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剂量激素冲击,你还在用吗?

 Spine脊柱 2021-03-19

最近,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在《中华外科杂志》发布(成人急性下颈段脊柱脊髓损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给出很多推荐条目。为便于理解,他们采用3级分类标准,1级推荐强度最强,3级推荐强度最弱。本文摘取一些有争议的条目介绍如下:

1、如何评估急性下颈段脊柱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
推荐将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ASIA标准)作为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首选神经功能评估方法。(推荐强度:2级)

2、如何确诊椎动脉损伤?

对于经改良丹佛筛查标准评估认为可能存在椎动脉损伤的颈椎闭合性损伤患者,推荐首选CT血管造影以确诊。(推荐强度:1级)

3、如何对急性下颈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综合评估?
急性下颈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综合评估推荐采用
subaxial injury classification(SLIC)分型、cervical spine injury severity score(CSISS)分型或新AO分类系统。(推荐强度:1级)

SLIC评分标准:


4、是否推荐应用大剂量激素和神经节苷脂治疗下颈段脊髓损伤?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不作为常规的治疗方案。(推荐强度:1级)

5、如何选择急性下颈段脊柱脊髓损伤治疗方法?

推荐采用SLIC评分来确定急性下颈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案 (见上图)

SLIC≤3分患者建议非手术治疗;SLIC=4分患者治疗措施视具体情况而定;SLIC>4分患者建议行手术治疗。(推荐强度:2级)

6、下颈段损伤患者最佳的手术时间窗是什么?
对于新鲜下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在
24 h内行手术治疗。(推荐强度:2级)

7、急性下颈段损伤患者如何选择手术入路?
对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者,建议行前路手术。(推荐强度:3级)

对于伸展牵张性损伤伴或不伴撕脱骨折者,建议行前路手术。(推荐强度:3级)

对于屈曲牵张性损伤但无椎间盘突出者,首选后路手术;对于屈曲牵张性损伤且有椎间盘突出者,可选择前路手术:对于存在椎体骨折和双侧小关节脱位者,建议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推荐强度:3级)

对于旋转或剪力损伤、无椎体骨折但存在椎间盘突出者,建议行前路手术:对于旋转或剪力损伤、无椎体骨折且无椎间盘突出者,建议行后路手术;存在椎体骨折或前路复位失败时,建议行前后路手术。(推荐强度:3级)

对于中央型脊髓损伤.根据脊髓受压节段数及颈椎生理前凸情况选择前路或后路手术。(推荐强度:3级)

8、下颈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推荐应用
低分子肝素结合物理方法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推荐强度:2级)

推荐早期评估患者出血的风险。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早进行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推荐预防时间持续3个月。(推荐强度:2级)

参考文献: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中华外科杂志.2018;56(1):5-9.

(No.12)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