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富强:不要轻率离婚​

 思与远方1 2021-03-20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思与远方

发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启迪的文章

  关注 《思与远方》  


思与远方  国家   社会   生活    责任 


不要轻率离婚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200872日,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后园立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纯中文诗碑,刻录的就是上面这首《再别康桥》中诗句,很多中国人都对这首诗怀有深厚的情感。这首诗的作者叫徐志摩。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才高貌端,风流倜傥,标准的一枚男神,因为与原配妻子轻率离婚,男神变渣男,许多人又说他是一个渣男。对徐志摩来说,轻率离婚,被人骂为渣男,这都不算灾难,更为悲催的是,他确实因为离婚,34岁时遭遇空难而身亡,生命的长度缩短了至少一半,人生的高度也大打折扣。

身在福中不惜福,一言不合就离婚的男男女女们;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声色犬马者们,徐大诗人的结局看到了吧?!见色起意,轻率离婚,真会身败名裂的!

色字头上一把刀,石榴裙下命难逃!

徐志摩一生有过三段感情,这三段感情的女主角,不是名门闺秀就是世纪名媛,徐志摩因此被许多文艺青年敬为男神。因为他轻率地和原配离婚,成了中国第一离婚书的制造者,又被许多人骂为渣男。

徐志摩1897年生于浙江海宁硖石镇,徐家是远近闻名的首富。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优裕舒适的公子哥生活。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1908年徐志摩在家塾读书,成绩总是全班第一。1915年夏,徐志摩毕业于浙江一中,同年十月,由家庭包办,徐志摩与上海宝山罗店镇巨富张润之之女张幼仪结婚。

1917年,徐志摩在北京大学就读。在校期间,他不仅钻研法学,而且攻读日文、法文、政治学,并涉猎中外文学。这一时期他广交朋友,结识名流,拜梁启超为老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1918年,徐志摩离开北大,赴美留学,入学十个月即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后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政治经济学。“五四”运动后,徐志摩的学习兴趣由政治转向文学,因而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1920年,徐志摩在美国待了两年后,又横渡大西洋,来到英国,以特别生的资格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他结识了来欧洲旅行的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

也就是在英国这个时期,徐志摩写了一封家书寄回国内。家书的内容是,他独自在外留学,甚觉孤单,希望妻儿过来相伴。

徐志摩自18岁时与15岁的张幼仪成亲后,张幼仪孝敬公婆,顺从丈夫,恪守妇道,性格好,为人乖巧,徐的好友梁实秋也说张幼仪是极有风度的一位少妇。

从小长在深闺,一言一行都得体拘谨的妻子,在追求浪漫自由的徐志摩眼里,却是个“乡下土包子”。之后张幼仪怀孕,生下长子徐积锴,徐志摩还是没有转变对妻子的冷漠态度。

收到丈夫从英国寄回的家书后,张幼仪收拾行囊前往伦敦,她以为,丈夫终于接受自己了。没想到,到了英国以后,她第一眼看见的,还是那个冷若冰霜的徐志摩。

夫妇俩一起住在离剑桥大学很近的索斯顿小镇,日常交流和在国内时没有什么区别,一天最多不过十句话。

在国内时好歹还有仆人伺候,来到英国以后,张幼仪却成了仆人,她并不是不愿意负责家务,只是她意识到,原来丈夫写信让自己过来,不过是想把自己当仆人使唤。

就在妻子已经怀上第二个孩子两个月的时候,徐志摩因为遇见了林徽因,直截了当地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豪不留情地让她去打胎。张幼仪怕打胎有生命危险,结果徐志摩说出一句无情得让世人震惊的话,“还有人因坐火车死掉,难道大家都不坐火车了吗?”

那时候的林徽因才16岁,恰如烟雨江南,浑身透着一股江南女子的清雅风韵,徐志摩对其一见倾心。情窦初开,面对风流才子的追求,林徽因有些难以抗拒。看到这个有妇之夫竟然看上了自己的女儿后,林长民带着女儿赶紧离开欧洲回到国内,避瘟神一样地远离徐志摩。

张幼仪在其哥哥的帮助下,前往德国生子,徐志摩再次独自留在了英国。待张幼仪生下次子之后,徐志摩再次逼她离婚,往德国寄去一封又一封离婚协议。

张幼仪没有办法,只好签字,结束了这段撕扯了长达7年的婚姻。张、徐二人的这份离婚协议书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离婚协议书,在此之前上千年的封建社会,女人接到丈夫的休书哪有协议签字的事?!

