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自有诗意

 夜间列车 2021-03-19

01

英雄不必追问出处,诗意可以散落在任何地方。

这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带给我最重要的观感。外卖小哥雷海为一路淡定前行,最后击败北大硕士彭敏,一举夺冠。劳累的躯体背后,是一颗执着而有趣的灵魂,于劳碌奔波中散发出动人的光芒。

诗词,不是学院的专供,也不是学霸的专利,而是中国人精神生活、审美世界的重要部分,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寻她、享有她。诗词,就像荒漠中的绿色,就像绝壁上的小草,给人们带来希望,让枯燥的工作生活充满色彩。

风里雨里,生活在诗里。纵使干着最平凡最底层最卑微的工作,都无法抵挡对诗词的热爱与眷恋,雷海为用一颗读诗爱诗的心,奔跑在充满诗意的外卖之路上。

诗者,言有尽而意无穷。诗能够在黑暗中给人光明,逆境中看到希望,煎熬时使人愉悦,困顿的时候赋予力量,让卑微的生命变得高贵,也能让人在世俗平凡的生活中看到欢喜。

相信,在雷海为诵读诗词的那一刻,时间静止,世界鲜活。

02

林语堂说,诗是中国人的宗教。

浮躁的社会里,我们为了物质的充盈四处奔波,苦苦追寻诗意而不得,不曾想她早已融于骨血,滋养着四肢,净化并慰藉着我们的心灵。

无论身处哪个阶层,也不管人在哪个地方,只须吟一句“床前明月光”、诵一首“岱宗夫如何”、唱一阕“明月几时有”,就能清晰地聆听到中华民族从遥远时空传来的心灵回响和精神共鸣。

读一首诗,像是在内心种菊修篱,随手挽一抹云淡风轻。小时候读诗,我们常常醉心于她们的文字音律之美,有了阅历之后,再读那些诗词歌赋,常常一不小心就潸然泪下。因为越成熟越发现,上学时囫囵吞下的古诗词,早已经印在了我们脑海里,携带着作者创作时那一刻的情深,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总有一天,总有一处风景,总有一种心情,会让我们觉得,只有用那一句诗词才能形容。

也许“少年不知愁滋味”“当时只道是寻常”,但我们总会知道什么叫:“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我们终将明白什么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会懂得什么又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处于相似的场景下,忽然想起一句烂熟于心的诗,触发了共情的钮,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诗词之美喷薄而出,顷刻间就有恍然大悟之感。

03

“诗意地栖居”,是无数现代人的追求。

其实,德国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写这首诗的时候,已是贫病交加,居无定所,但他却以一个诗人的直觉与敏锐,呼唤人们不要被工业文明异化,早日找到回家之路。如今,当生存已不再是最大的困扰,对诗意人生的渴求,如行云流水一般,于我们的灵魂深处低吟浅唱。

诗意是什么?是林间清风,是山中明月,是千帘暮雨,是夕阳晚照,是心灵的触动,是深藏的感动。也许困于工作家庭,不能徜徉于名山大川,行吟于江河湖海,但可以在居住的楼上,远望群山迤逦,斜晖脉脉;或者可以怀着喜悦的心情,去凝视一朵花的开放,一棵树的新绿,还有那不用钱买的明月清风。一个人若是心怀诗意,无论是阳光还是月光,光明总是普照着坦荡的胸怀。

人生或许不完美,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寻找那些诗意的栖居。

人生苦短,命运多舛,唯有拥有一腔诗意,才能将春花秋月尽收眼底,才能将山川湖海藏于心中,才能笑对苦难感恩生活。

身在井隅,心向璀璨。无论社会形态如何变幻,最为珍贵的,是沉静与坚持。再平凡的生命,都有权利去追寻不平凡的光芒。

04

绝对诗意的人生,或许并不存在。

一味地认为诗意人生在别处,不过是懦弱者的盲目逃跑;假想一个理想环境来宽慰病弱的心灵,也是一种无病呻吟的表现。

又或者,当我们日日纠结于是否被成功的同龄人“抛弃”的时候,诗意也就离我们渐行渐远了。

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相对意义上的诗意人生:无论行进在怎样的生活状态下,我们依然能从劳顿的生活中偷出片刻闲暇,欣赏一眼街边的绿树,仰望一会碧蓝的天空,品尝一杯淡雅的清茶,为所有忙碌的向上的生命露出一个会心的微笑……

王尔德说:吾辈皆身处沟渠之中,然其必有仰望星空者也。真正的诗意,不应该只是优雅时光里赌书泼茶、莳花弄草的那份闲情逸致,而更应该是纵使身处困顿,依然不忘抬头看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

旅途不只是一种风景,生命也不只有一种样貌,人生除了名利财富,还有其它很多值得追寻和坚守的东西,比如诗意。

心中存自在,处处生光华。是的,人生自有诗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