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一档被埋没的神仙综艺!12集讲好中式美学:你可以不会,但请别遗忘

 芍药美学笔记 2021-03-19

明天又是周末,天气好就出门看春光,天气不好,便在家种菜种花、追剧追综艺~ 港真,最近超火的山河令芍药没有嗑到,倒是有一档慢综艺能让我静下心来反复看。 今天推荐的这部综艺,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巧妙融合,看一次就是一场文化的洗礼!也很适合带着孩子一起看!(今天的歌曲放在文中啦~)

Vol.1723x

邻家诗话前不久,一档神仙综艺悄悄收官,没话题没热搜,但豆瓣打出了8.8的高分! 一期节目40分钟,没有大牌明星,没有浮夸的剧本,只有几位老友、一个茶席、一诗一画,一歌一舞,却能让人穿越回千百年前,心驰神往。

它就是《邻家诗话》。 《邻家诗话》到目前为止,一共播出两季,第一季我们也有介绍过(戳蓝字回顾),芍药今天要说的是第二季。 

节目围着古诗词展开,一期节目只聊一首诗,但又不仅仅是一首诗。 几位老友,茶席雅集,从诗人的人生经历说开去,现场有人煮茶、作画,聊着诗人的生平、说起当年的盛景,兴致所至,吟诗、奏乐、翩然起舞……

从一首诗,你可以看见古人生活的美与乐,看一期就像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国学课,其中涵盖了诗、歌、乐、舞、画、茶、花、礼仪、饮食等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先从诗开始说起:/ 诗 / 中国人,自小便开始读诗、背诗,学生时代「熟读并背诵全文」的魔咒还记忆犹新。 诗谁不会读?但你从来没有像《邻家诗话》里这样读过。

第一期,说的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那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可谓是家喻户晓,但你知道王勃送的杜少府是谁?王勃又是在何种境遇下送的他?

咸亨三年,长安城外。 两位青年正自道别。 与寻常的送别不同,处于离别时的两位青年才俊,少了分别时的不舍,更多的是对各自未来的祝福。 王勃劝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可不要在分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流泪。

少年王勃,惊才绝艳。六岁执笔能文,九岁读《汉书》,十四五岁上书丞相大获赏识。 然而就是这样的天才少年,眼看前途无量之时,却因一封戏作被贬,人生急转直下。

后来他游历蜀州,等再次回到长安时,年轻的心早已豁达如老者,得知知己要赶赴蜀州上任,没有伤感只有安慰与祝福。

而他的知己杜少府,在历史上也并非一个无名之辈,他名为杜审言,诗才斐然,书法极佳,二十五岁便进士及第,也是诗圣杜甫的爷爷。 了解这些,再回头读诗,是不是已经有了不同的感受?

讲到苏轼的《定风波》时,众人感叹,这首词写的正是东坡居士的人生啊!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年仅弱冠便进士及第,又在四年后的制科中,拔得头筹,这是百年一遇的奇才!

此后,苏轼一路平步青云,颇有政绩,但后来因新旧党争激烈、乌台诗案等一系列事件,苏轼一路被贬至黄州,更险遭杀身之祸。 在经历那一段生死惊魂后,苏轼的心境也变了,在黄州的日子,虽过得清苦,但苏轼乐观豁达,看淡了荣辱与生死。 正如他在黄州任上,写下的这首《定风波》。 

/ 歌 / 诗歌不分家,古代的诗词,大多是可以谱曲歌唱的。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集的就是不同场合的歌谣,如民歌、祭祀乐歌、宴会乐歌等。

《邻家诗话》将每一首诗谱了曲,从诗到歌,将诗人那百转千回情愫变成歌唱了出来,当歌声响起,不必去细抠诗的意思,你心已然明了~

芍药找到了节目中的曲子,此刻,就静下心来听一听诗歌: 《沁园春·雪》 

一句悠长的北国风光,就将北国雪景的壮美意境唱出,闭上眼,仿佛正置身于壮丽的雪景之中。上阕悠扬,下阕有气势,气势恢宏,胸襟豪迈。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同是豪放的风格,但比起沁园春,又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这首歌慷慨激昂中,带着一丝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壮。芍药看综艺时,听到这首歌再搭配舞蹈一起,差点想落泪。 /

《定风波》

整首歌,没有高音,却给人一种高亢舒阔的感觉,曲调恣意流淌又内含倔强,所谓笑傲人生,便是如此吧~ /

《山居秋暝》

一开口,秋天雨后空山的空灵感,便扑面而来了~ 想要听全部诗歌的可以在QQ音乐中搜索 邻家诗话~不过芍药更建议大家先看综艺,搭配舞蹈,才更有意境啊!

