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道变迁记(二)

 夜间列车 2021-03-19

闽道变迁记(一)

03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伴随光阴岁月渐进的,还有人类发展进步的伟力。

交通也不例外。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路网不断扩充,交通设施不断完善,人们的出行体验也不断改善。

青岛的台柳路,1904年动工,1905年竣工,被称为中国第一条公路。

1920 年,在海外华侨的推动下,闽南泉州和漳州间,各出现一条公路,这是福建最早的公路。虽然里程很短,且互不贯联,但产生影响甚远。

中国第一条铁路,是英国人修建的淞沪铁路,18767月建成通车。

此后,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全长约200公里,19059月开工修建,1909年建成,这是首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投入营运的铁路。

修建公路、铁路,不仅需要雄厚的物力、财力、人力支持,更需要先进的科技支撑。否则,只能是“黄粱一梦”。

平原地区修路尚且不易,对高山耸立的福建而言,可谓难上加难。1949年以前,除了昙花一现的漳厦铁路 ,整个福建在铁路交通上一片空白。

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当新中国的太阳冉冉升起,福建人的铁路梦开始绽放。

1949年,闽籍爱国侨领陈嘉庚应毛泽东之邀,回国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那次会议上,他提出了修建铁路,纾解福建交通困境,促进经济开发的提案。

修路是福建人孜孜不倦的追求。这一提案当然获得通过,而且得到毛泽东亲笔批示“福建筑路的正确意见,当为彻底支持”。

好事多磨。后因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财政预算吃紧,该提案未能得到及时实施。

1952年全国政协会议后,周恩来召集陈嘉庚等委员开会,向大家报告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就有修筑昌厦(南昌至厦门)铁路的计划。

当时,铁道部设计了东、中、西三个修建方案,因东线比中线、西线距离短,且有利于开发闽北森林资源和便于展筑通往福州的线路,又考虑到货源流向及与浙赣线接轨,最后选择自浙赣线鹰潭出岔,经资溪、邵武、永安、漳州至厦门的东线方案,定名鹰厦铁路。

1954年,鹰厦铁路开工建设。

04

为什么福建第一条铁路是鹰厦线?

有利于接轨浙赣铁路是一个方面,经济社会发展的考量是一个方面,但当时更为看重的,是其军事意义和战备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政权退居台湾,在福建外海占有金门、马祖二岛,随时有“反攻大陆”的可能。

与台湾一海之隔的福建,顿时从原来在国防上无足轻重的沿海省份变成了羽檄争驰的备战一线。尤其是和金门近在咫尺的厦门,更是成了战备的最前沿。

前方急需得到各种军用物资,以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战争,通往福建的运输动脉重要性可以想见。

然而依赖当时的陆路交通和闽江交通,不但运力有限,且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频发,并屡遭破坏,交通时断时续,用于战备显然缓不济急。

东海和台湾海峡虽无山险相隔,一则新中国甫一成立,一穷二白,不具备大规模海运的能力;二则当时的新中国缺少东海和台湾海峡制海权与制空权,大规模运输船队可能遇袭,风险太大,因此海路也不在考虑之列。

综合考虑,修筑一条从内陆通往福建沿海的铁路就成了当时的“最优选项”。

这条线的起点位于江西鹰潭,在该地与既有的浙赣铁路接轨,经江西资溪、福建省光泽、邵武、顺昌、南平、沙县、永安、漳平至厦门。

激情澎湃,筚路蓝缕,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约700公里的线路上,参加筑路的铁道兵和沿线群众,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移山填海,架桥开隧。

台湾当局对鹰厦铁路的战备意义当然也是洞若观火,频频派出飞机,干扰铁路修筑。

比面对敌空军干扰更大的困难,是工程技术上的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克服重峦叠嶂的闽西闽中山地造成的交通阻隔,二是如何通过大海将铁路修至厦门岛。

主持修路的王震将军形容凿通武夷山是“咽喉工程”,劈开分水岭是“心脏工程”,筑堤进岛是“移山填海”,如同让铁道兵做精细的外科手术,难度可想而知。

每一米铁路的延伸,靠的都是筑路工人的奉献和牺牲精神。移山填海的奇迹,在武夷山戴云山下酝酿;军民合奏的乐章,在闽江的浪花上飞扬……

鹰厦铁路沿线的烈士陵园里,长眠着当时修路牺牲的铁道兵,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见证和守护着这条来之不易的铁路。

最终,具有钢铁意志的铁道兵部队仅用了34个月即修筑通车交付试运营,比原计划提前1年零22天建成,创造了当时我国铁路建设的最高速度。此后,铁道兵又再接再厉,修建了外洋至福州的铁路(外福线)。

1957412日,福建终于有了第一条通往内陆的安全、可靠的运输大动脉——鹰厦铁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