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5班厨房大作战第10期:千面排骨

 一线教师丁爸 2021-03-19

从上周开始,我的睡前阅读书目是《鱼翅与花椒》,作者扶霞,是一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定居中国的英国女人。这是一本美食散文集,又有点纪实风格,可以说是美食版的“寻路中国”。

我看的特别慢,基本一个晚上就看一个小章节。主要就是,我逐字逐句看着非常具象化的描写美食的语言,不禁总是停下来,在脑袋里脑补那种美食如何美味的画面。

而刚刚我在收集我们第10期厨房大作战作品的时候,我恰好也有这一种感觉。

除了想每一道排骨的味道,就是去推想这一道道排骨的制作到底经历了一个怎么样的过程。

《鱼翅与花椒》是用文字刺激我,而大家是用照片刺激我。

在过厨房大作战的过程中,我其实有收到各种各样的反馈。

有些是来自家长的。家长的反馈是更多意识到亲子交流沟通的重要性。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就是,孩子在边上看看,观摩,效果肯定不如孩子自己亲手制作。

昨天一位家长在参加完班级演说家的之后就与我交流,坐下下面听着演讲是一件特别轻松的事情,因为自己不用上台,感觉自己是很安全的。但是只要一上台,角色发生转化,那感觉就不一样了,也终于体会到,上台面对着这么多双眼睛,心情有多么紧张。

其实在厨房大作战之中,也是一样,要让孩子的能力真正得到锻炼,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自己的去体验与行动。

一位妈妈在班级相册上留言到,孩子做菜的基本功加强了。其实不管食材是什么,大致所要经过的过程有些是相似的。你总要洗吧,那就设计怎么洗,你总要切吧,中国的刀法千变万化,面对不同食材连切都是可以变得不一样。等等,虽然只做一道菜,但是我们再打磨的时候,是按照一个系统来做的。

只要在你的做菜中,掌握自己的做菜系统,那做菜就会变得游刃有余。包括上一次有一位家长跟我说的,那怕现在这一个菜孩子一个人是做不下来的,但是孩子在边上切葱,切的好也是一种进步。

孩子的反馈则是更多一点了,典型的反馈就是,一道周五,我布置完毕厨房大作战,有些孩子就要给家里的妈妈打电话(估计还是妈妈做菜的比较多,这一次可能是爸爸来接),老妈,这一次我们厨房大作战的主题是排骨哦,你去菜场买菜不要忘记买排骨哦。很多孩子因为做了一次蔡,慢慢觉得这个过程还是挺有趣的。所以心里也是一直惦记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