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 | 古代有雾霾吗?

 夜间列车 2021-03-19


文 / 悠悠我心

2016年的雾霾,比往年来得更猛更久一些。

华北黄淮、天府之国、赣鄱大地……整个中国,整个城市,整个冬天,整个心情,仿佛都笼罩在铺天盖地的雾霾之中。

除了等风来,我们毫无办法。深深的无奈,长长的叹息,还有浓浓的调侃,环绕在这个冬天的灰暗之中。

无法逃离这四面霾伏的现实,期待在历史中找寻到一股清流。在遥远的古代有雾霾吗?古人又是怎么开展环保呢?

“霾”字,古已有之。《诗经·邶风·终风》中最早出现霾字:“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意思是说 ,刮大风时空中降下许多沙土,以致尘土飞扬。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雅·释天》中称:“风而雨土为霾。”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对于霾字也有相近的解释:“霾,风雨土也。”

“雾霾”一词,在公元5世纪前后的史书上已出现。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上已有“雾霾”的记载;北京最早疑似雾霾“昏雾”的记载则出现在北魏时期,《魏书·灵征志》记载:景明三年九月丙辰,“幽州暴风昏雾”……

《元史》记载:元天历二年,“雨土,霾,天昏而难见日,路人皆掩面而行。”元六年,“雾锁大都,多日不见日光,都门隐于风霾间,风霾蔽都城数日。”

 

《明实录》记载:明成化四年,“今年自春徂夏,天气寒惨,风霾阴翳,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明成化十七年,“连日狂风大作,尘霾蔽空。”成化二十一年,“正月丁末,京师阴霾蔽日,自辰至午乃散。三日后阴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运舒缓,京师官仓存米告急。”万历十一年,“正月辛酉,京师风霾。闰二月壬戌,京师风霾,四月癸亥,大学士张四维等言:'风霾陡作,黄沙蔽天。’五日不见西山之踪。”

《清史稿》记载:康熙六十年,“今日会试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嘉庆十五年,“京师入腊月以后,时有雾起霾升,连宵达旦,宛平、大兴具有上报。琼岛雾锁霾封,难见真容,煤山隐于风霾中。”咸丰六年,“入冬以来,雪少雾多,土雨风霾时临京师,以昌平、宛平为浓重。”

唐宋的诗词中,也能看到描绘雾霾的影子。杜甫在《晓望》中写到: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意思是,白帝城中更声响尽,山南微微显露出晨光,太阳从寒意笼罩下的高耸山峰顶上升起,飘荡在重叠的山岭间的隔夜阴云仍未散去。苏轼在《自金山放船至焦山》和《过庐山下》中也分别提到:“云霾浪打人迹绝”和“乱云欲霾山”。

当然,古代的“霾”是否就是现在的雾霾,气象学界和史学界仍存争议。毕竟古代没有汽车尾气,没有化工污染,也没有现在这么多、这么奇葩的污染物排放。而且,古时一般都是刮大风带来的漫天扬尘,不像现在玩得“高档”,不刮风才雾霾满天。

在古人心目中,雾霾不是好东西,历代帝王都很畏惧。史载,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四月,因为出现了特别严重的黄霾天气,朝野震恐,成帝遂自责说:“朕承先帝圣绪,涉道未深,不明事情,是以阴阳错缪,日月无光,赤黄之气,充塞天下。咎在朕躬。”明清两代发生雾霾,皇家曾经命文武群臣致斋三日,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

金朝有一则故事写道,哀宗刚即位时,封太后、太妃为皇太后。当即大风骤起,吹落房瓦,紧接着出现昏霾,不见太阳,还有黄气冲天。太后做梦,见到数万乞丐跟在她后面。她很厌恶,占卜者说:“太后是天下之母,百姓贫穷,当然要向你述说。”闻此言,太后赶紧在京城摆设粥与冰药,告慰天下。

最早提出环保理念的古人是齐国的上卿管仲。“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意思是环保搞不好,老百姓幸福指数不高,是不能胜任管理国家这个岗位的。战国时期的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也是告诉人们,草木开花结果的时候,不能砍伐山林,践踏和破坏草木的生长。

光有环保理念还远远不够,必须形成立法,这方面古人也有很多探索。大禹执政时期颁发过一条环保法令,春季实行“山禁”,夏季实行“休渔”,对保护环境、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秦《田律》规定:不到夏季,不准焚烧草木灰;不得堵塞河道。

想想古人对环境的敬畏之心和保护措施,再看看今天我们这掠夺式的开发、破坏性的索取、只看眼前不顾未来的破坏与污染,两相对比,实在无语。

古代也有雾霾,但古人对雾霾的态度,也在啪啪地打现代人的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