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一篇文章入选中考语文试卷的前世今生

 新用户5160TVW8 2021-03-20

2009年上半年,临近期末,在百度自己的那篇《那盆水仙花》时,很意外地发现竟被选入浙江省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金华卷)“现代文阅读”。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深感疑惑,它是怎么被选上的呢?——不知道!反正能被选上,即便“出卷单位”不联系我(大概也是难以联系或原本就没有联系的规定吧),对我而言,已算是个不错的鼓励了,毕竟我只是偶尔写点所谓的“文学作品”,有意用小小说的形式去写教育,这也仅是第三篇。极低的概率,我碰巧撞上。

过了半年,再输入“那盆水仙花”,与之相关的条目就多了起来。一个名为“真心离念”的新浪博客里,博主写了一篇《中考语文命题反思》的日志,觉到大概和我的文章有些关系。当看到“二是坚持避开陈题、熟题”的结尾时,我恍然大悟,当初的疑惑随即解开,原来这其中竟有这样曲折又微妙的缘分:

“我们严格把好试题选材关口,这是避开陈题、熟题的关键。参加命题之前的一周时间里,我有预感:今年可能要去命题。因此,我几乎天天为寻找命题材料而忙碌。现代文阅读要考小小说,我到新华书店买了《快乐心灵的小小说》,这是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中的小小说选编。我从100多篇小说中选来选去,只选出一篇适宜中考命题的小小说,叫做《一份人生答卷》,可是上网一查,08年有一份中考卷中已用过了,只得放弃。我又到武义一中阅览室翻阅09年1月至4月出版的所有《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翻来覆去,找到一篇小小说,叫做《糖罐的秘密》。这篇小小说很适宜初中生阅读,也能编出新颖的试题。到命题的时候,童国强老师说,这篇小说他几年前在一份试卷中看到过,而且他还让学生做过练习。我感到奇怪,刚刚09年5月出版的小小说选刊怎么会有抄袭之作?不管如何,放弃不用。最后,我们从09年第6期《小小说月刊》中选了一篇《那盆水仙花》。原文比较长,删去三分之一的文字,然后作为今年中考的阅读材料。……”

真是不可思议,第6期的《小小说月刊》好像六月初出版发行,而中考是六月十二日十三日两天,这其中花了多少时间啊?大概也就五六天或七八天吧!看似最终花落我家,却在看不见的地方经历了百转千回!

回想起来,《那盆水仙花》这篇文章写于2008年11月5日,并贴在我的苍南教育智客上,而实际构思却来自两三年前发生在学校里的真人真事,只不过我对有些细节进行了处理与嫁接。

《读写月报-新教育》主编在当月一看到此文便要了去,发表在《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年第11期“封面专题——这一年”上,并入选《读写月报新教育 · 十年精华选》(2013年7-8合刊)。

《读写月报新教育》是一份相当有质量的教育专业杂志(不是我吹嘘的,是全国各方知名教师评价的),这让我深感欣慰。只是这份杂志可能曲高和寡,多数的一线教师并不知道,或者知道但并没有认真看过多少,或者看过一二却认为并不怎么实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那些年,苍南教育局曾要求本县的一些新教育实验学校订过这份杂志,我并不清楚有多少人真的每一期都翻看过,但我的确见过我朋友所在的某一中学,每一次杂志社邮寄来的十份杂志都被堆在办公室的角落原封未动没人搭理。还是我这个朋友偶尔有心拆开私下送我一两本,不知其他各校是不是也如此。这似乎说明了一点:有时候好东西并不是很多人都能有机会享用或愿意享用。

那些年我都在记录“教育叙事”,有人说,一线教师的很多教育叙事不过是有关教育的记叙文,没什么文学性。我想检验一下自己的文章是不是都这样,就把《那盆水仙花》投给了《小小说月刊》,后来有幸被发表在2009年6月——如同被领导盖了章一般,这好像能证明我的叙事开始有了些“文学性”吧,不管怎么样,我自认为比我过去写得有进步是有可能的。

自从此文入选中考试卷后,又被《中国校园文学》《中考语文阅读和写作——得高分就这本》《初中生之友》《初中生阅读世界》《语文月刊》《聪明泉(情商版)》《百科知识·教师文汇》《尖子生阅读·8年级》《中考大决战:现代文阅读训练终极篇》等报刊书籍选载。而看到最多的,就是它常常成了各个学校初二初三复习试卷里的阅读题,一百度,满眼都是,曾经新鲜过的文章早已如同炒冷饭,炒了又炒,落了个缺滋少味,甚至味同嚼蜡了。记得有一次,一位巴曹某中学的朋友很惊讶地告诉我:“你知道吗,我今天带我校的学生去参加学区举办的初中生阅读比赛,试卷上的'现代文阅读’里看到你的名字了,有篇文章就是你的《那盆水仙花》啊!”

可我已经听麻木了,真对不起那些参赛的学生,祝愿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那篇文章才好!

