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侃:学问大,脾气大,大师气质拿捏得死死的

 小白兔日记 2021-03-19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黄侃何许人也?答: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驱、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被誉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与章太炎、刘师培并称为“国学大师”。

这里补充两条知识点:第一,所谓“小学”,即中国传统语文学,包括字形、字意、 字音三部分,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不是谁都有资格叫“国学大师”,而黄侃,则是绝对的名副其实。

总之,黄侃是个牛人,大牛人,他的学术水平,纵观整个民国文化圈也是无人不服的,但与此同时,他的行事作风也备受诟病,比如,周作人就如此评价这位大师兄:“他的国学是数一数二的,可是他的脾气乖僻,和他的学问成正比例,说起有些事情来,着实令人不敢恭维。”
(黄侃)

诚然,黄侃其人,是典型的学问大、脾气大。比如,他在中央大学任教期间,就有个外号叫“三不教授”,即:下雨不来,降雪不来,刮风不来。此“三不”是他与校方的约定,名教授,架子就是大,牛!
而且,黄侃只管讲课,却从不给学生布置作业,更懒得考试判卷。但是如此一来,学生的成绩就没法评定了,校方肯定不同意。最终,黄侃被逼不过,干脆给教务处写了一张“成绩单”,上面只有五个字:“每人八十分。”校方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想用这位大牛教授,就必须忍受他的怪脾气。
(黄侃照片)

学校的规定,于黄侃而言,更是形同虚设。比如,中央大学规定师生进出校门必须佩戴校徽,而黄侃明知如此,却偏偏不肯佩戴。一开始,门卫对这位名教授尚不熟悉,见他不戴校徽,就要求看他的名片,否则不允许入校,黄侃大怒,呵斥道:“我本人就是名片,你把我拿去吧!”

一阵僵持后,不仅引来无数人围观,还惊动了校长出来调解、道歉,低眉顺眼,好话说尽,这才勉强得到了黄侃的原谅,此事暂且翻篇。
(黄侃与好友徐恕)

另外,中央大学的教授们都是文化名流,大都西装革履,穿着考究,进出更是有汽车接送,最次也是黄包车。黄侃则不然,他总是穿一件褪了色的旧长衫,皮包也不背,只用一块破烂青布包着上课用的书籍。

一个下雨天,其他教授都穿着胶制雨鞋来校授课,只有黄侃穿着一双钉鞋。这种钉鞋适用于走乡下的烂泥路,走城里的水泥路却并不合适。

课后,雨过天晴,黄侃换上平时穿的布鞋,把钉鞋用报纸包上夹在腋下出校门。怎料,这日当班的恰巧是一位新来的门卫,并不认识黄侃这位怪脾气的名教授。他见黄侃穿着寒酸又土气,并且携带了一包东西,便上前盘问,并要求检查报纸里的东西。
(黄侃书法)

黄侃瞬间勃然大怒,扔下用报纸包裹的钉鞋,愤而离去,从此再也不肯踏入校门半步。系主任见黄侃连续几天不来学校上课,误以为他生病了,便带着礼物登门探望,结果被黄侃拒之门外。
系主任赶紧汇报给校长,校长便亲自登门询问情况。黄侃气仍未消,说道:“学校贵在尊师,连教师的一双钉鞋也要检查,形同搜身,成何体统。是可忍,孰不可忍?”

校长得知来龙去脉后,再三向黄侃道歉,未果,又托各界名流轮番求情说好话,仍是未果。最终,黄侃提出要求,说要让他回来授课可以,但前提是:下雨不来,降雪不来,刮风不来。”这便是前文提及的“三不教授”的由来。
(黄侃手书)

黄侃脾气大是真的,不过,学问大也是真的。通过以上故事不难看出,黄侃是个非常较真的人,平时行事如此,做学问更是如此。

黄侃以治学严谨闻名,平生所治之书,必当反复诵读几十遍方可,加之超强记忆力,遂皆能倒背如流,熟练到随便提到一处,他都能准确说出在哪本书的哪篇、哪页、甚至是哪行。

而且,黄侃还是传统文化的忠实信徒,他经常教育学生说,中国学问犹如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终无止境,并总结学问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

这就是黄侃,一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加怪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