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路向西,宿折多山下

 广场有鸟 2021-03-18

 ******鸟儿昨日记之20160730******


    一早起来洗澡。6点半,和伙伴们打的去成都体育中心。上旅游大巴前,和海哥冒雨找了一家早餐店过早。海哥身体欠佳,只喝了一碗皮蛋瘦肉粥,我除了一碗粥,还吃了一笼包子。有意思的是,当海哥想买十个大馒头打包带给其他人时,店主告诉我们,大馒头是限量供应,一位客人不能超过两个。

7:18,上旅游大巴。同座的是一位广西客人,年纪比我稍大,也戴眼镜。我们互相介绍姓名,交换电话,添加微信。他是广西贺州政府部门的,我恭维他是公务员,比老师高一等级。他说:“哪里是公务员啊,我是公扑员——天天扑在桌子上写公家的材料。”贺先生很快判断我不是普通的乡下老师,“你口才很好,见识也比较广,应该是个校长,”我惊讶,惭愧,但也只能称赞他判断准确。他还建议我当校长要勇于为老师担当。


7:28,李导来了。他在介绍了自己和司机后,详细地说了这几天的旅程安排。“稻城亚丁不是一个地方,稻城是稻城县,甘孜州的,亚丁是稻城县的一个村子,世界上最后一块净土。”“大家看,这么多旅游大巴,自驾车,大都是去稻城亚丁的。这段雅西高速和318国道,被誉为最美的国道。”他要我们有高反准备。“要经过的山,最高海拔有4700多米,夜里住宿的平均海岸在3700米以上。晚上要准备用电热毯,有时候会遇到下雪。这几天的旅行,是心灵上的天堂,是身体上的地狱。”

11点到达石棉县,在大渡河边吃中餐。1120,泸定县泸定桥,导游给了我们30分钟时间去“飞夺泸定桥”。泸定桥只有100多米,底部9根铁索,两边各2根铁索,通过木板和小铁链结成一个整体。手腕粗的铁索有300多年历史,至今一直在使用。在1935年红军飞夺泸定桥之前被抽走的木板,后来经常更新,如今是不再是宽木板,而是几块窄窄的木板固定在铁索上。西桥头是红军发起进攻的一侧,我们从这里进去。10元的门票,人很多,挤挤挨挨。一个穿制服的男子搬个桌子坐在门中间,收费,发票。他的两侧挂有木匾隶书对联:“上下影摇波底月,往来人渡镜中梯。”头上从右到左书写着繁体字“泸定桥”。



虽然桥上密密麻麻地走着人,也知道安全措施足以保证游客不会掉下滚滚激流中,但还是有不少人叫喊着“去不得!天啊,去不得!”我踩在桥中间的木板上,摇晃着往前走了四五米,被一个惊吓着往回退的陌生美女一把抓住手臂,我只好协助她退到桥头。来来去去,再要过桥时间也来不及了。于是出来,到泸定桥后面的观音阁看看,念念正对山门的大大的“佛”字,念念山门两边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和“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回到车上,小余给我一支冰棒,瑜儿给我一枚淡黄色的大李子,鸟儿都享受了。大巴一路西行,进入康定后,盘山而上,海拔不断增加。沿路看到了很多户人家的房前屋后有色彩缤纷的花朵,有大红色的,有浅红色的,有紫色的,有白色的,多数是圆形,都鲜艳明亮。渐渐看到了远处山峰的积雪,它们和山尖亲吻,和白云缠绵,独对山脚下来来往往的人车视而不见。牦牛也出现了,从少到多。随着接近折多山顶,玛尼堆和彩色的幡也多了起来。


17:45,我们到达折多山顶。车子停在川藏第一关祈愿墙前。大家在车上就看到先到的游客有的穿起了羽绒服,有的裹着风衣。不少美女一身穿全了春夏秋冬四季:上身套夹克,脚上穿凉鞋,下身穿短裙,头上戴帽子,颈脖缠围巾。几个小孩子裹得严严实实在和一只墨黑的藏香猪玩耍。有男子站在祈愿墙前拍照,举起了拳头,手臂却打着颤。我的夹克放在行李箱里,行李箱在车子底部仓库里。我壮着胆子,一身短袖薄裤下了车。一出车门,遍身一凉,一个冷战。风不是很大,我却觉得双脚立地不稳,整个人像要飘起来。匆匆忙忙,抢拍几张,被拍几张,三四分钟后,我就和很多人一样躲进了车里。唉,一冷起来,连赏景也省了,连祈祷也忘了!



听到有人说折多山口海拔4298米,温度10℃。冷自然是因为气温低风儿大,飘应该就是高反了。路上的手机信号不太好,数据流量也经常中断,但在山口竟然抢到了潘氏宗族群乐全宗亲发出来的红包!哈哈,好运来了,再高的山挡不住再大的风吹不走再冷的手也接得住啊!

下山途中,海拔逐渐降低,身体也舒服多了。很多人隔着车窗拍照,把白花花的小河、绿茵茵的草地、黑色的牦牛群和淡黄色的青稞地收进镜头。

晚饭在新都桥,气温13℃。饭前不得不穿上了夹克。饭后,回到简陋的酒店,发现床上果然垫着电热毯,被褥上面还盖着毯子。刚坐一会儿,就感到鼻子有点堵塞,连忙把毯子从床上拖下来,裹了身子。后来,又请外出逛街的勇士们帮我买了一件寒。暑假裹毛毯,买寒衣,也是头一遭啊!你说,在神奇伟大奥妙无穷的大自然面前,一个人将可能做出多少稀奇古怪的事儿来啊?


摄于四川甘孜自治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