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级护师考试-内科护理学: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山河教育网 2021-03-18

第五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考点详解

1.概念:简言之是指肺部病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有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常导致肺、心功能衰竭。
2.病因及发病机制:因为是由于肺部疾病累及引起的心脏病,所以,病因都集中在肺部。
1)病因
支气管、肺部疾病:最多见为慢阻肺,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等。
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如严重的脊椎侧后凸、类风湿关节炎等均可引起胸廓活动受限,导致肺功能受损。
肺血管疾病: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炎等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
2)发病机制
引起右心室扩大、肥厚的因素有很多,肺功能和结构的不可逆改变是先决条件。反复发生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导致了肺血管的变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加,从而产生肺动脉高压。
1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因素:
肺血管阻力增高的功能性因素: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性酸中毒导致肺血管收缩、痉挛。缺氧是形成肺动脉高压的最重要因素,可使肺组织里血管活性物质中的收缩血管的物质相对增加,从而使血管收缩,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等。最终,导致肺动脉压增高。☆☆
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长期反复发作的慢阻肺及支气管周围炎,累及临近肺小动脉,引起血管炎,最终产生肺动脉高压;随着肺气肿加重,肺泡内压增高,导致肺泡壁破坏造成了毛细血管网的毁损,使肺循环阻力增大,最终产生了肺动脉高压;此外,肺部微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也可加重肺动脉高压。
2
)右心功能的改变:肺循环阻力增加时,右心发挥代偿作用,在克服肺动脉压升高的阻力时发生右心室肥厚。随着病情进展,肺动脉压持续增高,右心失代偿而致右心衰竭。
总结:

http://t.api./tk_img/book/8946/%E6%85%A2%E6%80%A7%E8%82%BA%E5%BF%83%E7%97%85%E7%9A%84%E5%8F%91%E7%97%85%E6%9C%BA%E5%88%B6.png
3.临床表现-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1)呼吸衰竭
1
)症状:呼吸困难加重、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甚至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惚、瞻望等肺性脑病的表现。☆☆
2
)明显发绀,有球结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有视网膜血管扩张、视神经盘水肿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因高碳酸血症可出现周围血管扩张的表现,如皮肤潮红、多汗。
2)右心衰竭
1
)症状:以右心衰竭为主,心悸、气促加重、乏力、食欲下降、上腹胀痛、恶心、少尿等。
2
)体征:发绀更明显,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甚至出现舒张期杂音。肝大且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重者可有腹水。
3)并发症常可并发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等。其中肺性脑病是慢性肺心痛死亡的首要原因。
4.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除肺、胸基础疾病和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可有肺动脉高压症,右心室增大征☆☆,皆为诊断慢性肺心病的主要依据。
2)血气分析 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如PaO2 <60mmHg和(或)PaCO2 >50mmHg☆☆,表示有呼吸衰竭。
3)心电图检查 主要表现为右心室肥大、肺型P波等。也可有低电压和右束支传导阻滞,可为诊断肺心病的参考条件。
5.治疗要点-肺心病的治疗以治肺为本、治心为辅为原则。☆☆
1)急性加重期治疗 积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积极处理并发症。
2)缓解期治疗
应用中西结合方法,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因,减少急性发作。
提高机体免疫力,如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
家庭氧疗,改善呼吸功能。☆☆
6.护理措施
1)经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浓度一般在25%30%,氧流量为12Lmin,必要时可通过面罩或呼吸机给氧。
2)有水肿的患者宜限制水、盐摄入;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按医嘱应用利尿剂,尽可能白天使用利尿剂,避免夜间因排尿频繁而影响睡眠。做好皮肤护理,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