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篇】工程实施中进度计划的监测与调整方法!

 绘创意设计 2021-03-18

一、分析进度偏差的影响
通过施工进度比较方法,当判断出现进度偏差时,应当分析该偏差对后续工作和对总工期的影响。
1、分析进度偏差的工作是否为关键工作 
    若出现偏差的工作为关键工作,则无论偏差大小,都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产生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若出现偏差的工作不为关键工作,需要根据偏差值与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大小关系,确定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程度。 
2、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总时差 
    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总时差,说明此偏差必将影响后续工作和总工期,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小于或等于该工作的总时差,说明此偏差对总工期无影响,但它对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需要根据比较偏差与自由时差的情况来确定。 
3、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自由时差 
    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说明此偏差对后续工作产生影响,应该如何调整,应根据后续工作允许影响的程度而定。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小于或等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则说明此偏差对后续工作无影响,因此,原进度计划可以不作调整。

二、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方法
在对实施的进度计划分析的基础上,应确定调整原计划的方法,一般主要有以下四种:
1、改变某些工作间的逻辑关系(施工作业组织形式) 
    若检查的实际施工进度产生的偏差影响了总工期,在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允许改变的条件下,改变关键线路和超过计划工期的非关键线路上的有关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用这种方法调整的效果是很显著的,例如可以把依次进行的有关工作改变平行的或互相搭接的以及分成几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的等都可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2、缩短或延长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 
      这种方法是不改变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是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而使施工迸度加快,并保证实现计划工期的方法。这些被压缩持续时间的工作是位于由于实际施工进度的拖延而引起总工期增长的关键线路和某些非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同时,这些工作又是可压缩持续时间的工作。
3、增强或减弱资源供应强度
4、不违反工艺规律的前提下改变工作衔接关系、修正施工方案等。

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依据进度计划检查结果。调整的内容包括:施工内容;工程量;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工作关系;资源供应等。

调整施工进度计划采用的原理、方法与施工进度计划的优化相同,包括:单纯调整工期;资源有限-工期最短调整;工期固定-资源均衡调整;工期-成本调整。
 
单纯调整(压缩)工期时只能利用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并且要注意三点:一是该工作要有充足的资源供应;二是该工作增加的费用应相对较少;三是不影响工程的质量、安全和环境。
 
在进行工期-成本调整时,要选择好调整对象。调整的原则是:调整的对象必须是关键工作,该工作有压缩的潜力,并且与其他可压缩对象相比,赶工费是最低的。

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的步骤如下:
01 分析进度计划检查结果,确定调整的对象和目标;
02 选择适当的调整方法;
03 编制调整方案;
04 对调整方案进行评价和决策;
05 调整;
06 确定调整后付诸实施的新施工进度计划



文章来源: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