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艳娟:我和我的原生家庭

 修篱种菊 2021-03-18

我和我的原生家庭

作者:李艳娟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农民,弟兄四个中数我最大,弟弟最小,我俩相差十一岁之多。
弟弟出生那年,父亲便教我煮粥、和面。虽然我笨手笨脚,可是父亲很有耐心,还总是夸我学得快,进步大。父亲的态度让我对做饭产生了兴趣。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学习,我和的面外表光滑,软硬合适;我煮的粥浓香四溢,从来不会糊锅。每当欣赏着自己的“作品”,我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这让我非常快乐。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玉米面饼子和小米稀饭,大米对我来说很陌生,只是在同学家见过。白白的米粒晶莹透亮,我想一定很好吃。我们这边是不产大米的,要想吃就要花钱去买。母亲说,大米没有小米营养价值高,又很贵,买大米吃太不划算。那时候,我就有了一个美好的愿望——等我长大了,挣钱了,一定买好多好多的大米,让一家人吃个够。我知道,母亲要照顾家里忙地里,父亲一个人挣那么点钱,养活我们一大家子不容易,难怪母亲那么算计。
平时,母亲很少给我们做新衣服,偶尔做,也只做一件。先是让我穿,等我穿着小些了,再依次给他们三个穿。但是,在过新年的时候,母亲会想尽办法给我们每人做一身漂亮的新装,这让弟弟妹妹们欢喜不已,能高兴好些日子。
 时光就这样在快乐和期盼中缓缓流淌。在我初中毕业那年,忽然有一天,父亲说我们要盖新房子了。我又惊又喜,忍不住问:“我们有那么多钱吗?”父亲说:“有,多亏了你妈妈”。
 是呀,若不是母亲的精打细算,我们还不知道要在那仅有的两间房子里挤多久。
  我虽然出生在这样一个贫穷的家,可就是这个家赋予了我一切。是这个家成就了我坚强、乐观的性格;是这个家让我有了期盼,有了梦想;更是这个家让我有了一颗懂得感恩的心。我爱我的家,我爱我的父亲母亲。 

李艳娟,70后,肃宁县人,初中文化,空闲时间喜欢看书。

李艳娟:旋转的芭蕾

李艳娟:我是快乐的缝纫工

李艳娟:一样的文学梦让我们成为了一家人

李艳娟:过年

李艳娟:难忘这个春节


——点赞是一种鼓励分享是一种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