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昨日记||教育是让人自由飞翔的(棋盘小学参观记)

 广场有鸟 2021-03-18

笔记时间:2019年4月8日

笔记地点:云溪学校

作者微信:Yxdniaoer

欢迎点击阅读作者自荐文章

       1、前年今日:昨日记||有你,酒才是酒,城才是城,努力才是努力

       2、如何过这一生:昨日记||一面彻悟人生的实质,一面满怀生命的热情

       3、我为什么要写:流泪,也要逆风而行

图片拍自云溪学校

全文4节,约1400字,有删节

01

6点半起来。7点骑摩托出小区。一路阳光明媚。

谢天谢地谢辛苦的交通疏导员,和胜桥路段没有堵车!

经过关云公路路口时,应要求买香梨、香蕉、芒果三样水果。

8点前到学校。食堂里吃热干面,吃稀饭。佐菜是酸菜春笋,酸滑柔嫩,便多来了几筷子。

晨读课时间,站在操场看看,去教学楼和幼儿园转转。

910,在书吧开行政例会。说优课打磨,说参观学习,说年轻管理干部的工作建议。20分钟结束。

参加升旗仪式。阳光很火,一些老师穿着单衣,穿着裙子。一些学生把夹衣脱下来抱在手里。

我站在队伍后面的光里,很快感到背部灼热。

02

接待聂老师。听他推介研学旅行,谈论我的云溪洞笔记。

午饭在食堂。油豆腐、豆角、辣椒炒肉、油焖茄子和萝卜汤,甚好下饭。

沈强军老师从崇阳带来了一大桶酸萝卜丁放在教师餐桌上,白萝卜四方块和红辣椒碎片交错在清水里,色香味绝佳,深受同事们的喜爱。

得闲翻看《南风窗》杂志。李少威的《创造一个“新的共同体”》,谈到中国社会的“势”是中国人始终保持着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片赤诚。

谭保罗的《成年人不要乱叫“爸爸”》,提醒必须警惕那些向资本谄媚的语言,任何自我矮化、自我侮辱式的语言风格都是不可取的,因为人是用语言思考的,语言源自大脑,但语言也会反过来不断“影响”和“设计”人的大脑。

看新京报网的《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为何必须被打破?》,讲的是杜威教育思想。

杜威主张从机能心理学出发认识人与教育的关系,主张教育影响人,但人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影响。

在今天,从强调量化和数据为王的教育研究环境看,杜威的教育理论和具体方法同样面临着过去的那种尴尬的、被冷落的局面,也就不奇怪了。

悲从中来。

03

下午李督导来问我幼儿园晚上的会议能不能参加。我表示抱歉,说已经和麦市教育总支约定了去参观交流处室建设经验。

15点多,下午最后一节课开始后。和沈、杨、操等年轻干部前往棋盘小学。

16点前到了棋盘小学。年轻人到各处室参观交流。

我和付校长在校长办公室交流学校管理情况。

麦市总支吴书记从镇政府匆匆赶了过来,三人继续谈谈。

在校园里转转。看看建设了一半的操场。瞻仰湖北泰宿置业有限公司凌志董事长捐建的“万世师表”孔子塑像。

付校长一直向我赞叹学校几位老教师对她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说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关系很好,也乐于善于带带年轻教师,真正的是学校的宝。

04

晚饭在七里山村一个池塘边吃饭。池塘里有白色的鸭子游动,池塘后面是葱郁的竹林。田园农庄,世外桃源也。

和退休或者即将退休的葛、郑、吕等一起吃饭。

他们回忆教育生涯,都感叹,教育是良心活,不能唯分数是论,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不是要培养精英,而是要为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奠基。

我很认同,说小学教育对每一个儿童都是必须的,即使他读到六年级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也得认真教育他,因为他还有漫长的人生路要走;教育是让人自由飞翔的,而不是淘汰人的。

又议及教育的一些具体工作,比如课堂纪律,比如汗水,比如责任心,比如智慧,等等。

“好的老师会因材施教,但不会放弃一个学生。”

“好的老师会努力让学生一点点进步,但不会把学生定性定型。”

“替国家把关,对孩子负责。”

各抒己见,各有获益。

19点许回到学校。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下来。

细细的一弯眉月在南偏西方的天空上弱弱地蛋黄着。

云溪湖和云溪学校,还有狮子岩、东园大堡和黄龙山上的风电叶子等都显得安静而欢乐。

图片拍自麦市镇棋盘小学

END

辛苦了,感谢您看到了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