如今记下这些,仅是存点回忆而已。

附一:

老邓: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师生解读杨聪的《那盆水仙花》

南京《好家长·作文选读》杂志对《那盆水仙花》作了导读,详情点击:《每日一读(初二)丨那盆水仙花

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微信号的详解,见《【分析概况】那盆水仙花

                               (此图摄影:陈静英)

附二:

《那盆水仙花》还曾被选入“2015届上海市闸北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文科语文试卷D”的阅读题。我获悉后,在微信朋友圈写了以下文字,抒发我的感触,也许有些偏激,但值得有心人的参考:

从原先的中考试题,到初一初二初三练习题,再到高一高二试题,再回到小学毕业考练习题,如今又升到了高三练习题,年段跨度之大,覆盖面之广,而且文后问题一成不变,让我都不意思起来。

看来,文章原本就是没有所谓的年段之别,所以,小学生其实也可以看初高中的,初高中生也可以看小学的。比如小学课本里的有些文章,大人小孩都可以看。再比如,古人从小就读写文言文,所以小小年纪就能看懂和运用文言文。正如某研究人员所说的:“小孩子是没有难易之分的,你给他浅的,他也就学得浅的;你给他深的,他也就学得深的!”

想想离我们较近的民国时期,为何有那么多的大师,或许就是因为他们小时候乃至成长过程中早已把传统文化的根基学扎实了。

如今,课本里的很多白话文,过几年换一下,再过几年又换一下。我们几代人一直就在学这些换来换去的东西。

唯有经岁月沉淀却一直不用换的东西,才最应该被选入课本,让孩子学习。

我的文章本是不值一提,却也老被当作练习题,这让我汗颜。

再看全国有多少类似的文章,在每年的小初高各个年段的各类练习和试题里,被一次次地炒冷饭,一遍遍地让千万孩子反复地做啊做,只为了考试升学。

考完了,丢垃圾里。也有人还把课本卖给收废纸的,或者撕了。

想想这些,其实很正常——存着有啥用?

附三:

龙港镇某小学的石头朋友,提供了这份小升初考卷,我的文章《那盆水仙花》又一次被选入考学生。原本是中考用的,现在考初一学生和小学毕业生。越來越向下考,会不会哪天考到幼儿园去呢?

感謝石头兄的告知,我欣喜备存。不管怎样,文章能被更多人读到,总不是坏事呀。有图有真相,请看附图。

附四:

广东省的一位网名为A.W.H.T的初三男生,因为《那盆水仙花》找到我,同我qq对话,记录如下:

2011年4月11日

A.W.H.T:老师,您好!我是广东省珠海市一名初三学生,今天我们一模考试考到了《那盆水仙花》,所以我就一直刨根问底找到了您的qq。

杨:哈哈,有缘。

A.W.H.T:请问这故事是真的吗?好曲折,或者我应该说这篇文章。

杨:有些真的。

A.W.H.T:噢,可是区教育局的人把他归到了“小小说”,我好无奈……

杨:也没错。小说是来自生活的构思。

A.W.H.T:原来如此,咱俩有缘,呵呵。我的好奇心让我一直找到了您的qq。您知道珠海吗?

杨:知道,很美丽!

A.W.H.T:您在苍南,其实我知道这个地方,闽浙交界,08年遭受桑美正面袭击。其实这篇文章已经是我第二次读到了。我们这次考试的这篇文章略有删改的。您是苍南本地人吗?

杨:是的。

A.W.H.T:噢,我奶奶是浙江慈溪人。

杨:此文已被考烂了,没意思。是2009年金华中考的语文阅读题。

A.W.H.T:哈哈~,说不定第二次考别的文章,出卷的老师转到你的qq空间,于是另找一篇。

杨:哈哈,不可能。

A.W.H.T:我们模考只不过把题目改掉。老师,谢谢你,我可以看得出你是一位对学生和教育事业很用心的好老师。很高兴认识你,在千里之外的海滨城市珠海。来自千里之外的问候,我走了,再见。

杨:谢谢表扬。好的。

2011年4月12日

A.W.H.T:老师,您看看香洲区教育局出的几道判断题,呵呵,《那盆水仙花》里的:

1.本文用第一人称来写,其好处是增强小说的真实感,同时也便于作者叙述故事,抒发情感。

2.本文中的杨老师值得赞赏,他面对生活中的弱者给予同情理解,并给了弱者以尊严。他改变了老头对生活的仇视,使老头懂得了感恩。

杨:这个答案,其实是金华中考出试卷的专家早就做好的。

A.W.H.T:3.本文采用了平铺直叙的写作手法,先写大家对老头干扰课堂闯进教室捡废品行为的不满和愤怒,后写大家在杨老师的行为感召下对老头闯进教室捡废品行为的同情和理解。4.本文题目《那盆水仙花》含义深刻,既有对老头的怀念,又有对老头舍己救人的高尚行为的赞赏与肯定。

杨:3和4是你们教育局设置的。其实,文章是在传达真善美。

A.W.H.T:是的,所以你觉得与你的本意有些偏差?本文用的不是平铺直叙吧!

