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应家长的每一次“求助”

 一线教师丁爸 2021-03-19
01

4月12日,晚,我坐在书房里的窗边。
外面有风吹来,丝丝凉意袭来。
手机一闪,几条信息映入眼帘,是一位妈妈发来的。

这位妈妈长期在国外,疫情期间在家,刚好有了更多陪伴孩子的时间。
只是在这陪伴中,多了些许烦恼。
孩子上网课小动作不断,无法专心听课。下了网课,作业也不认真做。
如果让这位妈妈把这些烦恼写下来,估计洋洋洒洒写上一大片。
这位妈妈实在焦虑得不行,就找到我,希望我帮忙支支招。
后来再次通过视频会议,和孩子聊了一下,孩子其实挺不错的,自己也知道自己的网课状态不佳,关键的是,自己还是愿意去改变的。
自己有内驱力,或许我给到这个孩子的一些建议,会对孩子有帮助。
于是,我和孩子、还有这位妈妈,约法三章。每天两个时间点,13:30与17:30,把课堂笔记、作业、早读发给我。所有写在纸上的作业,我只看书写。
孩子就加了我的微信,后来真的天天发。
只要孩子发,我就给孩子点赞、各种语音,跟孩子说,加油哦,努力哦。
通过一段时间之后,我收到了这位妈妈以上的信息。


02

读完以上信息,我不禁再一次感慨。
请一定去回应家长的每一次“求助”。
因为我们的家长,问老师也好,向老师寻求帮助也好,肯定是自己已经是“迫不得已”,“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亦或是在内心挣扎了很久,这个要不要跟老师讲,跟老师讲了,老师会不会觉得我很烦。”
我自己也是家长,有时一些事情,想问老师,就会想有没有必要啊,这么点事情。
我愿意相信,每一个家长在找老师之前,自己必然已经是殚精力竭、呕心沥血。
这个时候,家长可能需要老师的具体帮助,也可以需要老师给予情感上的支持。
或者只是简单听听老师能够说点什么。
上周在处州公园线下颁奖,一位家长跟说我,丁老师,我不知道你要费多大劲啊,有的家长跟你说一些事情,你可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说就是半个小时,导致我们什么事情都来找你。
我跟家长们说啊,遇见就是一种缘分啊,所以我每一次新接班的第一场家长会,主题就是遇见是一种缘分。我们不是,你配合我,我服务你,的关系,而是我们朝着一个相同的目标携手共进。


03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我大学里面的一个好兄弟,天明兄,他的那一个做法其实影响我现在的家校沟通模式。
大学那个时候,我们两个人,做一个文案工作室,也会接一些打印的事情。
这个哥们有出色的广告文案,为了打开我们的业务,打出的广告是“一张起送,风物无阻。”
然后这样的卡片贴完整个校园,也塞进每一个寝室的门缝里面。一两天,我们两个人差点上不了课,单子接不过来,一下课,就是在工作室。
后来的一天晚上,一场大雨,一位学姐打电话给我们,说自己的论文封面格式不对,封面一张需要重新打印。
我这兄弟,二话没说,穿上拖鞋,撑着雨伞,趟这水,一步一步,从西区走到东区。就只为送一张纸。关键就一张纸,没收收钱。就当救急了。
那一天对我的触动非常大,虽然我们大学之后没有继续做工作室,都做了老师。但是我们把这种思维模式带了我们的工作上面。我们相信,每一件事情,不在于数量级的相距,而在于你的专注度。
后来那位学姐把整层楼的人拉来我们这里打印。
毕业之后,这位学姐也做了老师,多年以后,还在我们工作室的qq空间里,留言:不知道你们毕业之后做了什么,记得一个很能说,搬一个小凳坐在店门口,几乎可以与十来个人讲话,还有一个好像不说话,但是打字真的很快,不过我最记着那一个雨夜,你们冒着雨为我送来了那张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