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退避三舍真的是遵守诺言?错了,这是一个巨大的阴谋

 牧笔书生 2021-03-19

退避三舍,是我们熟知的一个成语。

这个成语的由来,是晋文公遵守诺言的故事。

大家知道,晋文公重耳一生命运坎坷,到处颠沛流离。他曾经流亡到楚国,被楚成王好生招待。在之前路过的所有国家被歧视后,重耳第一次被一个国君以礼相待。

有一次,他们在吃饭时,楚成王就问他:“如果有一天你回到晋国当了国君,你该如何报答我啊?”

重耳说:“你作为一国之君,珍宝无数,我也拿不出什么你稀罕的东西啊!这样吧,如果有一天咱们两国逼不得已,兵戎相见,我主动退避三舍,后退九十里。”

在场的很多人都想:“这重耳怕是失心疯了吧?流亡了十几年,像个丧家狗一样,还研究自己当国君之后该做什么?”

结果,重耳后来果然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也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后来晋国和楚国果然兵戎相见,晋文公也真的下令退避三舍。

有人说:晋文公遵守诺言,真不愧是个君子。

如果这么读历史,那就大错特错了。咱们仔细看看这场战争的过程,就会发现,这根本就是晋文公的一个巨大的阴谋。

晋文公四年,楚成王联合诸侯讨伐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文公出兵。

晋文公没有直接攻击楚国,而是攻击楚国的新盟友曹国和卫国,迫使两国与楚国绝交。

楚王大怒,派大将得臣进攻晋国。晋文公下令:后退九十里!

楚国人很高兴,觉得晋文公为了兑现当初的诺言,果真撤军九十里。于是,得臣率兵追击。

晋文公真的是在兑现诺言吗?

其实,这只是一个幌子而已。他私下早就联络了宋国、齐国、秦国,一起对抗楚国。而楚国得臣傻乎乎地孤军深入,导致自己补给跟不上,又大意轻敌,结果惨败。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楚国将军不明白这个道理,看见晋军撤退就傻傻地追上去,导致大败。

当耿直boy得臣碰见了心机boy晋文公,胜负其实早就分晓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