杨:我觉得人性是可以改变的,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是相互的。平铺直叙,哈哈,其实里面也有插叙,通过别人的口,介绍老人的情况。

A.W.H.T:如果3和4要选一个错的,你会选哪个呢?

杨:

平铺直叙,感觉不是一篇文章的优点吧。

A.W.H.T:哈哈,不过本文总体上看并没有“平铺直叙”吧,全文的情节还是相当曲折的。

杨:嗯。

A.W.H.T:谢谢老师。我们今天考了数学和物理,呵呵,我先离开了,再见。

杨:我感觉,老人对我班学生态度的改变,首先在于我对他的态度,我没有像其他老师其他人那样的讨厌和歧视他,他感受到了,后来才会变了。我想传达的是,人性是可以改变的,靠什么?靠真善美,我们先对别人友善,改变才可能。善良和爱心,是可以传递的。我觉得自己的行为,谈不上什么伟大和高尚,而是一个善良的人最根本的为人之道啊,或许现代的人,多数人做不到先对“恶”人好,所以显得我的做法很难的,这个时代和社会,金钱和物质的欲望越来越大,人情和关爱却越来越淡薄了。

附五:

读者阅读《那盆水仙花》感想六篇

改变源于尊重和善意

——读《那盆水仙花》有感

文\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 张英

“那天上课,突然,隔壁教室传来李老师愤怒的呵斥声:'你又来了’,很多学生也跟着喊:'出去!快出去!……’嘈杂声影响了我的课堂,我连忙打开教室门,只见李老师正连拉带拽地把一个老头推出教室。”这就是杨聪老师《那盆水仙花》中令人吃惊的一幕。

看到这,我不禁对这位老头的身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是谁?他到底做了什么能让老师和学生都如此愤怒?

随着文章的展开,谜底逐步揭开。该老头是本地的孤寡老人,脾气古怪倔强,从不管你有没有上课,就旁若无人闯进教室乱找乱动,把垃圾桶翻得狼藉一片,连办公室也照闯不误,如同逛菜市场一般。

老头的行为确实有些过分,不放过任何一个教室,甚至是校长室。 “从校长室传来校长声嘶力竭的叫骂声:'这老不死的,又跑这儿来了。拿去拿去,快滚……’校长把一个矿泉水瓶扔了出来。”

老实说,如果李老师因为课被打断而暴怒尚可以理解的话,校长的反应和措辞无疑是过激的,也是极不妥当的。在这样的老师和校长的影响下,孩子们对老头的态度也是出奇的一致。“'臭老头,出去!’'臭老头,出去!’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地喊着,陈业更是挥动着课本,做出驱赶的动作,整个课堂一片喧哗。”

这是一群小学生,而“老头”的年纪应该是与他们的祖父祖母相仿,可“老头”却在大庭广众之下受着他们的羞辱。孩子们还太小,可能并不能体会到这种心情,“老头”也可能因为这种场面实在经历得太多,至少表现得毫不在意。

但这一切,却因为杨老师的举动而改变了!

“当老头走近我时,我出人意料地让开了道,并向学生作了个安静的手势。学生个个疑惑地望着我,教室里顿时出奇的安静。'继续朗读吧,不要打扰老爷爷捡东西了!’我平静地说。犹豫间,琅琅书声又逐渐响起。我们反常的举动让老头有些发愣,他从垃圾桶里翻出了几个饮料瓶后,竟加快了脚步往外走,从麻袋里掉出来一个也不知道。我捡起来送到他手中,他疑惑地看了看我……”

这一章节读来令人心酸!看杨老师的用词:出人意料,疑惑,反常,发愣……就因为老师们对老头的一贯辱骂和驱赶,杨老师所做的这一切竟然是“反常”的,竟然让学生和老头都“疑惑”了。

有位教育学家曾说过一段话,大意是这样的,“孩子是没有定性的,就如同水一样,你用圆形的容器盛水,水是圆形的;你用方形的容器盛水,水就是方形的。”无论是李老师,校长还是学生们,都把“老头”看作是惹人厌的,脾气古怪的,蛮横无理的,并一直用粗暴的态度对待他。但“老头”真的是这样的吗?

“几天后,我正在思品课上和学生讨论话题,教室门又突然被推开,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又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

为什么“老头”身上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我认为是杨老师对他的尊重和友善改变了他。

再回头看看对“老头”的介绍,“老头”其实是个孤苦伶仃的老人,捡垃圾可能是他唯一的生活来源,可能正是缺少交流和尊重的生活造成了他的脾气古怪倔强。杨老师对他的尊重和友善先是让他疑惑,而后却又激发了他对杨老师的尊重。

可贵的是,杨老师抓住了这一教育的契机,积极组织学生讨论,通过正确的引导,激发了学生对“老爷爷”(学生对老人称呼的自然变化显示了学生思想的转变)的理解、同情和尊重,并想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帮助老人:由专人收集班上的废品并送给老人。在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彻底改变了对老人的态度,陈业同学还“不计前嫌”,主动承担了送废品给老人的任务。于是,“从那以后,我班无论上什么课,老头再也没闯过教室了。”(当然,这里杨老师的表述很微妙,只交代了自己班的变化,却没有提及老人是否也没有再闯过其它教室。)期末的时候,老人还买了一盆水仙花托陈业送给杨老师。

老人最后的结局令人心情沉重,他因为救溺水的陈业而淹死了。

从一个凶巴巴地乱闯教室的“老头”到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老人的变化是巨大的!一切只是源于尊重和善意!

