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运:你的归途,我的征途

 夜间列车 2021-03-19



文 / 悠悠我心

春运,既是一场向着团圆的抵达,也是一次面对未来的出发。一年一度,这场遍及全国的人口大迁徙,总能吸引世界的眼光、牵动国人的神经。

身为一名铁路人,年年参与、见证着春运,其中感觉,五味杂陈。

从闷罐车到空调车,从绿皮小慢车到高速动车组,从彻夜排长队到网络点击一键出行,从高铁齐发到“陆地航母”……时代发展中的铁路春运变迁,从一个角度折射出快速发展中的中国之美。

春运首日,有幸随同新华社记者一行,从福州站登上K4186次务工专列,奔向目的地四川广安,全程体验春运之旅。跨越5省,行进2084公里,历时27小时35分,2500余名川籍务工人员,50名铁路工作者,以及8名新华社记者,共同赶赴这场团圆之约。千里万里,回到家里;春运出行,与你同行。

蓝色的座椅,洁白的桌布,大红的窗花和福字,还有川妹子小分队的重点服务……车厢里充满了浓浓的年味。虽然列车满员,但在铁路工作人员的精心布置下,格外温馨。从以前的盼望“走得了”,到现在的平安有序“走得好”,一列火车的变化,折射的是中国的发展变迁。



 

由于区域发展的格局和平衡等问题,大约有200万川籍人员在福厦沿线城市务工,他们有的已经融入了新的城市,有的还是刚刚进入这个群体,有的是随同父母就近入学的“小候鸟”。从东南沿海到西南腹地,路,越行越远;家,越来越近……务工流所反映的,既是流动中国的一景,亦是复杂中国的一面。

从白天到黑夜,火车驰骋在祖国大地上。夜已深沉,旅客有的已经入睡,有的还在看书聊天;而铁路人却不能歇息,忙碌巡检,接力服务,为列车提供安全有序的保障;新华社记者在奋笔疾书,争分夺秒地策划采访、写稿发稿,记录下这趟务工专列的点点滴滴。从还显温暖的东南,到已觉寒冷的西南,这趟穿越小半个中国的务工专列,不仅承载了运输功能,更映照着家国文化的传承。

务工专列抵达之际,意外获知一个感人的故事:福州客运段的一名列车员,家就在广安,此次套跑务工专列,正好在广安有一个小时的折返整备时间。她让家人带着一岁多的孩子在站外等候,自己只有二十分钟出站匆匆见上家人孩子一面。没想到,两个月不见,孩子竟然认生,不让她抱了。春运连轴跑,这是工作职责使然,下次再见孩子不知等到何时……与孩子告别之际,这名年轻的列车员,虽然强忍,但还是潸然泪下。

远行的车票,通往团圆的终点;疾行的列车,就是似箭的归心。每一段静好旅程的背后,必然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春运,是旅客们的归途,也是铁路人的征途。春运的列车上,许多人已经幸福抵达,许多人还在满血出发。



                                                   (图片来自新华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