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清代绘本《茶景全图》看中国传统制茶工艺

 五音清韵 2021-03-19
人类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类高科技产品层数不穷,茶产业机械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从古代的手工制茶到现在的机器制茶,在工艺技术上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一杯好喝的茶,往往讲究的不是机械的精准,而是手工制作的原汁原味。
我从清末《茶景全图》绘本中截取了部分图片,给各位看一下古人到底是如何制茶的,其工序是什么样的,古人制茶又是一幅什么样的场面?
《茶景全图》为清末介绍中国传统工艺图文系列之一,历年来有多种版本,

此版为甲子年版,推算应为1924年之作

图片

图片

茶农在高山上移植茶树 

图片

女性负责细致的采茶工作,以茶枝端的两叶一芽为茶最美之味。男性则负责挑运采摘好的茶叶,从茶园一路运送到家中。这项工作不能等待,必须摘满两筐就要挑走。因为新鲜的茶叶极其鲜嫩,在筐中闷久了,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图片

捡茶是一件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活,多为女子承担,是一项农人赚钱的活计。工作内容是在粗大的茶叶中选出柔嫩的茶叶。

图片

将选好的茶叶放入大竹筐中,置于烈日下开始长期晒干。 红茶、绿茶都由同一种茶叶制作,只是晒茶的工艺不同而已。

图片

用粗竹筛对晒干后的茶叶进行筛选,以去除茶叶中的粗茶梗和杂尘等等。

图片

焙茶,决定了茶叶的品质。下面放炭盆,上面盛上茶叶,中间相隔一指左右。

图片

茶叶焙好后方入簸扬机中进行洁净评定,质量次之(茶屑)的茶叶将被用来制作茶砖。

图片

将选出的优秀茶叶装箱,用船载运茶叶,运往世界各地。

这是古人制茶的最后一道工序。这一步,关键不在制茶上,而是保护茶叶的味道。将选出的茶叶进行轻焙后,放在温暖的铅箱内进行封固,使其完全封闭,风不能入,气不能出。照此要求,茶叶在运往世界各地的路上,经得起路途遥远,寒暑变化,茶香不会受到丝毫影响。

图片

至此,茶叶从被采摘到装箱,已乘船去往需要它的地方。

图片



此版为戊辰年年版,推算应为1928年之作。

图片


说茶:
中国人喝茶的历史实在是太久远了。自发现野生茶树开始,与之相应的制茶技术就已经诞生。那时,人们对茶叶'煮茶汤式'烹而食之,即是将新鲜的茶叶采摘后生煮羹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茶景全图》所记录的优秀茶树,必须是栽植在高山之上,也就是生态环境未被破坏的地方。讲究至美的茶叶味道,皆是采自长于高山之上。因此许多茶农会将茶树移栽到高山上,而不是在农田里种茶。
在制茶机械设备发达的今天,传统制茶工艺仍未流失,它在适时的地方,在喜欢它的人的心里,仍熠熠发光。

上海疆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线下空间地址:上海 · 南昌路49号
观心舍古美艺术空间



-The End - 

图片

 |

图片

 |

中国古美术  | 文展策划 | 自媒体 | 空间营造 | 


更多内容,长按二維碼

线上微店,长按二維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