杨老师善意的举动不仅改变了老人,还改变了自己所带的班级学生。看来,为人师还真的不容易,随意的一次行为都可能对孩子们造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我顿时觉得自己的肩上沉甸甸的!

是什么最能改变一个人

——读《那盆水仙花》

文\浦口三中初 二(6)班 赵旭

尊重是冬日里的一束明媚阳光,是初春里的一树新绿,是夏日里的一场倾盆大雨,更是秋日里的一片金色稻田。尊重每一个人,同时你也会获得同等、甚至更甚的尊重。

文章记述了一个捡垃圾的怪老头的故事,他的脾气古怪倔强,不管你有没有上课,常常旁若无人地闯入教室把垃圾桶翻得一片狼藉。所有师生,都对他厌恶不已,唯独作者,不仅不轰老头离开教室,还主动让出一条路来,让他捡垃圾。甚至鼓动孩子们帮助老头收集好班上的瓶子。由于作者的尊重,怪老头的态度来了个180°大转变。不紧不再私自闯进教室捡垃圾,还买来水仙花放在讲台上。最后,怪老头为了救作者班上的一个溺水的孩子,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只是一个平凡的尊重,竟温暖了一颗饱经风霜的心冷。

只是一个平凡的尊重,却彻底地改变了一个人。

只是一个平凡的尊重,竟赢得了如此珍贵的回报。

尊重很简单,一个真心的微笑,一个弯腰的姿态,一句礼貌的回答。如此简单,却可以让一个可能身处困境的人获得自信,也可以让一个低迷彷徨的人找到方向,还可以让一个悲伤难过的人学会坚强。

我记得那天是初夏不久,我拿着10元钱,想要去买一件心仪已久的小物件。车还没骑两步,就看见街道旁,有一个下肢萎缩的残疾人,坐在,一块装有几个轮子的木板上,用手撑着地,一边乞讨,一边艰难的行走着。头发乱蓬蓬的,身上也脏兮兮的,路人的眼神,像是极地的温度一样寒冷,满脸的鄙夷。就算是施舍,也是从口袋里很不耐烦的掏出一两个硬币,扔在旁边。本来就行动不便的他,还要费很大的劲去捡。

我看了很心酸,停下车,走到他的面前,弯下腰,轻轻地把10元钱放进了他的钱碗里,他像是收到了巨大的惊吓,猛然的抬起头,瞪大了眼睛愣愣地看着我,我看得见他眼中的泪光,在初夏的阳光中闪烁着。我挠挠头,有些不要意思的笑了。他用力的给我磕头,我有些受惊地走开了,但我能感受到背后那满含泪光的感激的眼神,我回头,用口型对他说了两个字:加油!我想此时他的心一定和我一样,充满了满满的温暖。

之后的好几天,我的心里都是暖暖的,像那天的阳光一样。

如今我依然记得他的泪光在初夏的阳光中闪烁着的摸样。或许现在的他,已经不同于曾经的他了,他已经获得了自信,找到了方向,学会了坚强,和一个普通人一样在朝着梦想努力的奋斗着。我想,那时令他感动的,一定不仅仅是那10元钱,而是我的尊重:弯腰的姿势、微笑的样子、和无声的话语。而我快乐的、一定也不仅仅是他的感谢、而是把心里的温暖,用尊重的方式分享给一个身处寒冷的人,并获得双倍的温暖的感觉。

漫谈尊重

——读《那盆水仙花》有感

文\初中生 张真

那个脾气倔强的老头,那个奋不顾身跳下河的老人,那个不善水性的老爷爷,在我的脑海里久久地回荡,试图忘却然而却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这是一出闹剧吗?这是一次人性的感悟吗?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尊重。

是的,是尊重使他从一个为了收塑料瓶可以不顾主任、校长阻拦,可以翻墙头、砸窗户甚至闯教室,被学生大骂的“臭老头”变成了轻轻带门、送水仙花、舍己救人、被昵称的“老爷爷”。

尊重,多么朴实的字眼,然而却是高贵的修养体现。记得读过一篇短文是一位富翁与乞丐的故事。有一天,一位富翁在散步时遇见一个乞丐,每当有人在他的碗里放一枚硬币时他总会说“愿主保佑你,好心的人”,于是富翁也在乞丐的碗里丢了一枚硬币,然而乞丐却将脸撇在一边一副不屑的样子,富翁纳了闷,说道:“我也给了你钱,你为什么不祝愿我?”乞丐答道:“你只给了我一元钱。”“那如果我给你我一半的钱呢?”“那我和你的钱一样多,我为什么要恭维你?”“倘若给你我全部的财产呢?”“那样的话我便是富人,而你则是乞丐,我为什么要尊重你呢?”在富人眼里钱可以买到一切,包括别人的尊重,然而他错了,尊重是金钱买不到的。正因为如此尊重才显得更加珍贵。