/ 乐 / 这里所说的乐,与上面的歌不同,主要说的是我国古代的传统乐器。 看过第一季的人知道,《邻家诗话》中有一位常驻嘉宾方锦龙。他是我国的民乐大师,琵琶国手,精通300多种乐器。

每一期,因不同的诗歌舞曲,他都会配合不同的乐器演奏。 杜甫《登高》一诗,方老师带来了尺八。音色苍凉辽阔、沉静悠远,演绎出杜甫忧国忧民的一生浩歌。

尺八是兴盛于唐朝的乐器,而今,在我国知之者却甚少,更别提会演奏的了。尺八曾是宫廷雅乐,但因吹奏需要极高的技巧,渐渐被笛、箫所取代。

被我们遗忘的乐器,却在日本被尊为「佛音」,学习者众多,日渐繁盛,甚至有其他国家的人认为尺八就是日本的古乐器。岂不知,那是大唐的遗音啊!如果你没有听过尺八的声音,就从这一曲《登高》中去寻。

讲《归园田居》时,方老师带来了一张特别的「独弦琴」,只有一根琴弦的琴。

他说,陶渊明虽不善琴,却置「无弦琴」一具,每逢酒酣意适之时,便抚琴以寄托。无弦琴是没有琴弦的琴,故而也不会有什么声音,但「乃知在人不在琴,若心自适,无弦也可。」

方锦龙老师用「独弦琴」奏乐,为的就是追求陶渊明那返璞归真的心境,用独弦,演绎出归隐田园的安然闲适。

《定风波》一曲中,他用的是排箫,悠扬飘逸的声音一响起,心也跟着开朗起来。

为《定风波》伴奏,他选择了古筝,琴音有厚度有气势,

指下似有雷霆之音。

从第一季到第二季,方锦龙大师一共带来了几十种中国传统乐器,包括许多几近失传的乐器,如筚篥、箜篌、尺八,这些遥远飘零的古音,只盼一日与你我重逢。

/ 舞 / 古人的生活,简单却雅致,有诗有歌岂能没有舞? 乐舞,在我国古代政治、娱乐生活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周朝因认识到乐舞用于政治的社会作用,而制定出礼乐制度,并设立庞大的乐舞机构「大司乐」。

诗歌乐舞部分,也可以说是《邻家诗话》每期节目的精华,伴着乐声、歌中,舞者将诗中的意境化作舞蹈,或柔美、或凛冽。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位翩翩少年,王勃写这首诗时或正是年纪,气度从容,自由洒脱。

《沁园春·雪》,女子一袭白衣,却舞出了豪迈的气概。

《破阵子》舞的是剑,心怀激烈,招招凛冽,将辛弃疾一生渴望、激愤,原来舞蹈也可以这么燃!

《山居秋暝》,则是一支清逸的国风舞蹈,自由潇洒,轻灵飘逸,一派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在。

当然,舞要配合乐一起欣赏,才能得其精妙,一诗一舞,《邻家诗话》两季一共20多支舞,就等大家自己去看啦~/ 画 / 宋朝有四雅,焚香、点茶、挂画、插花,这些对于后人来说,是四门高雅的艺术,但对于宋朝人来说,不过是「四般闲事」。 就拿画来说,画在我国古代的地位不亚于诗,都是古人表达内心的一种方式,又含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修养。

诗画也可以说是不分家的,画中常有题诗,又有以诗作画的。《邻家诗话》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画。 诗歌乐舞完毕,几个人一边品茗,一边聊诗,畅聊之时,画师正将听到的、想到的绘成画。笔触细腻、简明而不简单,画师的画,常常我心中所想象的诗的画面。

《定风波·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画中的辛弃疾,刚喝过酒,脸涨得通红,一盏孤灯下,他抽出了很久没用的剑,目光灼灼,思绪万千。

《山居秋暝》图,没有画山,却给人空山的悠远,清泉石上,松树横斜,王维坐在石头上,弹着五弦琵琶,一种山居的怡然自得,跃然纸上。

《木兰辞》,

半是女子,半是儿郎。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画出了所有人心中的少女之美。

/ 茶 / 《邻家诗话》每次的雅集,都从茶席开始。茶席的布置,因诗的不同,也有差别。 说《山居秋暝》时,选在了微雨之后,在桂林漓江边,湖水环绕,远山层叠,正和了诗中「空山新雨后」一句。

聊《破阵子》时,则在经略府中,经略使是唐边州军事长官,经略府就是军事官员的住处。选择这样一处地方来聊辛弃疾,再合适不过。

在讲解演绎《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一词中,特别让茶人盛盼,现场演绎了宋代的「七汤点茶法」。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以饮茶为时尚,饮茶之法以点茶为主。电视剧《知否》中,宫里来的孔嬷嬷曾教授明兰三姐妹点茶之法,这是当时的贵族小姐们必学的技能,是高雅的一种象征。

