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辨证传变顺序为太阳,阳明,少阳,那为什么说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阳明不是在中间吗?...

 三和行者 2021-03-20

这个理论说起来有些复杂了,首先三阴三阳来自何种理论?来自万年之前的玄学《象数学》的象数三十(是三与十),象数三十呈“十”字分布,周边各有六个象数,合二十四……在浑天太极理论中是“地文在上”之 论;为什么分出一个阳明与厥阴?是十二“月”相,在此强调是十二月不是十二时,何为“月”不是以年十二月的月,黑白两仪的十二消息卦!故两阳合“明”,什么是日月合明?日者不是今天的一日,是太极一周,月者,不是今天的月亮,是三十个黑白两仪“卦爻”之象。十二月的上半年,不是时间的上半年,是正弦曲线是上弧度,同理,下半年是两阴交尽的厥阴,结果是:少阳太阳阳明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厥阴太阴少阴……的一个“○”的轮回,同时,阳明呈手、厥阴呈足之象,手足分左右,把这个轮回分成左右双耳,太极之象矣;

一到十二月从足到手,这就是《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篇》为什么只有足没有手之论,而张景岳《类经图翼》与之不同是有手有足,再把张景岳理论中分成两半,手足十二经就是一个太极之象。

庞大的理论在这个码字困难真是难以说清,但不学易,不理解伏羲太极(中医以礼齐人的礼)是无法理解三阴三阳论,很多人崇拜“一气周旋”,为什么不知道所谓的一气周旋就是伏羲《易经》的六十四卦象呢?一气周旋的“一”就是“道”,一气周旋是“画”出了一个什么?画出了一个无极本体呀,玄学符号之“○”,中医万年之前的理论就是数字化医学理论,我们却要崇拜西医?

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六经辩证也是《黄帝内经》的理论,(我个人理解,不见得对)这个理论不是针对西医物形之人,是“六经”辩证,何为六经,厥阴风木应肝经……的六经,主令、从令生成风热暑湿燥寒,本标六气,表里本是三阴三阳的“三对”组合,太阳为表是足太阳膀胱经,阳明为里是 手阳明大肠经,少阳半表半里的是手少阳三焦经,阳为“府”在上,足太阳主令 ,手少阳小肠丙火,水火异位是表,阳明大肠经主令,足阳明胃从令化燥是里,是中土之湿里面的“里”;少阳是三焦与胆,三焦是一个玄学上中下的大“○”,胆是一个对应无极本体的小“○”,半表半里……,推论有些大胆,可以拍砖,讨论有助于拯救传统医学。总之一句话,别与西医物形人体联系起来,中医的人是一个意识形态的人,这个人有气无形,有气无形的概念就是“神”,中医“古典”学通了,就是看见了“神”,应用好了就是神医!

现代中医教育引进西医解剖,毁了想学习中医的学生了。与时共进就剩下中医的药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