所以我们更应该郑重地对待尊重。首先应该尊重自己,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尊重还期待他去尊重别人吗?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生命。去年的“学生以死明志”的事件掀起了轩然大波,总算闹到了中央,领导人总算是反应了过来,今年的暑假总算是放了两个月,同胞的血总算是没白流。虽然谭嗣同说过“革命的成功不溅点血怎么行?”的豪言壮语。但螳臂始终是挡不住车的,我们也是知道的这次变革的成功也不是一个人的血换来的。有时候我也在为这些过早凋零的花朵而惋惜,为他们的亲人心痛,十年的期待换来的确是“血肉模糊”的回报,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为了不再发生这样的悲剧,让我们这些“乘凉的人”尊重自己的生命吧!毕竟生命之花只绽放一次!

我们不但要尊重自己,更要的是尊重别人。因为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对别人的尊重可以很简单,在别人失利时肯定的眼神,向残疾人伸去的温暖的双手,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您”字也能暖人心扉。尊重别人就像助人为乐一样会给你带来无限的快乐与小小的成就感。有人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其实尊重别人又何尝不是呢?在“关系网络”日益普遍的今天,其实尊重别人也就多了个朋友。

但尊重不等于阿谀奉承,如果我们把汉奸对敌军的谄媚也称其为尊重那就大大贬低了尊重的意义。面对国家民族共同的敌人我们应当义不容辞地拿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英雄气概,决不能心慈手软,那时民族的大义就会充斥我们的胸膛,把我们拧成一股绳去鞭打那些违背民族道德的人。

学会尊重并应用尊重真的会让我们的人生增光添彩。

授之以渔

—— 关于《那盆水仙花》

文\一骧

中考结束,反思,最好是学生自己领悟最好。从孩子们交上来的文字材料似乎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今天的四节除了讲评感觉仍然需要帮助孩子们提高点什么。到底提高什么呢?理解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考试?什么是阅读?如何一叶知秋管中窥豹呢?好在去二中监考的时候保留了八九年级的试题。很惊奇的是两套试题都出现了《那盆水仙花》,不同的是八年级少了一段,分值为14分;九年级完整的,分值为16分。什么是阅读呢?阅读到底要读懂什么呢?

第二次上课的时候就找了两个娃娃朗读,其余的娃娃听记并且复述以及交流自己的感悟——不是写花的而是写人的,所以文章的题目就是线索。既然是写人的,就写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谓“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最简洁的词语是“理解和尊重”。前提是感动。

这应该是方法的训练吧。所谓“授之以渔”。

接下来是总结。还得孩子们总结,而且是文字的深刻。这样就牢固了。空闲下来的时间放大点东西,突然发觉多媒体比我的小黑板比我的毛笔字有用多了。

鸿志班口头表扬了22位,长江班表扬了7位。书面表扬了平留洋和魏世杰。我在黑板角这样写道:平时多留心,处处皆语文;世界并不大,杰出为文字。

感化与感动

——《那盆水仙花》读后感

文\南宁外国语学院 高一(5)班 杨春宇

文章以水仙花为线索,讲述了一个以捡破烂为生的老人。老人是本地的孤寡老人,脾气古怪倔强,不管上没上课,常常旁若无人地闯入教室乱找乱动,把垃圾桶翻得一片狼藉。

老人闯入教室乱翻垃圾,导致老师、学生的怒斥,“出去,出去。”这不仅影响了课堂记律,还吵到了别班。

文章中写到一段“几天后,我班正在朗读课文。“彭”的一声巨响,教师门猛地被撞开,大家吓了一跳。一看,又是那老头。一手拖着麻袋,一收紧拽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走去。那架势随时等着反抗我来推他。”形象生动的描写出老头子义无反顾地闯入教师捡垃圾时已做好被赶出去的之态。

由于作者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将他赶出去,而是悬着去善待他,教导孩子们尊敬老人,组织学生将废品统一放在门外送给给老人。

只因这一小小的善举,让老子感到无限温暖,老人便买了一盆水仙花送给他们。这应验了那句话“你善待他人,别人也会善待你。”

但天有不测风云,老人去世了,老人为了救落水儿童,因体力不足被淹死了,他救的孩子正是这个班的学生。

他是一位hero,即使他的工作是那么多卑微,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化白痴,但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不是一个伟人,却拥有为人般的精神,他不是神,却拯救了一条宝贵的生命,他只是默默无闻的、以捡破烂为生的老人罢了,但他的精神却永存人心。

