轻微跛行。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明确副舟骨的大小并进行副舟骨分型: 1型:为小的骨块,边缘整齐,圆形或椭圆形,和正常舟骨不相连,也可认为是胫后肌腱内籽骨。此型在临床上常无症状; 2型:副舟骨和正常舟骨间以纤维软骨相连。此型易在受到外伤后出现症状; 3型:副舟骨和正常舟骨间有部分骨相连。 如果需要评估胫后肌腱情况或怀疑有其他问题(例如舟骨应力性骨折),则可能需要进行MRI检查。MRI并非常规检查,但有助于评估软组织激惹程度,如液相信号增加或水肿。 治疗 保守治疗 绝大多数副舟骨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有效缓解症状,标准保守治疗方案包括: 1、合适的、舒适的鞋子 软鞋可减少对突出对副舟骨对挤压,因此建议穿着内侧宽松或较软的鞋子。同时,足弓支撑亦有助于分散行走时胫后肌腱应力,减轻疼痛。 2、局部填充 鞋子内踝部的泡沫或凝胶填充可辅助减轻副舟骨刺激,减轻疼痛。 3、运动方式改变 避免剧烈活动,减少增加胫后肌腱应力的踝关节活动。 4、控制体重 超重将增加踝关节承重及胫后肌腱应力。 治疗 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 保守治疗无法缓解疼痛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治疗方式包括: 1、改良Kidner手术(副舟骨切除) 2、Kidner手术 3、副舟骨融合 手术后康复: 0-6周:支具固定,制动,不负重或轻微负重。 6-10周:支具固定,轻微活动,物理治疗进行力量及平衡训练。8-9周基本可完全恢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