△图片来源:知否官微七汤点茶法,十分复杂,要做好并不简单。全程需注入热水七次,并击拂,每一次都有严格的标准。 首先在碗中加入茶粉,注入汤(即热水),持筅击拂。手法要注意,手轻筅重,也就是下手要轻,但手腕要有力度。

第二汤,注汤落在茶汤面上,汤水急注急停,不得滴沥淋漓,此时竹筅击拂要用劲,持续不懈,汤花渐换色泽。

第三汤与第二汤,注水方法类似,击拂稍轻而匀,汤花渐细,密布汤起。

第四汤,竹筅速度开始减慢;第五汤,击拂无所不至,若汤花未能泛起,则加重点击,至汤花细密,如凝冰雪。

第六汤,运筅缓慢,可清拂汤面,轻过六次点击,在不断击打中,汤花盈盏欲溢。

到了第七汤,就要视茶汤浓度而定了,可点可不点,至此,七汤点茶法完成,茶汤越是细腻越好。

点茶法渐渐被国人所弃,却在日本流行,但好在茶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饮品。我们可以不喝点茶,但一定要知道点茶是什么,该怎么做。

/ 饮食 / 《邻家诗话》从第一期开始就说,我们要了解一首诗,一个诗人,就必须要知道诗人所生活的时代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情况。 我国古代的饮食,虽不如现在物资丰富,但也有其独到的趣味。

说苏东坡时,详细说了古法东坡肉的做法。

第八期节目聊的是袁枚《遣兴》,当然,不可避免的就说到的他的《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是我国古代烹饪著作,一共记述了元朝至清乾隆年间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主要为江浙菜。

这一期节目里就直接复制了《随园食单》中的几道菜: 杏酪,锤杏仁作浆,挢去渣、拌米粉,加糖熬之,撒上干桂花即可。

这是古人的一道甜品,味感微苦后甘,入口滑嫩。

蒋侍郎豆腐把豆腐切成十六块,晾干,锅内熬猪油,清烟起下豆腐,略撒盐花一撮,翻身后,用甜酒一茶杯,大虾米一百二十个。

先将虾米滚泡一个时辰,加酱油一小杯,再滚一次,加糖一撮,再滚一回,用细葱半寸许长,一百二十段,缓缓起锅。

袁枚的饮食追求食物口味的平衡,比如吃了大油的烧鹅、炸虾,最后要来一碗微苦的杏酪,让平衡味觉。

一道菜,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处世智慧。

/ 礼仪 / 我国自古便称礼仪之邦,古代更有「五礼」之说,朝廷设有礼部。 礼仪,在不同唐代有不同的规制,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对应的礼仪。 《邻家诗话》第一期,在谈王勃时,说到唐朝的礼仪。唐朝的男女老少通用的是叉手礼,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使用的就是叉手礼。

唐朝的叉手礼,左手在外,比六字,左手需把右手的大拇指紧紧握住,行礼的时候,手放在胸前正中间的味道,轻轻往前推,头稍稍低一下再回来就好。

在唐朝,女性可以行叉手礼,但也有专门的礼仪,叫作万福礼,右手在左手指关节之上平齐置于胸前,微微屈膝,头微微侧,轻点即可,优雅大气。

喝茶、闻香也有对应的礼仪,《邻家诗话》都请到了专业的大师讲解。 闻香有三品,头香、中香、尾香,相当于香水的前中后调,闻香时,首先有一个接引式,先把伸开手掌,拇指回扣,然后将香炉托在手心间。

大拇指扣在于炉肚与炉劲间,另外一只手,可以先成一个凤眼状,再窝成一个龙眼状,然后扣回到我们的炉沿上,像烟囱一样。

然后将香炉从胸前慢慢往上拉,拉升的时候尽量放松,拉升的过程中,先吐气,再闻香。

喝茶时的礼仪,正襟危坐、左手持杯,手面不要没过杯子,右手托杯,中正平和,侧身呼气,杯子归位,手回到自己的大腿。

诗、歌、乐、舞、画、茶、饮食、礼仪无一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许多人都已遗忘,但居然有这样一档综艺,巧妙的将这些融合在一起,娓娓道来,激荡灵魂。 一席邻家诗话,讲的是传承千年的诗歌,说的是古人慢而美的生活,品的是几千年的文化传承。

这几年,综艺节目掀起了旷日持久的文化复兴,《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话》、《如果国宝会说话》,还有今天介绍的《邻家诗话》。 文物、诗词,都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根,唯有记忆、传承,纵使屹立在世界长林中,中华民族也有永远昂首向前、永不倒下的根基! 

这一篇写了很长很长,写到这儿,芍药想起,上学时,我有一个本子,专门摘录了我喜欢诗词,时时翻阅。后来,那个本子遗失了,许多诗也忘了。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忘了这些重要的东西?看完这篇,再捡回来也不迟~

本文图片来自《邻家诗话》截屏及官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