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忘得比学得还快 应该怎么做

 辛雷谈学习 2021-03-18

以通常情况为例,比如,一个人要看完一本书,他一天只看课本的二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乘以二十,二十天才能看完。中间再磨蹭磨蹭,再状态不好,那至少得需要一个月才能看完一本书,到一个月之后脑子里只剩百分之十了,其他都忘了。

思维压缩就是说,你得看第二遍、第三遍。

比如数学,不管你第一遍是用一年看完,还是用一个月、还是一天看完,最后那几遍,你必须做到,你看一本数学书。无论课本还是参考书,必须得一上午就能把它看完。

那么像英语单词得更快,你要背英语单词,你最好做到一两个小时之内必须把这一本单词书全背下来。

不是要求你整本书都掌握了,而是你至少要能把它拢过来了。

比如,学习的时候是允许你先把金箍棒拿出来,耍两下,再把ipad 拿出来耍一下,,然后再把耳环拿出来耍一下,都是允许的。

但考试要求你先用金箍棒,把耳环穿起来,然后放在ipad 上,然后把手机打碎了。你说这样不行,我现在手里只有耳环,我还得回去拿金箍棒,那等你拿到金箍棒,考试就结束了。

如果你参加考试,一本书的所有内容都应该在你脑子里才行。不能学集合的时候,题目都会做了。学三角时候,三角会做了,集合全忘了。好不容易把集合和三角都学会了,开始学不等式了 。一学不等式,前面全忘了。

因此,我提出用专攻的方法。为什么只攻一门,因为你压缩不动,一天看十页,一个月才看完,你看前边的后边忘了,看后边的前边忘了,看了一个月之后,前面的全忘干净了。

而如果一天看十五个小时数学,=今天可能这本书就能看三分之一了。明天好多还没忘记呢,又看了三分之一,这样,三天就能把这本书看完了。

但这其中好多都没看懂,应该怎么办?

赶紧再找一本数学课本看,第二天更快了,第三天我再找一本数学课本,同时还做了好多笔记。第五天的时候再回来看第一本数学课本,发现一上午就能把它看一遍了。

然后就在想这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哪些东西理解的不对,哪些东西是重复的。

然后就可以开始看题了,不会做题,也不想做题,就可以看题。

看题看不明白,但知道应该去看哪本书的哪一页。

为什么?

因为上个星期已经看了五本数学课本了。

这道题涉及到集合和不等式,看会儿集合,看会不等式。所以上星期看书没有白看明白,知道这个知识在哪儿。然后就结合了这道题目,再跟课本再想一想,下次再碰到这道题目,就一扫就过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