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坡 赏 心 十 六 乐 事 杜延平先生题签 清溪浅水行舟 微雨竹窗夜话 暑至临溪濯足 雨后登楼看山 柳阴堤畔闲行 花坞樽前微笑 隔江山寺闻钟 月下东邻吹箫 晨兴半炷名香 午倦一方藤枕 开瓮忽逢陶谢 接客不着衣冠 乞得名花盛开 飞来佳禽自语 客至汲泉烹茶 抚琴听者知音 ————《东坡赏心十六事》 《东坡赏心十六事》见于明《望海录·燕居笔记》。《望海录·燕居笔记》为明代通俗类书籍,刊刻于明代末年,形式上“为记,为传,为铭,为联,为赞为集,为歌为疏”,以文学形式为主要内容。东坡赏心十六事即出于此。清光绪同文书局上海石印本《集古名公画式》亦有《东坡赏心十六事》明确记载。 东坡赏心十六事,每句六字,每句自构成单独一事。 清 溪 浅 水 行 舟
尺寸:24*24*63mm 边款:清溪浅水行舟。东坡赏心十六乐事之一。王湾诗《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辛丑正月于京竟之。 微 雨 竹 窗 夜 话 材质:老挝石 尺寸:26*26*84mm 边款:微雨竹窗夜话。苏东坡赏心十六乐事之一慈航诗《雨中招张司业宿》云:过夏衣香润,迎秋簟色鲜。斜支花石枕,卧咏蕊珠篇。泥泞非游日,阴沉好睡天。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辛丑正月客京因疫春节未归故里过节,难得清闲,午后小憩起身于南窗刻此以遣兴竟之。 暑 至 临 溪 濯 足 材质:老挝石 尺寸:22*31*35mm 边款:暑至临溪濯足辛丑竟之。 雨 后 登 楼 看 山 材质:老挝石 尺寸:19*28*46mm 边款:雨后登楼看山。十六乐事之一,时在辛丑正月客京无事刻此以为乐竟之作。 柳 阴 堤 畔 闲 行
尺寸:25*26*62mm 边款:柳阴堤畔闲行。有版本“阴”通作“荫”字。根据《说文解字》“阴”通作“荫”故“柳阴堤畔闲行”中“阴”与“荫”字互通亦不伤大雅。时在辛丑正月于京华刻此以遣兴杜志笃。 花 坞 樽 前 微 笑 材质:老挝石 尺寸:25*25*74mm 边款:花坞樽前微笑。陆游诗《兰亭道上》云:陌上行歌日正长,吴蚕捉绩麦登场。兰亭酒美逢人醉,花坞茶新满市香。辛丑正月于京华杜志笃刻。 隔 江 山 寺 闻 钟 材质:老挝石 尺寸:23*39*50mm 边款:隔江山寺闻钟。十六乐事之一。辛丑正月客京无事刻此以为乐竟之。 月 下 东 邻 吹 箫 材质:老挝石 尺寸:26*27*101mm 边款:月下东邻吹萧。战国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道: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邻便是美女之称,皎洁的月光下,竹影婆娑,微风瑟瑟,箫声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辛丑正月于京华杜志笃刻。 晨 兴 半 炷 名 香 材质:老挝石 尺寸:18*35*28mm 边款:晨兴半炷茗香。辛丑正月竟之。 午 倦 一 方 藤 枕 材质:老挝石 尺寸:21*40*30mm 边款:午倦一方藤枕。辛丑竟之刻。 开 瓮 忽 逢 陶 谢 材质:老挝石 尺寸:25*25*75mm 边款:开瓮忽逢陶谢。有版本为“勿”,应是当代人之谬写。清代《黄道让·黄右昌诗合集》:“开瓮忽逢陶谢” 。贡生杨文宠:“开瓮谁共饮,每恨无嘉客”。可知最晚清代仍以“忽”字为准。辛丑正月于京华竟之刻。 接 客 不 着 衣 冠 材质:老挝石 尺寸:23*28*48mm 边款:接客不着衣冠。十六乐事之一辛丑竟之刻。 乞 得 名 花 盛 开 材质:老挝石 尺寸:24*24*58mm 边款:乞得名花盛开竟之。 飞 来 佳 禽 自 语 材质:老挝石 尺寸:25*25*55mm 边款:飞来佳禽自语。《字源》:佳,善也,从人,圭声。此处应指漂亮的飞鸟。另有版本为“家”。“家”与“佳”相去甚远。疑为今人因读音相似而讹传。时在辛丑正月于京杜志笃刻。 客 至 汲 泉 烹 茶 材质:老挝石 尺寸:25*25*52mm 边款:客至汲泉烹茶。十六乐事之一辛丑正月于京竟之刻。 抚 琴 听 者 知 音 材质:老挝石 尺寸:25*25*69mm 边款:抚琴听者知音。苏东坡赏心十六乐事之一辛丑正月客京无事刻以为乐。 杜延平先生题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