学生是老师的镜子,孩子是家长的镜子

——我读《那盆水仙花》

文\ 家有小小酥

昨天上课,有一篇文章叫《那盆水仙花》,故事很简单,一个捡破烂的老头总是在学生们上课的时候闯进教室若无其事的翻垃圾桶里的瓶子。一个班的李老师大喊:“你又来了,出去,出去!”随后学生们也大喊。后来校长来了把老头推推搡搡的推出了校门。有一天老头来到了杨老师的班,同学们都喊:“臭老头,出去!”但是杨老师给学生们做了一个安静的姿势,让学生们继续朗读课文,并说:“同学们继续朗读吧,我们不要打扰老爷爷捡瓶子了。”这个老头匆忙的捡了几个瓶子后往教室外走,结果瓶子掉了都不知道,杨老师捡起来递到他的手中,老头疑惑的看着她……后来老头变了,最后老头为救他们班的孩子牺牲了。

试看李老师和杨老师的表现,李老师对老头大喊的那一刻,班里的孩子也会认为那样对待老头是应该的,学生们不会学会尊重他人。老师是为人师表的,可是李老师没有做到,在教育学生方面很失败。相反,杨老师却很成功,他教给学生们要善良,不要用一双有色的眼睛去看别人,要学会尊重别人。

以前辅导过一个初一学生,男孩。有一天上课迟到了,我问:“怎么今天迟到了半个小时?”学生很不以为然的答:“老师,我本来都不想来的,我妈叫了我好几遍,我都没起床。后来我妈拿了一叠100元的钞票在我面前一晃我就起来了……”我当时目瞪口呆,竟找不到语言来教育他。

试想这样的孩子以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起床是自己的事,家长用钱来让他起来。那写作业是不是也要付钱?穿衣吃饭是不是也要付钱?殊不知这样的家长在教孩子变成唯利是图的人,变成一个拜金主义者。

现在网络上出现一个红人“李刚”,当男孩醉驾撞死人后竟然若无其事的说:“我爸是李刚!”言外之意谁敢动我。试想这样的孩子是怎么教育出来的,你是否相信家长说过这样的话:“孩子,在外面别怕,不管出了什么事有爸给你兜着呢!”财大气粗,仗势欺人,可见一斑。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个孩子能否顺利的活到老死,这是个问题。

教育,现在成了一个摆在国民面前的重大问题。孔老夫子估计都气得翻身了,恨不得投胎转世再来给我们上几课。        

附六:

浙江省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金华卷)语文试题卷(2009-6-11)

 考生须知:

1.全卷共四大题,22小题,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1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17分)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mù________浴着金色的阳光,唱着春天的故事,我们将迎来祖国六十华诞。

六十年像一条波澜(    )的长河,六十年像一幅绚(    )丽多彩的画卷,________________。岁月弹指一挥间,祖国已cāng(    )桑巨变。中华民族像一条巨龙在(    ),以崭新的姿态(     )在世界东方!

我们自豪,我们歌唱,我们衷心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

(1)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2)请选出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分)

A.壮阔  腾飞  屹立    B.广阔  腾飞  矗立

C.广阔  起飞  矗立    D.壮阔  起飞  屹立

(3)仿造波浪线上的句子,接着写一句话。(2分)

2.根据语境把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6分)

(1)离情别绪,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是对朋友的惜别;王勃的“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是对朋友的宽慰;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是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2)古往今来,许多志士仁人把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当作人生的座右铭,把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作为理想的追求,把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视为千古绝唱。

3.下面两个语句的划线处,各有一处名著知识的错误,请选出并改正。(2分)

(1)一部《水浒》,读出一个“义”字:为了“义”,鲁达拳打镇关西;为了“义”,

(A)武松醉打蒋门神;为了“义”,(B)宋江等人智取生辰纲。

(2)读《西游记》,我们能领略到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嫉恶如仇;读(C)《童年》,我们能感受到保尔·柯察金为理想而奋斗的坚韧顽强的意志。

(1)句:(    )处,改正:_________

(2)句:(    )处,改正:_________

4.综合性学习(6分)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下,为了反映经济发展情况,增强企业的信心,我市某报刊特推出“金华经济,难中求进”的系列报道,邀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1)活动一:报道经济新闻

根据下面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2个字。(2分)

今年以来,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并向实体经济蔓延的严峻趋势,我市外贸出口显现积极迹象。据金华海关统计,1至4月份全市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24.6亿美元,其中出口22.8亿美元,进口1.8亿美元。从4月份与3月份的环比数据看,进出口值增长16.44%,其中出口增长15.79%,进口增长23.53%。

(2)活动二:分析经济形势

请你仔细分析下面表格内容,概括主要信息。(2分)

金华市4月份3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形势表

产品

纺织服装

玩具

增长率

4.16%

100.91%

48.06%

从表中内容看,我市4月份经济发展形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宣传特色经济

请选择金华各地的名优特产对出下联。(2分)

上联:金华火腿名扬天下

下联: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5—9题。(14分)

那盆水仙花

上学期我到横河村小支教。那天正在上课,突然,隔壁教室里传来了李老师愤怒的呵斥声:“你又来了,出去!出去!”很多学生也跟着喊。

嘈杂声影响了我的课堂,我连忙打开教室门,只见李老师正连拉带拽地把一个老头推出教室。老头六十来岁,满身邋遢,拖着个大麻袋,傻笑着一步一顿地离去。

课后,李老师告诉我,老头子是本地的孤寡老人,脾气古怪倔强,不管你上没上课,常常旁若无人地闯入教室乱找乱动,把垃圾桶翻得一片狼藉。

正说着,我班有个学生跑来,“杨老师,快,快去,陈业被那老头打了!”