离婚后的张幼仪在德国带着小儿子,举步维艰,小儿子三岁时夭折,张幼仪的生活跌入谷底。随后,她回国,到北京读书,修完了她曾经中断的学业,她先入东吴大学教德语,后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同时担任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34岁时,张幼仪应邀管理新成立的国家社会党财务,成了中国第一代女银行家、企业家。1949年,张幼仪移居香港。1954年,失婚已32年的张幼仪在香港与一位苏姓医生结婚,两人相守20年,恩爱美满,直至1974年苏医生去世,她便飞去美国与儿孙同住,198888岁时病逝于纽约。

恢复单身以后,徐志摩马上买船票回国,他对林徽因一直没有忘情,打算回到国内继续追求。但当他回去以后才发现,林徽因已经和自己老师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订下了婚约。

徐志摩没有放弃,他觉得对方一日没有成婚,自己一日都有机会。于是每当梁思成和林徽因约会时,他都要插上一脚。最后把梁思成惹恼了,在图书馆门上贴上字条“情人不愿被打扰”,徐志摩自觉没趣,才最终放弃。

然而,这位多情公子薄情郎,并没有为自己和林徽因这段情缘伤心多久,很快就又找到了新的目标。

在一次聚会上,徐志摩认识了陆小曼。当时的陆小曼是个有夫之妇,丈夫王庚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后来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是高其两届的学长,王庚回国后效力于军队,担任要职。这位王军官留学美国时也经常参加中国留学生的各种活动,因此与徐志摩打过不少交道,算是挺熟的朋友。

徐志摩回国本来想追求林徽因,没想到对方将作他人妇。没有地方去玩,他就常到王庚家中找王庚玩。

王庚公务繁忙,是个工作狂,平日里虽然也不是不苟言笑,但的确有些无趣,妻子陆小曼自觉无法忍受。

陆小曼有才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京城名媛,更是交际花。她经常出入社交场合,哪里有玩的,哪里就有她。王庚不喜欢这些,所以当徐志摩来找他俩时,王庚因为公事繁忙不能作陪,就让会玩的妻子陪着徐志摩玩。

都爱玩的徐、陆两人,就这么一来二去地擦出了火花。后来,王庚被调到哈尔滨,陆小曼不愿意离京,于是两人成为了异地夫妻。

慢慢地,徐志摩和陆小曼两人的交往越来越肆无忌惮,甚至已经私定终身。有好事者将此事传给了远在哈尔滨的王庚,王庚一怒之下要回来捉奸,还要拿枪崩了徐志摩。

徐志摩得知东窗事发,赶紧逃到了国外避风头。一段时间过后,他还是选择回国面对。

徐志摩还组了个局,约上几位好友为自己说话,给王庚洗脑,“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结果,洗脑成功,王庚愿意退出这场三角恋,而徐志摩也终于娶得美人归。

1926年,徐志摩29岁,陆小曼23岁,二人在北京结婚,婚后不久,听从家人安排,回到上海生活。

结婚后,徐志摩没有想到,陆小曼的挥霍程度远超自己的想象。她什么东西都要用最好的,出门至少要坐六人大轿,常年出入戏院赌场。她一个人的花销能抵得了上百个普通人。

徐志摩虽然家境显赫,但他早已因为与张幼仪离婚之事与家里闹掰,他身上那点积蓄,根本不够陆小曼挥霍。这位大才子也沦落到靠辛苦工作赚钱养家的地步,他一人到好几所学校授课,每天忙得团团转。

这时,往日埋怨王庚不陪自己的陆小曼又埋怨起了徐志摩,并且和一个叫翁瑞午的又玩在一起了。之后,生活已经捉襟见肘时,陆小曼又染上了鸦片瘾,徐志摩不堪重负,一人干三四份差使,依然入不敷出。

1931117日,在与陆小曼结婚五周年后的一天,徐志摩又一次劝陆小曼不要吸鸦片、不要和翁瑞午混在一起,陆小曼怒掷烟枪打掉了徐志摩的眼镜。徐志摩伤感地负气离家,在江浙朋友处盘桓数日后,搭乘一架免费的邮政飞机由南京飞赴北京,徐志摩想去林徽因那里喘口气。19311119日,飞机撞毁在济南的一座山上,全机人员无一幸免,当然也包括了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去,我也走,我们在此分手

你上那一条大路,你放心走

你看那街灯一直亮到天边

你只消跟从这光明的直线

你先走,我站在此地望着你

放轻些脚步,别教灰土扬起

张幼仪现实、是个银行家,陆小曼浪漫、是个书画家,林徽因浪漫而现实、是个诗人又是个建筑家。和浪漫的人谈恋爱,和现实的人结婚。徐志摩本来可以幸福,可以长寿,可以有更高的成就。遗憾地是,徐大诗人是个浪漫的人,爱情诗写得最好却情商最低,他这样的浪漫诗人与现实的张幼仪结合,就是最好的组合,与林徽因能在一起的话,也是个很好的组合,唯独不能和陆小曼在一起,浪漫加浪漫最终就不浪漫了。

林徽因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陆小曼的母亲说:“小曼害死了志摩,也是志摩害死了小曼”,意思就是,如果徐志摩没有和陆小曼结婚,就不会为了金钱奔波,更不会飞机失事。陆小曼也是如此,如果陆小曼不离开王庚的话,她也必定是个富太太无疑。


end



作者简介

程富强,陕西关中人,十八岁前生活在关中西府乾县,二十二岁后工作在关中东府渭南,中间四年在古都西安上大学。为了工作学理工,工作有了喜文史,自谓文理兼修,全能选手。现为央企职工,已过知天命之年,工作之余闲暇时,听听秦腔,看看闲书。喜欢季羡林、王蒙、贾平凹、王小波等作家的文字。

《思与远方》:灵魂的诗和远方

《思与远方》学习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