当我赶到时,陈业已被老头推倒坐在地上哭喊着:“还我……我还没喝完啊,臭老头!”原来老头盯上了他手中的饮料瓶,没等他喝完就抢去了,在他眼里,能卖的垃圾简直就是“宝”。校长也赶来了,一边骂一边把老头踉踉跄跄地推出了校门。

几天后,我班正在朗读课文。“嘭”的一声巨响,教室门猛地被撞开,大家吓了一跳。一看,又是那老头。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那架势随时等着反抗我来推他。

“臭老头,出去!”“臭老头,快出去!”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地喊着,整个课堂一片喧哗。当老头走近我时,我出人意料地让开了道,并向学生作了个安静的手势。

“继续朗读吧,不要打扰老爷爷捡东西了!”我平静地说。犹豫间,琅琅书声又逐渐响起。我们反常的举动让老头有些发愣。他从垃圾桶里翻出了几个饮料瓶后,竟加快了脚步往外走,饮料瓶掉出了一个也不知道。我捡起来送到他手中,他疑惑地看了看我……

又过了几天,我正在上课,教室的门又突然被推开,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我们发现老头和以前都不大一样了!

我问学生:“老爷爷为什么会变了呢?”

“我知道,因为前几天老头子没有被老师推出去。”

“杨老师没骂他,还帮他捡瓶子!”陈业若有所思地说,“老头……老,老爷爷好像知道杨老师对他好!”

我说道:“老爷爷一个人孤零零的,每天起早贪黑到处捡破烂不容易呀,老师有个办法可以帮帮他:大家平时把丢弃的那些废品专门放进一个袋子收集起来,送给老爷爷,谁愿意负责这件事?”

“我愿意!”“我也愿意!”……好多学生都争着说。没想到陈业也抢着举手,我把这件事交给陈业负责。

从那以后,我班无论上什么课,老头子再也没有闯进教室了。

临近期末的一天,我一进教室就看见讲台上多了一盆水仙花,我惊讶地问:“这花是哪位同学放在这里的呀?”陈业兴奋地说:“老师,花是老爷爷从菜市场买来的,他让我带到教室摆在讲台上,说是谢谢同学们,谢谢您呢!”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那节课上得特别开心。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暑假里我又被临时通知回到原单位。教师节那天,遇到了李老师,我问起老头子的事。李老师说:“他死啦。”“啊,怎么死了呢?”我很是惊愕。

“暑假里,他跳入水中救上了一个小孩,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淹死啦。听村里人说老头也不怎么会游泳。”李老师补充道,“对了,他救的小孩就是你班的陈业……”

我听着,心里酸酸的,竟有些想流泪,朦胧间眼前就浮现出了那盆水仙花……

(选自2009年第6期《小小说月刊》  作者:杨聪  有删改)

5.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方框内写出相关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6个字)。(4分)

同学帮老头

“我”善待老头

老头闯课堂          

老头  

→        →        →       →           

6.小说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老头,一个是杨老师(“我”),你最欣赏哪个人物?请说明理由。(3分)

7.下列句子任选一句,请赏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1)一看,又是那老头。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

(2)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

8.文中划线句写到杨老师帮老头捡饮料瓶,此时老头心里会想些什么?请联系语境,描写老头的心理活动。(30字左右)(3分)

9.许多小说往往用第一人称“我”来讲故事,如《孔乙己》、《斑羚飞度》、《我的叔叔于勒》……本文也是如此,请简要分析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2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0—13题。(12分)

中华鲟

中华鲟俗称腊子、鲟鱼、鳇鱼等,体形较大,一般体长为2.5米左右,体重约200千克。

中华鲟是我国的特产珍稀物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此外在辽河、黄河、淮河、钱塘江、闽江、珠江等水域也都有发现。它属于很原始的硬骨鱼类,祖先与恐龙处于同一个时代,为白垩纪古棘鱼的后裔,距今已有一亿三千多万年的历史,故有“活化石”之称。在它的身上仍然保留着许多遗留下来的原始特征,如全身的骨骼大部分是软骨,体表有硬鳞,尾为歪形,有吸水孔,肠的里面有一个接一个的漏斗状螺旋瓣等。但也有一些现代硬骨鱼的特点,如具少数硬骨,有鳃盖,有较大的、仅有1室的鳔,繁殖为体外受精等。所以它是介于软骨鱼与硬骨鱼之间的一个过渡性类型,称为软骨硬鳞鱼类,在鱼类的起源和演化历史的研究上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中华鲟具有溯河洄游的习性,是长江中洄游路线最长的。每年7—8月,在我国黄海、东海等东部沿海大陆架附近索饵、育肥的成体,纷纷汇聚于长江口等河口处,然后溯江而上,到产卵场所繁殖后代,冬季则在河床深槽等适宜的场所越冬。整个洄游过程大约历时一年,路途长达3000余公里。从进入长江以后,便开始绝食,在淡水中消耗的能量和性腺发育需要的物质,全靠在海中所积累的大量脂肪来供给。产卵场所位于长江上游的宜宾一带具有石质河床的江段,这里水流湍急,含氧量充沛,水质、水温非常适宜。

幼体出生以后,便同成体一起,又开始顺流而下,最后返回大海中去成长。等到十余年后,性腺成熟之时,再溯河洄游,重返出生地产卵繁殖。由于中华鲟世世代代不忘故地,表现了对故乡的至诚至爱,在洄游的旅途中,还表现出了不惧艰险的坚强品格,因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中华鲟成熟期长,生长周期长,繁殖率低。其寿命为50年左右,一般雄性11岁,雌性14岁才开始生殖。雌性相隔3—5年才产一次卵,在自然界成活率仅有1%。在产卵群体中,中老年个体多,繁殖率低,恢复率也低。所以经不起环境的剧烈变化,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则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选自2009年3月《百科知识》 作者李湘涛  有删改)

10.为什么把鲟鱼称之为“中华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3分)

11.阅读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请细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中华鲟的几个特点。(3分)

12.仔细观察下面中华鲟的图片,用打比方或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一下中华鲟的形体特点。(20字左右)(3分)

1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点的词语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    )(3分)

A中华鲟是我国的特产珍稀物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

B这里水流湍急,含氧量充沛,水质、水温非常适宜。

C整个洄游过程大约历时一年,路途长达3000余公里。

D其寿命为50年左右,一般雄性11岁,雌性14岁才开始生殖。

三、古诗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三则古诗文,完成14—21题。

(一)送客诗

严维

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

注释:严维:唐代诗人,浙江绍兴人,年轻时曾在金华安正书院习文。

14.诗中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写出了金华哪两处名胜?(2分)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金华具有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6.请解释下面卡片中加点词的词义。(3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序号

例句

词义

河曲智叟亡以应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18.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咯,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

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

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21.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相关材料】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四、写作(50分)

22.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保留自己的一份兴趣和爱好,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在寻常的家庭生活中,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中,拥有一份快乐的心情,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请以“___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如“爱”、“阅读”、“拥有快乐”……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浙江省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金华卷)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1分)

1.(1)沐 xuàn 沧 (2)A  (3)六十年像一座巍峨耸立的山峰。

2.(1)西出阳关无故人  天涯若比邻  千里共婵娟  (2)贫贱不能移  一览众山小  留取丹心照汗青

3.(1)B处,改为 吴用   (2)D处,改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1)今年我市外贸出口迹象积极。  (2)3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发展形势良好,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鞋类增长最快。 (3)武义宣莲誉满全国(源东白桃誉满全国)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 5.老头送水仙  老头救人牺牲  6.我欣赏老头。

他虽然穷,但他有穷人的风骨,他有尊严,他懂得感恩。他明知不谙水性却纵身跃入水中。孩子得救了,他却牺牲了。这是多么值得尊敬的老人啊。

我欣赏杨老师。面对生活中的一个弱者,杨老师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对他嗤之以鼻,恶语相加,甚至拳打脚踢。杨老师给了弱者以尊严,改变了一个人对生活仇视,这是一个何等伟大的教育者啊。(以上二选一,言之成理即可)

7.(1)“攥”字准确地写出了老人随时准备反抗的心理,正是这个捏紧拳头的动作,说明了以往老人得到的都是伤害。“攥”既是给自己造势,又是自卫心理的体现。

(2)“缩”字形象地写出了老人见到曾经帮助过他的“我”时难为情的样子,这是老人懂得感恩心态的一种表现。(以上二选一,言之成理即可)

8.“怎么可能呢?其他老师都是大声嚷嚷赶我走的,他不但不赶我走,还帮我捡瓶子?”

9.(1)增强小说的真实感。(2)便于作者叙述故事,抒发情感。

(二) 10. “由于中华鲟世世代代不忘故地,表现了对故乡的至诚至爱,在洄游的旅途中,还表现出了不惧艰险的坚强品格,因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11.(1)体形较大(2)物种珍稀,研究价值重大(3)有溯河洄游的习性(4)中华鲟成熟期长,生长周期长,繁殖率低等。

12.略   13.B (3分)

三、古诗文阅读(19分)

(一)14.婺江(双溪)  八咏楼  15. 赞美、热爱以及留恋之情。

(二)16.(1)“亡”通无,没有 (2)灭亡(3)逃跑

17.冬夏换季,(他们)才往返一次。

18. 启示: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顽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当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如果想建立一番事业,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困难,所以继承并发扬“愚公精神”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19.B  20.(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21.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四、写作(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